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得體是女人一生最大的財富

2019-06-15     語非年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這首歌是我們整個青春的印記,也是劉若英懵懂青春的烙印。

一提起劉若英大多數人都會先想到《為愛痴狂》和《後來》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還有一個關於她和陳昇的故事。

其實,劉若英與陳昇之間僅僅只是真真切切的師徒之情而已,大家都誤解了。

陳昇曾說:「因為奶茶有奶的芳香卻不像奶那麼膩,有茶的清淡卻不像茶那麼澀,所以奶茶可以喝一輩子不會膩味。」

這的確是說劉若英,但無關乎他倆的故事。

01.被誤解的感情

在2010年3月鳳凰衛視播出的《劉若英——淡淡奶茶香》節目中,許戈輝一直想問劉若英她和陳昇的感情,但是又不知如何開口。

許戈輝:其實我是在繞著圈子問一個我不知道該怎麼問的問題。

劉若英:你是要問我,陳昇是不是我愛的人吶,就問啊。

許戈輝:我不敢,因為我不知道合適不合適。

劉若英:沒有不合適。因為他不是。

許戈輝:我挺難理解和想像,如果他不是,為什麼你在他面前會好像,有那麼多的委屈。

劉若英:沒有,其實我也是從網上才知道我們的緋聞的。

許戈輝:這樣的?

劉若英:對,我看到網上的時候,我說,哎喲。但是我當時還沒把它想得很嚴重,因為我認為沒有人會相信,所以我就看,我還很樂,你知道。我說終於有點輕鬆的小花邊出來了,後來發現怎麼越搞越大。

許戈輝:而且有很多人就是特別為你惋惜。

劉若英:對,我就覺得我特別對不起那些人,他們都給那些不知名的網友給騙了,其實我有更巨大的一個愛情故事,等我老了以後才能告訴你們,但與陳昇是無關的。所以我有一度都覺得說,如果我來解釋我跟陳昇之間的情感,我認為是侮辱了師徒的關係,我覺得那是對我師父跟不敬的事情,但是確實大家已經把它越來越說成真,還把它寫成小說,甚至好像他都在旁邊看到那一切的發生的時候,我也不得不澄清了,就是他真的就是我的一個師父,而且他就是,因為我爸爸都跟他,都跟他說過謝謝,就是我爸爸覺得,他沒有做好一個父親的角色,可是陳昇做到了,所以我覺得,就是這樣子,對。反正這個時代信不信由你們,反正也無所謂了。

陳昇曾說過:「劉若英就像一杯奶茶!她雖然不算標準美女,但就像杯溫暖的奶茶,雖然沒有紅酒的高貴典雅,沒有咖啡的精緻摩登,卻自有一種溫潤香濃的芬芳。」

不只是陳昇看劉若英是溫潤清芬的,相信很多觀眾也有同感,只是陳昇幫大家總結出來罷了!

劉若英明知這個時代去多做些解釋,是無謂的,可還是儘自己最後的努力在節目裡向大家澄清了那段師徒之情。

不過是想在今後的愛情里可以得體些。

「有一件事,比漂亮更重要,需要女人用一生去修煉,那就是——得體。」

02.為人處世的得體

有一次訪談,主持人採訪阿信,提到了好朋友劉若英。

阿信說:「在劉若英的靈魂和為人處世里,有一個很強烈很巨大的部分,你會非常認可,而且崇拜那個部分。」

主持人問:「那個部分是指什麼?」

阿信說:「得體。」

劉若英出身於名門,祖父是國民黨陸軍上將,祖母是名盛一時的校花。

在劉若英自己的書里《一世得體》這樣描述她祖母:祖母只要出了臥房門,永遠一身齊整的旗袍絲襪。

如果家裡請客吃飯,客人一上桌,會先上熱毛巾凈手,免得大家來回往返洗手間。吃到第四道菜上個冷毛巾,喝完湯再上個熱毛巾去油。

最後一杯熱茶再來一條冷毛巾,讓人清爽,準備吃水果與甜品。光從這冷熱毛巾的講究,可想而知其她待客的細節。

祖母還堅持自己下廚做幾樣招牌菜,這是對客人的敬意。她的本事是一切進行得有條不紊,算好時間,出了廚房還能梳洗一番再上桌,菜沒涼,頭髮也沒散。無一處不得體。

祖母常說:「朋友來家裡吃飯是對我們的認同與尊重,我們應報以全心。」

如此優雅自持,事事得體的家風,劉若英早已耳濡目染,將它深深地嵌入到自己的言談舉止中。

不僅如此,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她得體的表現。

劉若英團隊的工作人員曾講過一件事情,有一次慶功宴,劉若英徹底喝大了,醒來完全不知道自己干過什麼,她問工作人員:「我是不是乾了很多醜事?」

工作人員說:「我送你回酒店,剛出餐廳大門,你就說,停。然後四處張望,確認沒有狗仔跟拍,你這才下樓梯上了車。車開到一半,你想吐,但怕弄髒車,趕緊叫司機停車。你使勁憋住,跑到很遠的地方才吐了出來。

