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可以添加輔食呢?現在媽媽們都知道得到6個月左右。
但究竟什麼時候能吃「大人飯」呢?可能80%的家長並不清楚。不少家長認為:
「大人飯營養全面,早點吃更好吧」
「寶寶10個月了,我們吃什麼他都要,不給就哭……」
「孩子不愛吃奶,就跟著大人一起吃飯,一點都不嬌氣……」
乍一聽似乎有道理,可事實上,過早讓孩子斷奶只吃輔食,或是早早地讓寶寶開始吃大人飯,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可沒什麼好處!
unsplash.com
過早吃「大人飯」對寶寶的傷害
01不安全,營養也不夠
一歲左右的寶寶可能還不會咀嚼、磨細蔬菜中較長的纖維,更別談剔魚刺,容易被食物噎住、嗆住致使嘔吐或窒息。過早吃成人食物風險太大。
而嬰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對營養的需求相對比成人高,特別是對蛋白質、鐵、鋅、鈣及多種維生素的需求量較大,精細化營養很重要。
02咀嚼能力弱,增加腸胃負擔
嬰幼兒吃飯時不懂得仔細咀嚼食物,經常囫圇吞下。而沒經過分解的食物,不僅會增加腸胃負擔,還會造成消化不良。
03調味料過早攝入,增加患病幾率
在寶寶味覺發育時期,攝入過重口味的食物,容易影響寶寶正常飲食偏好,養成只偏愛一種味道,嗜甜或嗜咸,偏食或挑食。
日積月累的重口味,易增加寶寶成年後患高血壓、肥胖症等疾病的幾率。到時候,想讓寶寶再吃清淡點都難咯!
04影響鈣吸收致寶寶發育遲緩
成人飯口味多偏重,寶寶較早食用成人飯,攝入的鹽超標不僅會增加寶寶患高血壓的風險,還會影響寶寶鈣吸收,造成寶寶發育遲緩,並帶來其它嚴重的問題。
什麼時候才能給娃吃大人飯
世衛組織建議在寶寶一歲後可以開始嘗試大人飯,但從寶寶的生理髮展軌跡來看,則建議在16個月後,再開始嘗試。
注意,這裡所說「大人飯」,可不是直接吃大人吃的飯,而是大人們吃的食物種類可以嘗試著給寶寶添加到輔食中。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指出,13-24月齡的寶寶,可以少量嘗試一些家庭食物,不過每個寶寶成長情況不同,可根據個體差異來調整。比如:
1 咀嚼能力
寶貝大約在2.5歲左右才會出齊20顆乳牙,因此許多媽媽認為寶貝大一點再跟大人一起吃比較好。
其實飲食的轉換沒必要等到這個時間再做,從一開始加輔食,媽咪就要注意食物要由細軟逐漸變得粗硬。
6個月可吃些泥狀、糊狀食物。
6~7個月時可吃些爛粥、爛麵條等有渣的食物,粥還可加些切得碎碎的、炒得爛爛的菜末,剛加時大便里可能還帶些菜末或顏色稍發綠,只要不是腹瀉,不算病態。
8~12個月時可給些饅頭片、麵包片等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既能增強咀嚼功能,又能刺激牙床,促進乳牙萌出。
1歲左右,蔬菜、肉類等可切成碎末,2歲左右可切成細絲、薄片、小丁。
寶寶咀嚼能力好,可以把食物嚼碎,就意味著他/她的消化能力好,則可以適當早一些去讓寶寶適應,嘗試一些大人吃的食物,如肉類。
反之,如果寶寶吃飯不懂得仔細咀嚼食物,甚至不經過咀嚼,就囫圇吞下,那就不適合過早讓寶寶嘗試大人飯了,否則既容易嗆到,還會消化不良。
2 消化能力
食物並不是被吞咽下肚,到達胃部後才開始被消化,而是在口腔中通過咀嚼已經進行著最初的消化。口腔中的唾液還含有澱粉酶,也可以初步消化一些澱粉類食物。
如果寶貝不能將食物很好地咀嚼,也沒有被唾液充分攪拌,那麼進入胃部後,消化起來就更費勁。
判斷寶貝吃大人飯是否消化良好
一看排便是否正常。一旦便秘或腹瀉,就要考慮調整或暫停了。
二是監測生長發育狀況。如果寶貝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排除疾病因素,說明寶貝消化不了大人的食物,不適合吃大人飯菜。
好媽還想補充的是,大人飯每家各不同,或清淡或油膩。
日積月累的重口味,易增加寶寶成年後患高血壓、肥胖症等疾病的幾率。
所以,給寶寶吃的飯菜一定要清淡、少油、少鹽!忌油膩、辛辣、刺激、調料多!
成人的菜肴裡面還少不了雞精、生抽、老抽、味極鮮等調味品,甚至是用胡椒、花椒、茴香、桂皮等來增味,這些成分都會對寶寶的味覺過度刺激,3歲以前都應避免。
【寶寶到底啥時候可吃鹽】:
鹽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而且在很多天然食物中,本身也含有一點點鹽,如香蕉、蔬菜等。
所以,1歲以內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最好不要吃鹽及任何調味品。
對於1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嘗試著逐漸少加一點點鹽,尤其在孩子不愛吃的食物中,如菜葉、雞蛋羹中少加一點鹽調味。
好媽手冊是長江日報報業集團和武漢醫學會聯辦的母嬰服務平台。無論您是備孕的准媽媽,還是已有大寶或二寶的媽媽,歡迎加入「好媽團」QQ社區:
奔向好媽媽(備孕懷孕)QQ群:742954372;
做個好媽媽(親子交流)QQ群:680053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