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虐待自己當努力!80%的高中生都存在的學習誤區

2019-08-09     蕊屹

學習上最大的煩惱莫過於努力了卻看不到成效,還尋不到根源,自己的苦苦鬱悶也解決不了問題,如此惡性循環使得自己的心情也變得很不好,小編想告訴大家,這個時候你一定要走出來,多思考一下自己的方法是否是正確的。

1

拒絕低效耗時行為

每天把自己困在書堆里,盲目的學習,很容易疲憊,早上很早的開始學習,腦瓜如果沒有清醒,嘴巴里大聲讀著書,一時半會也很難背下來,就會懊惱為什麼會這麼難背?

看到學霸背書那麼快,就會更加著急,其實學霸們只是專心的投入進了學習之中,沒有過多的時間去胡思亂想,上課不想課,做題不想題,就是走思,人在魂不在,就是假學習,效率自然低,時間用的比人久,效果還比人差。

所以我們應該把專注力提升上去集中自己的全部力量,完成一件事,專注就是你聽講時,有一個人坐到你的身邊,你都沒有絲毫的察覺到,忘我的投入到當下事,專注到沒空去想其他的事情。

2

拒絕淺層努力

努力的一個誤區是做事不專心,導致效率低。另一方面是走錯方向,迴避核心思維,只做淺層工作,低品質勤奮。

比如小編經常提到的讓大家準備一個錯題本,收錄自己的錯題,但是自己卻沒有將錯題本上的內容好好的研究一下,只是機械化的把錯題搬運到了錯題本上,這樣的機械行為就是做了淺層努力,我們真正要達到的是研究它,分析它,得出結論,防止下次再錯。

這就是假努力之二,重複勞動。重複勞動是指在遠離核心的事情上周旋,反覆地去做對事情結果沒有實質影響的事情。

思考是一件難度更高的事,所以許多人寧願立馬埋頭干,任勞任怨,也不願好好想一想。這是在用行動上的勤奮來掩蓋思維上的懶惰——表面上很勤奮,實際上卻刻意迴避了真正困難卻更有價值的部分。

對現在的學習而言,最有困難有價值的工作就是深度思考。只有深度思考才能帶來認知升級,從而提升自己的學力水平。這就容易解釋為什麼改錯題能有效提高成績。

那些你曾經的錯題,正是引導你進行深度思考的載體。但不同的改法效果不同。有的改法是把錯題看一遍,那練的不是思考,是記憶。

只有把錯題當作新題重新做一遍,才是進行了思考,深度思考。繼續還要想,這道題為什麼錯,對應的知識點是什麼?還有不同的解法嗎?以後遇到相同的類型題,就整理在一起。你慢慢就會發現,其實錯來錯去就是那麼幾個知識點。

真努力就是思考出什麼是當下最重要的事。然後要事優先,直奔目標。合理做時間規劃,不要鬍子眉毛一把抓。在最重要的事上,不遺餘力。拒絕注意力側漏,習慣深度思考。

3

拒絕虐待自己的行為

處於青春期的同學們,最大的內耗就是和自己較勁。差勁讓人痛苦,比起差勁更讓人痛苦的是對自己差勁的排斥。糟糕後,還嫌棄自己,就是內耗。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把精力用在琢磨自己為什麼不好上,自然學習就不專注了。內耗過多,外在能投入的精力自然就少了。過分自責會導致沒有動力。有一句名言說過,沒有人能從羞恥中成長。

你可以追求優秀。只是當體驗到不優秀的時候別再排斥自己。你可以和你的糟糕在一起,原諒自己並安慰自己,然後努力,這就是積攢能量了。

恰當的是,優秀的時候享受,糟糕的時候接受。有精力時候努力,沒精力的時候休息。

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誰把自己虐得更慘,不是比誰花的時間更長,也不是比誰幹的表面功夫多。是專注力,思考力,和自我接納的總合力。優秀不是拿第一名,優秀是做最好的自己。甩掉包袱,大步前進。

4

改變錯誤行為 學會安排時間

要想做到真正有效的努力,首先要做到合理分配時間。時間永遠是不夠用的,需要完成的事情永遠是無窮的。

在有限的時間中需要做的就是分清輕重緩急,很多緊迫的事情不一定等同於重要的事情,一定不能成為急事的奴隸, 既緊迫又重要的事,馬上去做這些事在短期內會帶來較大的收益,需要在當下優先完成。

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抽時間也要做,這些事雖然不會在短期產生明顯的收益,但確是長期發展不可或缺的任務。例如制定學習計劃、歸納知識結構、分析錯題錯因、背單詞、課外閱讀等。

緊迫但不重要的事,能不做就不做,這些事看似很急,但對自己短期和長期的收益有限,卻往往會占用非常多不必要的時間。

既不緊迫也不重要,想做也不要做,這些事暫時擱置或是削減必要的時間投入則是最合理的決策。分清楚哪些事情是真正重要的,而哪些事情不過是緊迫的。

在此基礎上,重新思考每天的時間安排,知道自己的時間花在哪裡,是否在一些看似緊迫但不重要的事情上消耗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如果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不妨在每天結束的時候,靜下心來思考一下自己一天的時間是如何花掉的,按照15-30分鐘的最小時間單元記錄下自己的時間安排。在每天、每周結束後,考慮是否存在更有效率的安排方式?娛樂、活動、休息的時間是否過多或過少?

專注一件事

很多同學認為同時進行多任務能夠提高效率,事實上,這隻適用於少數簡單而瑣碎的事務。對於高強度的學習而言,應當儘可能地保證每個時間單元專注同一件事。

如果讓一個人左手畫圓的同時,右手畫方,他會不自覺地「一段圓、一段方」交錯進行,看似「同時畫圓畫方」,實際上不過是「圓方交替」的一個過程。人類的大腦實際上並不擅長同時處理多個任務,多任務實際上是不過是在不同的單任務之間快速切換。

不僅如此,對於高強度的學習任務來說,在切換的過程中大腦需要更多的預熱時間,不同的任務也會相互干擾,注意力被不斷的切換所分散。事實上,多任務不僅增加了完成任務所需的總時間,也降低了學習的效率,無法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思考。

低效率的學習狀態很多人都會存在,我們需要從現在起總結一下自己的問題所在,以後碰見相似的情況,就會大大的降低這樣的事情的再次發生。小編希望大家能夠有時間沉澱一下自己,好好的思考一下自身是否出現過類似的問題,及時糾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IVHWfWwBvvf6VcSZ6f-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