回到酒店,你已經站立不穩了。還要跟門童道謝,跟服務人員道謝。電梯來了,你進去後又出來了。別人問你:不上去了嗎?你說:『我一身酒氣,怕熏著你,我們等下一趟,妹子先上去吧。'」

即便在醉酒失去意識之時,劉若英依然保持得體。這種得體,是對人最大的尊重。

03.在愛情中得體

2010年因為導演滕國華的介紹,劉若英認識了現在的丈夫鍾石(也叫鍾小江),

當時一看見鍾石,劉若英就覺得這個高高大大、斯斯文文的男人很順眼。沒過多久,兩人便開啟了交往,交往半年多後,也就在2011年8月8日,兩人在北京領證。

在和鍾石談戀愛時,情人節快到了,鍾石工作很忙,沒時間陪劉若英。

劉若英便特地打電話告訴他,沒時間的話不用特地陪她,也不用花心思送花,鮮花隨時隨地都可以送,沒必要一定要在情人節那天,像是完成一個任務似的。

一開始,鍾石以為劉若英在和她賭氣,後來看見她真的不介意才放心。

劉若英覺得:成熟的女人就是這樣子,更注重一份感情的內在品質,而不是在意形式。這份大氣和豁達想必沒有多少女人做得到。

女人的成長是從年輕時的蠻橫不講理,成熟時的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脫離了男人,不成為男人的附屬物,自己有自己的生活,自己能照顧好自己。這對於你愛的男人來說,是讓對方不覺得束縛,感到舒服;對於愛你的男人來說,是他無法離開你的牽掛。

鍾石在對劉若英求婚時說:我想和你生活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減輕我對你的牽掛還有那種時時刻刻有失去你的擔心,因為我覺得你很享受單身生活,這真是太讓我害怕了。

劉若英從一個為愛痴狂的女生,到如今成為知性得體的女人,或許沒有幾個人能看明白她自己在愛情中多少心酸的修煉,才練成如今對待愛情豁達的心態,得體的去愛。

04.特有的獨立與得體

從20歲開始,劉若英就沒有老過。無論結婚狂中那個勇敢堅強的方小萍,還是《天下無賊》中那個隱忍善良的姐姐;無論是《生日快樂》中,為愛落下眼淚的普通女孩,還是《人間四月天》里,那個不善言語,卻堅韌獨立的張幼儀。劉若英雲淡風輕的面龐里,記錄著她的花開、綻放。我們愛每一個階段的她,因為每一個階段,她都能帶來驚喜。

正如張嘉佳所說:喜歡劉若英,不是她的某個階段,而是整場花開的過程。一路追隨著劉若英的成長和改變,就像看著一朵睡蓮安然綻放,不張揚,不熱烈,卻美得深入人心。

劉若英熱愛音樂,做陳昇的助理三年之久,掃廁所、買奶茶什麼都做;她也喜歡拍戲,從《少女小漁》走入大眾視野,到《粉紅女郎》為人熟知,再到後來一部部膾炙人口的作品深深烙印在一代人的心中。

她還熱衷於閱讀與寫作,她說:「工作再忙也不忘讀書,這是我生活中最大的樂趣,讀書讓我充實而快樂,找到了另一種生活的意義。」

而寫作,在她身上無處不散發著文藝的氣息。從隨筆散文《一個人的KTV》到對生活無微不至洞察的《我的不完美》;再到後來,她又利用懷孕一年的時間,完成了訪談散文集《我敢在你的懷裡孤獨》。

宮崎駿在《貓的報恩》中說: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能隨波逐流。

劉若英就是那個活得隨心所欲,卻從未隨波逐流的一個。

在浮躁的娛樂圈,劉若英堅持讀書、寫作、唱歌、演戲;從出道一路走來,磕磕碰碰將她歷練成了遇事泰然處之之格局。如今,婚後的劉若英,也從未懈怠自己,堅持著自己的愛好,堅持與先生的書房分開,無論任何時候,都保持屬於自己的那份獨立與得體!

這就是我們最愛的奶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N9T_2sBmyVoG_1Z4b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