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學班級,人人都有"官職",老師直言壓力很大

2019-12-12     松鼠課堂高老師

今天看到這樣一個報道,老師給班上50個孩子全都安排了"官職",人人有官做。

裡面有我們熟悉的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紀律委員,小組長等職位,也有第一次看見的花草管理員、電扇管理員,毛巾管理員,上廁所排隊管理員等,林林總總,每個孩子都是班級的管理員。

一、可以鍛鍊到每個孩子

老師的做法很棒,把班級里的事情細分到每個學生身上,讓每個學生都有負責的領域,其實中小學班幹部,無非就是管理同學,組織活動,收發作業,檢查紀律衛生,勞動量很小。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老師就是按照這個理念來管理班級的,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班級事務中,可以鍛鍊孩子的信心和管理能力,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鍛鍊機會。

二、學生之間都是平等的

每次回家時,家長們都會聊到孩子的情況,

"我家孩子每次考試都是班級第一,這不,又被評上了學習委員,真擔心會耽誤孩子學習。"

"我家小寶今年退步了,去年還是正班長,這次變成了副班長,不過學習成績前進了兩名,總算沒丟我的臉。"

"我家閨女也是啊,當了一個文娛委員,每次班級活動都要找她出黑板報,為班級贏了多少榮譽?"

這時候,往往都是"班幹部"的家長在暢所欲言,孩子沒當班幹部的家長說話都沒底氣。

班幹部本來是輔助老師管理班集體的,現在卻成為了衡量不同孩子的"另類標準"。

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班級事務為輔,把職務分散到每個學生頭上,可以估計所有人,促進學生之間,家長之間的"平等"。

三、對班主任的要求更高

這個做法對於班主任的要求更高,需要班主任把班級管理權儘量平分給每個學生,顧及所有人,光是想出50個"班幹部職位",就可以勸退大部分班主任。

更別說還要解決班幹部權力太大,職位有較差,少數班幹部被邊緣化等等隨之出現的問題。讓每個學生參與到班集體中,也是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事情。

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人人皆班幹部"對班主任的要求比較高,如果不能想出那麼多的"職位"分配給全班的孩子,全班60個學生59個人有職位,只有一個學生是"平民"。

不難想像,對這個還在上小學的孩子來說,這是多麼大的心理打擊!

每個孩子都是班級管理員,都能參與到班級建設中來,不會在班級事務中置身事外,可以讓每個孩子都成為班級的小主人。

把自己負責的事務做好,不僅能讓孩子得到鍛鍊,也能使孩子感受到重視,增強自信和責任感,還能建設出一個和諧有愛的班集體環境,可以說一舉三得。

我認為這個班主任的做法是正確的,你怎麼看?

我是高老師,為你講授學習方法和技巧,告訴你更多大學和專業

歡迎大家評論、關注、點贊、收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HYc-W4BMH2_cNUgSJH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