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茉莉媽媽育兒日記(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我們幾乎能夠達成一個共識:現在的孩子似乎變得越來越有個性了。
無論是前幾年熱播的《爸爸去哪兒》等親子類綜藝,還是現在像抖音等社交媒體平台上出現的各種萌娃視頻,在讓我們看到了新生代超高的智商和情商的同時,也發現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有個性。
我們普遍會有這樣一個感覺:就是現在的小孩都很聰明,年齡不大,但是懂得很多,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
這些越來越早成熟懂事、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的孩子,雖然給父母長輩們帶來了諸多驚喜和快樂,但平時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也越來越讓家長們頭疼。
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這些有個性的寶寶和父母的頂嘴衝突,常常讓父母們不止如何是好。
爸爸教育兒子卻反遭回懟,面對頂嘴的孩子父母應該怎麼應對
同事王哥最近就遇到了一件既生氣感到無奈的事。
兒子放學回家後首先要做的不是玩小遊戲就是看動畫片,讓他去洗手吃飯也是慢慢悠悠的。也不願意主動分享自己在學校的事情。就連作業也不著急去寫,要催好幾回才能戀戀不捨地放下手機,結果還沒寫幾筆就又干開別的了。
看到兒子這副懶散樣子,王哥氣就不打一處來,心平氣和地說了幾次都不管用,這天王爸爸終於忍不住爆發了。
看著兒子的作業錯了很多,也不將老師教的放在心上,每天都是心不在焉地惦記著手機的遊戲。王哥大聲訓斥了兒子。
讓王哥沒有想到的是,兒子竟然學會了頂嘴,細數爸爸的種種不是,說這都是爸爸給他做的「好」榜樣:
爸爸平時從來不關心自己的學習,只會一有錯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他。
兒子突然的反抗更激起了王哥的怒火,情急之下打了兒子。兒子邊哭邊回了房間。
這天之後,兒子開始與王哥冷戰,只和媽媽說話,無視爸爸的存在。其實打了兒子以後王哥也很後悔,想要討好兒子,但兒子對他的無視讓王爸爸不知該如何是好。
打罵絕對不是面對孩子頂嘴的最好處理方式,一流父母都說這三句話
在生活中類似的事件經常發生。面對孩子不服管教,頂嘴行為,感到自己的權威受到挑釁的父母,常常由於情緒的刺激而選擇更嚴厲地打罵孩子。
實際上這種教育方法不僅不能使孩子信服,反而會激起他們的反抗,甚至出現一些危險事件,在事後讓父母感到後悔。
教育專家李玫瑾認為:隨著孩子長大,個人的思想和意識在逐步的形成和完善,對於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世界的看法都有自己的見解。
對於孩子「頂嘴」這件事同樣需要一分為二地來看。父母需要明白,有時「頂嘴」不是一件壞事,而是親子之間一種特別的交流和溝通的形式。
父母可以通過孩子情急之下說出的話來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知道孩子平時不敢說的話,不敢表達的情緒,由此去更深入地了解孩子,調整與孩子相處的模式。同時,這樣的孩子往往思維也更敏捷,更靈活。
這並不是意味著要去縱容孩子的頂嘴行為,如果孩子就是故意和父母對著干,對父母沒有基本的尊重,那這種「頂嘴」就需要父母進行嚴厲地批評教育了,以規範改正這種不良行為。
李玫瑾教授:千萬別動手,優秀的父母在孩子頂嘴時常說這三句話
「你這樣說話是對爸爸媽媽的不尊重,爸爸媽媽很不喜歡。我們都去冷靜一下,然後再聊,好嗎?」
頂嘴的孩子就像一隻只小刺蝟,渾身豎滿了刺。而且吵架的雙方都在氣頭上,沒有理智,往往「話趕話」就會說出讓對方傷心的話,結果只會是兩敗俱傷。
這時要先讓孩子鎮定下來,同時自己也冷靜一下,雙方都整理好情緒和思路,再進行溝通就會順利得多。
「孩子你要明白,批評你並不是不愛你,而是爸爸媽媽沒有知道你的想法,我們還是愛你的」
許多孩子在受到父母的批評教育後,會下意識地認為爸爸媽媽不愛他,失去安全感,從而變得自卑,小心翼翼。或是因為覺得父母不愛他而報復父母。這樣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父母要向孩子說明對他的教育是為了孩子能更好,是出於父母的愛和關心,打消孩子的顧慮,保護孩子敏感脆弱的心靈。
「你有什麼想法就大膽說出來,爸爸媽媽會認真考慮的,但是我希望,在爸爸媽媽說話時先認真傾聽,看看我們的想法是不是錯了」
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就要鼓勵孩子與自己多溝通交流,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讓孩子表達並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同時也要告訴孩子要尊重父母,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育兒無小事,任重且道遠。孩子與父母都要經歷這場修行,才能彼此成就。
你家的寶貝有頂嘴的問題嗎?各位寶爸寶媽又是怎樣處理的呢?歡迎交流分享。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J-qQ2XMBd8y1i3sJSb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