相機瘋了,就這一張照片拍了8年!

2020-12-21     國家地理中文網

原標題:相機瘋了,就這一張照片拍了8年!

下面這張照片,

雖然並非出自《國家地理》攝影師之手,

但就圖片本身所傳達的力量而言,

真真正正讓編者「三月不知肉味」。

一張看似平常的圖片,

卻吸收了太多太多的日精月華。

(點擊下圖可查看高清版)

攝影:Regina Valkenborgh

它的全部曝光時間長達8年零1個月!

圖片上太陽留下的明亮軌跡,

共有2953條!

這應該是目前已知——

曝光時間最長的照片。

這款相機的「快門」如果能說話,

一定會覺得自己名字里的「快」字太過搞笑;

參與曝光的底片如果再耽擱幾年時間,

估計可以申請「修煉成精」了。

2012年,英國赫特福德大學藝術系研究生Regina Valkenborgh開始了這張照片的拍攝。她對復古的針孔成像手段很感興趣,因此用空啤酒罐製成針孔相機,並將「啤酒罐相機」放置在貝福德伯里天文台的望遠鏡處——然後忘記了它的存在,「啤酒罐相機」就這樣一直被放置到今年9月: 一張照片,足足拍了8年多!

貝福德伯里(BAYFORDBURY)附近湖泊,拍攝時長:2011年12月22日-2012年6月21日

攝影:Regina Valkenborgh

針孔相機,其實是照相機的原型——暗箱,這種相機一般沒有鏡頭,利用小孔成像原理,直接在密閉盒子上挖一個小孔,讓光線透射進來,形成倒像,並在影像清晰呈現的位置裝置感光底片,完成曝光與成像;快門的開合主要靠手。

由於針孔(光圈)非常小,所以景深極大;由於沒有鏡頭,所以沒有畸變;針孔相機視情形不同,往往需要較長曝光時間,最短需幾分鐘,動輒則曝光數小時以上。德國攝影藝術家Michael Weseley是針孔攝影的專家, 他自稱「幾乎可以進行無限時長的照片曝光」。

(※以下組圖來源於Michael Weseley個人官網wesely.org)

‍德國柏林萊比錫廣場附近,拍攝時長:2011年11月9日-2014年10月8日

攝影:Michael Weseley

柏林共和國宮附近,拍攝時長:2006年8月28日-2008年12月19日

攝影:Michael Weseley

柏林吉皮士大街(Gipsstrasse)某後院, 拍攝時長:2009年4月8日-2010年4月8日

攝影:Michael Weseley

柏林萊比錫廣場,加拿大使館附近,拍攝時長:2003年5月2日-2005年4月28日

攝影:Michael Weseley

把相機置於某個安靜角落,

僅用一張照片,

卻記錄下數小時、

甚至數年的神奇「光景」,

這在攝影誕生之初,

首先是一件 技術 上無法解決的問題,

其次,也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

圖為攝影史公認第一張照片:《窗外的光景》,由法國人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於1826年拍攝於其家中, 由於技術所限,當時的曝光時長必須大於8小時才有影像,因此畫面中左右兩邊均有陽光照射痕跡。(另有說法本圖誕生於1827年;還有說法第一張照片為另一張作品,但均為Nièpce所攝)

攝影: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

曝光,

可以長達數小時、數年、甚至近十年——

更有甚者,

名為Jonathon Keats的美國藝術家

聲稱要將曝光時間——

增加到「上千年」!

美國藝術家Jonathon Keats,計劃拍攝一張 曝光時長為1000年的照片——圖為Jonathon Keats特製針孔相機。

圖源:petapixel.com

相機將會放置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藝術博物館(ASU)內進行曝光。

圖源:petapixel.com

※PS:衷心希望我們都有幸看見那曝光千年的畫面內容,提前感謝藝術家Jonathon Keats給予我們這如此如此難得的機會——感謝有你,我們一起靜盼......

購買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版

《華夏地理》12月刊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ca7lXYBetPpsA5Ih-g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