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我,等疫情過去,我們重新吃遍這些泉州小吃

2020-02-16     泉州舌尖美食

怨不得都說別人家的飯好吃!


在家宅著的日子,雖然有著最親切的日常三餐,可九兒這顆渴盼美食的心,總是騷動著,好想吃吃百家飯,怎麼破?



不了解泉州的人總會問,「泉州有什麼特別的小吃?泉州有的,其他城市也有。」


其實,所有美食的記憶,留駐的不只是食物的味道,也是來自城裡那些普通的人,在平凡的365個日夜,給予的溫暖饋贈。


*答應我!看圖片解解饞即可,等疫情過後,咱們再一起掃街去!

1


-面線糊-



我想,每個泉州人的記憶里,應該都有一碗面線糊。

軟綿綿的、熱氣騰騰的、帶著大骨湯特有的鮮美,一入口,就從喉嚨滑到胃裡,從胃裡暖到心……



面線糊配料隨自己的喜好加,不過稀過稠、清澈透亮的面線餬口感最好。


面線糊必須點一根油條泡著吃,還帶著油香和面線的爽滑,才是早餐該有的樣子!

2


-醋肉-



如果你遇到十個泉州人,這十個泉州人肯定都是吃醋肉長大的。



大到酒店餐桌,小到一碗面線糊,都有它的身影!



皮脆脆的,咬開能看見一整塊肉片,肥瘦的話可能要看一下運氣啦~


3


-四果湯-



夏天別的地方喝奶茶,泉州人喝四果湯,每家四果湯都有不一樣的味道。


四果湯的標配必須是石花膏,用石花草熬製冷卻成果凍狀,再加上芋圓、西瓜、菠蘿,滿噹噹一碗,冰冰涼的口感,就能悶熱天氣的煩躁統統趕跑!

4


-菜頭酸-



清熱降火的菜頭酸,也是怕上火的泉州人的最愛。菜頭酸切片厚口感脆,自帶蘿蔔的生甜。



胃寒不能吃菜頭酸的食客,可以試試菜頭酸夾花生餡 ,有花生碎夾在裡面,再吃菜頭酸就不會太涼,是泉州特有的吃法~


5


-海蠣煎-



蚵仔煎,(閩南語讀做ǒu-ā-jiā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起源於泉州。



用最新鮮的本地海蠣做海蠣煎,也是閩南人對待美食的基本要求。所以身在他鄉,想吃到這樣的海蠣煎真的很難。


6


-土筍凍-



被外地人稱為「黑暗料理」的土筍凍,是只有泉州人才知道的美味。2015年還被納入泉州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土筍凍加上蒜泥和醬油醋,冰冰涼涼的一碗下肚,奇妙的口感體驗一次就忘不了。


7


-沙嗲面-



沙茶麵,又稱「沙嗲面」,閩南派系總以廈門或漳州的沙茶麵為主推。其實,以晉江為首的沙嗲面也是火了幾十年的老味道。



湯底要用豬骨熬好幾個小時,熬成奶白色後兌沙茶,做出來的湯頭才能又香又濃。



醋肉和鹵大腸是泉州人吃沙茶麵的標配,海鮮也必不可少,加上微辣的湯頭,一頓能吃兩碗!


8


-馬蹄酥-



泉州雖小,賣的馬蹄酥卻能走遍世界各地。



馬蹄酥剛炸好時還冒著熱氣,芝麻和油炸的香氣可以飄香一條街,馬蹄酥蓬鬆柔軟,色澤金黃, 表皮完全酥脆了,內里卻還是清甜軟韌的口感,超絕好吃!


9


-滿煎糕-



至今仍堅持用炭火製作的滿煎糕,出了泉州總擔心吃不到正宗的味道。



外觀和蛋糕有點像,但口感上更為厚重紮實,富有彈性和韌性,外皮軟軟糯糯的,雖然甜,卻並不膩味。


10


-潤餅菜-



潤餅菜,又被老一輩稱為「思鄉菜」。薄餅里卷的不僅是美食美味,還有泉州人的故鄉情節。



一張潤餅皮可以卷十多種配料,蛋卷、香腸、蚵仔煎、蘿蔔絲、香菜……咬一口甜的鹹的軟的脆的交雜在一起,是超級幸福的味道。



小個的潤餅適合買來嘗鮮,味道就沒有大個的那麼豐富啦~

11


-豬腳-



大泉州地區豬腳的做法多種多樣,永春醋豬腳、塗嶺紅燒豬蹄、晉江&惠安白水豬蹄、鳳池封豬腳、安海捆蹄、南安消食丹豬腳…種類繁多,味道超絕,泉州人對豬腳可謂愛的深沉!



