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被故宮「欽點」的網紅李子柒,活成陶淵明同款

2019-06-17     語非年

註:原創首發於走著瞧平台

文/語非年


知乎上有一條熱門的問答題:「你理想中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

題主說:有人愛,有事做,有所期待;沒病沒災,有詩有夢;選一個籬笆小院,依山傍水,一日三餐四季,感受鳥鳴喳喳、蟬聲切切,春花秋實、夏荷冬雪……

其中有人問:「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裡,還有人這樣質樸而優雅地生活著,像潑墨山水畫一樣恬靜悠遠?」

有的,那人就是李子柒


微博擁有1600萬粉絲的美食博主李子柒,為了照顧年邁的奶奶,2012年拋棄城市的燈紅酒綠毅然回到家鄉,開啟了悠然寧靜的慢生活。

並用短視頻的方式將自己的「田園生活」和「世外桃源」展現給我們看。

去年,李子柒發布的一期「自製麵包窯」視頻,時長僅5分鐘,在微博單個平台播放量至今已經超過2.4億。有網友讚嘆,她一個人就是一部《舌尖上的中國》。

收到讚嘆的同時,也帶給了無數人治癒的力量。凡看過李子柒視頻的網友都這樣說:

「自然四時,辛勤勞作,一餐一飲都飽含對生活的虔誠之心。謝謝你在我迷失的時候給了我那麼多美好的指引。」

「看子柒的視頻能讓我在這個煩雜的都市裡找到一絲安慰,遠離世俗,返璞歸真,清新脫俗。」

「菜的做法,田裡種的東西,洗菜用的簸箕,都和小時候一樣,慰以解相思。」

李子柒曾這樣說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純天然的美食以及古樸的生活方式是我這一生的追求。」

現在,她就這樣做著。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子柒突發奇想決定將自己返璞歸真的生活用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

家裡有什麼就拍什麼,自己和奶奶種了什麼就做什麼。於是子柒開始過起了應時而食,順應四季的生活。

二月梅花粥


三月桃花醉

四月枇杷酒

七月炸荷花


八月茉莉醬


九月桂花釀


院子裡種滿了蔬菜瓜果,花花草草,像極了電影《小森林》中從都市回到鄉村生活的市子。

李子柒說:「我做的菜倒不見得是味道有多麼好吃,但是是我想讓大家看到的,是屬於我的回憶。

至少對我來說,這道菜是非常有意義的」。

於是,在做每一道菜時,李子柒都做得儀式感滿滿。

除了貼合節氣和時令以外,她所用的鍋碗碟子及所有炊具都是很多人熟悉的回憶,所呈現給我們的也是大自然最真實的氣息和味道。

花開一半,寒意漸在就遇見一場開春前的大雪,而這時視頻里的李子柒正在雪中垂釣。

釣來的魚隨即烹出一鍋《古法燜雪水魚》,鮮香撲鼻,胃裡心裡寒去暖來。

這樣的場景不禁讓人想起杜甫詩中的雅意。

杜甫曾在詩里寫:冬天去人府上做客,主人家在河裡鑿冰捕魚,讓廚師當場做魚膾款待。

因魚得來不易,顯得情意尤為深重,故此作詩回贈: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嘴春蔥。

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而有趣並且懂生活的人,總是能把一成不變的日子過成詩。

李子柒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里用古法把生活過成一首詩、一幅畫,這樣的女子,內心無疑是豐盈充足的。

在視頻里,李子柒總是一襲古裝默不作聲,靜靜地做菜,靜靜地穿梭在山間田野中。

她那雙精巧賦有魔力的手,不僅會做各色美食,還總能製造出令人驚嘆的生活用品。

上山摘果子,下地摘草莓,隨手摘下一片棕櫚葉就能輕鬆編出一個美麗的籃子。

做飯時缺少工具,拿根竹子隨手一編,又是出來一個撈箕,一個竹架子。

院子裡的果樹長高了,為了方便摘果,她就做一把梯子。為了方便行走,她又搭起了一座橋

覺得院子有點空,就做了個沙發鞦韆

覺得家裡閒置的老門板有些浪費,就變廢為寶造了個洗漱台

心血來潮時就造麵包窯,窯烤出來的麵包外皮酥脆、內里香軟,帶著炭火的香氣和溫度。

吃過,便能曉得幸福是什麼味道……

還溯源到西漢,利用構樹皮嘗試了傳統手工造紙,通過短視頻讓被遺忘的技術被更多人了解。


養蠶為奶奶做蠶絲被和棉服。

用吃剩下的葡萄皮,為自己染一件裊如紫煙的輕紗薄裙

不僅如此,還做《漢妝》。在《紅樓夢》中寶玉做胭脂時說:

「這是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子來,淘澄凈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細簪子挑上一點兒,抹在唇上,足夠了。」


