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的小孩沒出息?No!我們都誤解了「害羞」

2020-09-16     喵姐早教說

原標題:害羞的小孩沒出息?No!我們都誤解了「害羞」

說起來孩子害羞,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是不是感覺不太好?

還記得我家蛋哥小的時候,因為害羞,無數次被姥姥說沒出息。

其實人們真的對這個害羞的小孩,誤解了。

正確認識害羞

尊重孩子間的個體化差異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菲力普·津巴多博士認為,害羞是孩子們固有的個性之一。我觀察過,即使特別樂觀開朗的孩子也會有害羞的時候,而性格偏內向的孩子害羞的程度要深一點。

現在很多科學家認為,害羞其實是一種優勢性格,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有益的。因為害羞的孩子雖然話不多,但是他們更加專注,喜歡思考,行動能力較強。歷史上很多名人都曾承認過他們跟人交往時容易害羞和緊張,比如華盛頓、林肯、甘地等人。英國著名首相班傑明·迪斯雷利曾說:「我寧願率領一支騎兵去衝鋒陷陣,也不願意對下議院做首次演講。」

所以我們要尊重每個孩子的個體化差異,尊重他們的天性,不能按照固定的模式去要求孩子,不能看到別的孩子嘴巴甜,人大方,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做到,這樣只會使孩子的生命失去個性化。

當然,我們也不能對害羞給孩子產生的不利影響視而不見,害羞的孩子往往神經系統比較發達,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由於強烈的自我意識,會表現得過於膽怯不主動,難以融入集體,可能會影響到日後的人際交往和事業發展,這也是大多數家長的焦慮所在。

因此,我們要在正確認識孩子害羞性格的基礎上,幫助孩子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1

多給孩子一點時間

耐心引導,多鼓勵

在孩子處於害羞緊張狀態時,做父母的要學會給孩子信心,不要以強硬的態度去要求孩子。

我為了鍛鍊蛋哥的交往能力,經常帶著他到朋友家去玩或者邀請朋友們來我家做客。

每次剛到別人家的時候,蛋哥會顯得特別謹慎害羞,我會蹲下來對他說:「蛋哥有點害羞,因為跟阿姨還不熟悉,對阿姨家也不熟悉。」

我是向他傳遞一個信息:害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沒有什麼好壞。

我也會及時地鼓勵他的社交行為,比如他主動說謝謝,主動給大家分水果。每一句對他行為的鼓勵,都會成為他突破害羞的動力。

美國學者梅阿利·羅斯巴德曾說:「只要不讓孩子突然遭遇未知事物而受過強刺激,而是讓他們在鬆弛狀態下接觸新事物,孩子就會自然適應。」

但是很多時候,是沒辦法準備的,比如說路上突然遇到了某位熟人打個招呼,這就需要用到下一個方法。

2

刻意練習

用遊戲來緩解孩子的緊張和害羞

蛋哥當時特別喜歡奧特曼,我讓蛋哥給每個奧特曼起一個名字,然後和它們做好朋友。

每天早晨起床後,我會給做示範,和每個奧特曼打招呼說:「早上好」蛋哥也會模仿我,挨個和玩具打招呼,還會親親一下。

我會特意買些新玩具,跟蛋哥說:「你看,這個小朋友不認識咱們家,也不認識你和你的那些好朋友,有點害羞,怎麼辦啊?」當時蛋哥特別認真的拿著新玩具說:「你好,我叫蛋蛋,我可以做你的好朋友麼?我帶你看看我們家,還有我的那些好朋友。」

蛋哥看似在幫助新玩具,實際上是在和自己的內心對話,不斷地鼓勵自己更勇敢一點,等到時機成熟,他可以自己突破害羞了。

3

接納和信任

建立安全型的親子依戀

一項發表於2014年的研究發現,只有在孩子未與照料者形成安全型依戀關係時,小時候的羞怯才會與將來患焦慮症的高風險有關聯。

對於害羞的孩子,內心敏感、自尊心強,有時會承擔過多的自責和內疚,如果犯錯,他們的內心可能比誰都難過,所以,想讓孩子打開內心,有勇氣走出自己的世界,只有孩子和父母之間建立信任可靠的關係。

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和接納。

當孩子害羞不願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給他足夠的空間,告訴他:「媽媽相信你可以做到,只是還沒有準備好。」

當孩子因為緊張而出錯的時候,不要責怪他,而是告訴孩子:「無論怎樣,媽媽都愛你,出了錯誤,媽媽在身邊,陪你一起面對。」

當孩子委屈內疚時,靜靜的抱著他,給他足夠的力量和溫暖,讓孩子明白無論怎樣他都是媽媽最可愛的孩子。

如果你家有一個害羞的寶寶,記住這句話:

正確認知,耐心引導,刻意練習,接納信任,讓陪著他慢慢長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JgpTlnQBd8y1i3sJJbU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