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 | 你還用錯誤方法鑑別白酒?下一個被騙的就是你.....

2019-07-27     超哥說白酒



生活中有很多場合都需要喝酒,有時候一杯好酒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快樂,而是精神上的愉悅。那麼白酒該如何鑑別呢?





這位服務員在幹什麼?我們放大開看——



她們從邊邊角角撬開盒子,使「正品酒盒」還能二次利用。所以,你還指望從包裝看酒的真假嗎?

02

看酒花,制假很容易!

那麼觀察酒花的方式靠譜嗎?據網上資料稱,酒花密集且消失緩慢的是優質酒,真的如此嗎?



過去,釀酒師傅常用這招「看花摘酒」,選擇從甑鍋流出來的最好喝的酒。他通過看酒花大小,判斷「酒頭」「中段」「酒尾」。



酒頭,即最先從甑鍋流出的酒,度數很高,酒花較大,消失迅速。這一部分的酒醛類物質多,暴烈味大,算不上好喝,一般都被捨棄。



特別是那些二次加工的「酒頭、酒尾」——高度酒頭摻水降度,低度酒尾加入食用酒精增加度數,然後再通過加入酒花劑、香精香料的方式,使其更像是一瓶好酒。

03

酒黃掛杯,經驗不可靠!

網上還流傳說,掛杯的就是好酒。三杯君忍不住又要粉碎謠言了!

掛杯是因為酒體較為粘稠,這種現象在陳年老酒上特別明顯,因為經過多年的陳貯,水分子與酒精締合度較好,口感更醇和。

但這種「掛杯現象」也可以人為模仿,那就是使用增稠劑,甚至是塑化劑!



有些廠家也打起了歪主意,人工添加物質使得酒體變黃,故而抬高身價。筆者曾經收到朋友贈送的貴州某地白酒,明明才出廠兩三年,酒體卻很黃,有點接近鐵觀音茶湯色。請教專家,人家告訴三杯君這款酒很可能加了焦糖色。

本人友情提示各位:這種酒泛濫於淘寶市場!

04

辨別純糧,只能做參考!

還有一種說法是,加水變渾濁的是純糧酒。原理在於糧食酒中含有高級脂肪酸,當酒體兌水後,溶解度降低會使它析出。酒精酒里則沒有這種成分。雖然有一定的道理,卻不準確。



純糧酒確實加水會變渾濁,但有一種固液法勾兌的白酒,是在糧食酒中加入食用酒精,如果摻水也會變渾濁,但不明顯。

05

到底如何判別酒質

以上的經驗做法,早已不合時宜。那麼如何真正的鑑別一款酒的酒質呢?業界通常有兩種權威的做法:

感官評價法:評價一款酒的好壞,真正的做法就是品鑑。從觀色、聞香到入喉,真正的好酒純凈無雜質,香氣愉悅,入口醇厚有餘香,沒有多餘的邪雜味,苦味不明顯。

而那些假酒則恰恰相反,無論它的外形做得多麼逼真,一旦入口就知道味道不對,泛苦味,回甜太失真,粘膩不夠爽口,暴烈嗆人,喝了還上頭。

光譜分析儀鑑定:還有一種科學的方法鑑別酒的好壞,是通過儀器分析其中的成分,觀察酸酯是否平衡,各種有害物質是否超標。這種數據是最直觀的,比看酒的顏色、掛杯程度更靠譜。我們普通人很難有這個資金與技術去進行分析,但是如果一個廠家敢於提供真實的酒體信息數據,那麼它無疑是大膽且值得信任的!



當然,淘寶上屢見不鮮的PS圖片例外。

喜歡更多白酒知識,歡迎關注公眾號。台源酒招商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JuHLQWwB8g2yegNDPL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