李子柒就做出那古法純天然的口紅紙,胭脂膏和眉黛膏。漢妝古韻重現,讓更多人了解古代女子妝鏡台前的驚艷一角。

難怪有網友笑稱:「沒有什麼東西是李子柒不會做的。」

這樣的李子柒不禁讓人想到了《浮生六記》里的芸娘。普通菜蔬經芸娘手做來就是特別好吃,沈復的衣帽衫襪都由芸娘親手製作。

夏日院落太敞亮太曬,芸娘拿幾根木頭搭個移動屏風,再用砂盆種豌豆,任豆藤蜿蜒其上爬滿屏風,又養眼又蔭涼。

荷花開時,芸娘取茶葉置花心,包起來過一夜,次日沖泡來,茶湯中隱有荷花香。

芸娘蘭心慧質,審美出眾,動手能力也極強,李子柒無疑是活成了現代版的芸娘。


清晨,踏著薄霧,李子柒挎著籃子就去到山裡挖松茸了。

加入枸杞、紅棗、冰糖,隨手就釀出一瓶松茸酒。

自己再壘個「烤箱」,抹上黃油,滋滋響的碳烤松茸就出來了。

美酒、美食、美人,山野、山花、山水,這是怎樣的一種歸隱深山的泥土氣息。

有粉絲不禁感慨地說:「真是太美了,人間仙境一樣......你的出現就像延續了我心中的那片凈土。」

李子柒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好。

而此時,質疑聲與謾罵也隨之而來:

「一看就是很大的團隊拍攝的,她只負責露個臉......」「她怎麼可能會做那麼多菜,肯定還有替身......」「居然還說視頻是自己一個人拍的,不要臉!」......


也有不少人說李子柒給大家造了一個夢,對此,她只回應:

「不敢說我造了誰想像中的生活,我只是拍攝出自己的理想生活。」

馬克•吐溫曾說,「我們就像月亮一樣,都有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生活也一樣,並不只有明亮,也有暗淡無光的一面。

在拍《蘭州牛肉麵》那一期,李子柒說「這輩子都忘不了!2萬餘條素材,來來回回開關4萬次,按每條素材走25步來算,步行約260公里。」

還有《鞦韆沙發床》那一期背後的辛酸,李子柒也不曾多做解釋。

其實,李子柒明明可以靠接很多廣告代言賺錢賺到手軟的,而她卻偏偏執意選擇一條自己喜歡的路,堅持活在自己創造的美好世界裡。

正如蕭伯納曾說的:對於身處的現況,人們常怪罪於時運。然而,成功是屬於那些主動尋找自己想要的環境,要是遍尋不著,就自己去創造。


冬去春又來,生活在都市的我們只感覺到漫長的冬與夏兩季,而李子柒她總能提醒著我們四季更迭的美妙。

春天桃李繽紛之時,她一襲素衣、手跨竹籃走在花海下,宛如一幅行走的潑墨油畫。

春天是吃花的季節。桃花經李子柒的手,加工熬制就是一盤桃花糕、一壺桃花茶。

就連大多數人小時候拿來玩的點點桃淚,在她那裡都是美味的桃膠。

加入銀耳、金絲小棗燉粘稠,再放些冰糖枸杞水果乾,隨手就是一碗桃膠羹。

玫瑰花,在李子柒那兒可以一花三吃。

秘制一罐玫瑰醬,釀造一壺玫瑰酒再配一盒玫瑰鮮花餅,人生何求多。


夏天了,就自己「種豆芽」,做豆瓣蘇造醬。

秋天了,做吊柿子,紅彤彤的柿餅掛滿牆。

入冬了,就做香辣牛肉醬,還應景做了梅花酥。

屈原《離騷》里的:「朝飲木蘭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說的就是李子柒啊!

烹好美食後,伴著一口地道的鄉音喊一聲:「婆婆,系飯咯!」奶奶應聲而坐。

時光停在那一刻,一簞食,一瓢飲,一屋兩人三餐四季,構出一副絕美而又溫馨的山水人間畫。

最幸福的生活大抵如是吧!

遠離塵囂,不問世事,只顧庭前花開花敗,閒來時煮一壺春茶,逗院子裡的小黃狗。

倦了就在院子裡眯一會,醒來背上鋤頭和竹筐去山上挖野菜、菌菇,再去田裡抓條肥美的魚,晚飯便有了著落。

像李子柒這般古色古香的生活,與白落梅所描述的《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不謀而合:

一剪閒雲一溪月,一程山水一年華。一世浮生一剎那,一樹菩提一煙霞。

最後,送給大家陶淵明在《歸園田居》里寫的四句詩: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願餘生,我們終能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有詩有夢,有所期待!


註:原創不易,抄者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DNdLz2wBJleJMoPMqHA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