封豬腳得把豬腳放在炭火上用文火慢慢烘煨,直到把滷汁都封進豬腳里。



吃的時候爛但卻不散,軟而不膩,表皮色澤紅潤油光發亮,還保留著點嚼勁,Q彈Q彈的。咬起來綿綿密密,能下三碗飯!



純手工的捆蹄過程中要用紗布裹起來,用竹板夾著,用繩子拉緊,工序複雜,但好吃。



這樣製作出來的捆蹄薄薄一片可以透光,油花卻分布均勻,肥瘦相間,咸鮮適口。


12


-牛肉-



在泉州,牛肉的吃法有很多,牛肉火鍋自帶Buff,鍋內的大塊牛肉鮮嫩美味、肉質松嫩爽滑,足以慰藉所有無肉不歡的食客。



泉州人吃牛排自成一派,必須是滷的,加桂皮、八角鹵到軟爛脫骨,才算告成。



牛肉羹得吃純手工打出來的,Q彈爽口,耐嚼十足,牛肉的香味在口齒間迴旋,真是意猶未盡。



如果牛肉羹加上泡麵臥個蛋,那就是閩南版的「牛肉麵」。



在這座熱衷於「吃牛」的城市,哪怕只賣牛三寶都能火爆多年。


13


-麻糍-



這裡的麻糍還是原生態的純手工,滿滿的餡料快要溢出,散發出天然糯米和芝麻香氣,周遭都變得溫暖起來。



外皮軟糯Q彈,搭配乾爽的花生粉和甜甜甜甜的芝麻糖粉,非但不膩反而回味無窮。

14


-滷麵-



泉州的滷麵貴賤由人,全憑喜好,最常見的是加各種海鮮,點單後現做,也不怕坨了糊了影響口感。


泉州滷麵的特色就在於加了花生醬,吃面前一定要先拌一拌,讓面在湯汁里滾一圈,再嘗就知道什麼叫「入味」。


15


-薑母鴨-



薑母鴨最早發源於泉州,具有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香氣撲鼻的特點。


鴨肉滿滿的姜味,繃著一層薄薄、微焦的脆皮,肉卻很嫩很飽滿,汁水豐盈,咸中帶著一點甜和姜的辛辣,超入味~


九兒最愛的就是鴨腿,肉乎乎的油光水滑,連骨頭都帶著姜香,能下三碗飯!


16


-香田螺-



西街的田螺,應該是泉州本地人才會知道的經典回憶,香田螺更是其中翹楚。



田螺肥美,經過爆炒之後沒有半點的腥味,濃濃的秘制花生醬滲進螺肉里,鮮香爽口。


17


-咸飯-



外賣平台的數據顯示,2019年閩南咸飯外賣銷量全國居首。而咸飯是泉州街頭最常見、最家常的美味。



咸飯配料簡單,紅蔥油的香加上米飯的飯香味,細細咀嚼,Q彈可口,吃完一口接一口完全停不下來。


18


-花生漿-



花生漿和花生湯,並列童年早餐界的兩大巨頭。



純正的花生漿能喝到磨得細碎的花生,加上兩根油條,就著晨光囫圇下肚,一天奔波忙碌的生活便又要開始了。


19


-浮粿&菜粿-



麵糊里加海蠣、瘦肉下鍋炸,是香噴噴的浮粿,是泉港人最難以忘懷的家鄉味。



菜粿糕切成小方塊,高溫炸兩三分鐘撈出一鍋金黃,香得人直咽口水。


20


-肉粽-



東街是個肉粽「大本營」,各種肉粽店扎堆,肉粽個頭大又飽滿,料給得很足,滷蛋、香菇、蝦仁、五花肉……上桌前先鋪花生醬再澆甜辣醬,花樣玩得很豐富。


肉粽軟糯黏香,裡頭的肉燉到酥爛入味,糯米沾了蝦仁五花肉的咸香,混著醬料,入口滋味都變得奇妙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NDqfBHEBnkjnB-0zjH1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