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黃色"飲料"就喝,入口才知味不對,顧客:想起就噁心反胃

2020-04-28     都市民生匯

近日,入住成都某連鎖酒店的一名顧客張先生,在喝了酒店房間裡的一瓶飲料後,因為感覺不對勁,遂對其成分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出來以後,張先生頓時感覺反胃,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瓶"飲料"的成分又到底是什麼呢?

酒店不明液體被飲用

據媒體4月28日報道,近日,陝西的張先生投訴稱,他於4月15日入住成都某連鎖酒店,期間發生了一件令他十分噁心的事情。入駐第二天,因為感到口渴,他隨手拿起房間裡的一瓶黃色的"飲料",喝了起來,入口後才感覺味道不對。經事後經檢測,發現這瓶"飲料"含有尿素和大腸菌群,通俗點說就是屎和尿的混合體。

張先生說,現在每每回想起這件事就覺得噁心反胃。對此,衛生防疫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病菌的潛伏期一般都很長。現在即使是做身體檢查,也查不出什麼。對此,張先生更是感覺後怕,擔心自己喝下的那一口,日後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此外,張先生表示,酒店工作人員到現場後,一開始態度還非常蠻橫,說不可能是他們房間裡的,後來看完監控,證明不是張先生自己帶進去的,態度才有所好轉。

對此,涉事酒店一位負責人表示,不清楚不明液體的來源,但肯定不是他們放的。並且,他還強調,酒店有雙重檢查機制,但兩次檢查均未發現這瓶蹊蹺的"飲料"。目前,雙方溝通事項未達成一致,事件也還在調查中。張先生表示,如果酒店遲遲不給個說法,將會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

飲料入口前一定要注意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居然還會有這種狗血的事,不要說當事人感覺噁心反胃,看了這個新聞後,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同感。把這個"飲料"放在飲料櫃里的人,真是太可惡了,實在令人憤怒。

由此,筆者也想起了之前看到過的一則新聞。某地一位王女士,帶讀大一的孩子到餐館吃飯。當時孩子因為口渴,就跟服務員要了一瓶礦泉水。沒想到的是,孩子喝了一口服務員拿過來的礦泉水後,猛地就衝到了包間外的走廊上去,滿臉通紅,流著眼淚在地上打滾,表情很是痛苦。

這可把這王女士嚇壞了,於是她拿起剩下的礦泉水聞了一下,發現有股刺鼻的消毒水味。後來,經醫院檢查發現,孩子的口腔與咽喉都已經被灼傷。後來經過調查才知道,原來是餐館裡的一位清潔工,把漂白藥水裝在了礦泉水瓶里,被其他同事當成礦泉水,放到了飲料櫃里。

說到這裡,筆者提醒大家,以後在飲用飲料之前,一定要先看一看、聞一聞,千萬不要打開就直接飲用。看一看,就是看:出產廠家、生產日期,瓶蓋是否被開起過,飲料顏色是否和之前一樣,有無沉澱物等。聞一聞:打開以後聞一聞有沒有異味。一定要在確認無誤後,再進行飲用。

酒店酒水管理需加強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酒店方面一直強調不明液體,不是他們放在房間裡的。但是,不管怎麼說,這瓶"飲料"出現在酒店的房間裡是事實,客房經理和客房服務員都有責任。在筆者看來,這件事說起來蹊蹺,其實也不蹊蹺,如果工作人員細緻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另外,涉事酒店負責人一再表示,酒店有雙重檢查的機制。但是,這種機制是否真正落實到了工作中,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那麼,事情既然已經發生,酒店就應該對員工工作和客房酒水管理上,多做一些反思和改進。另外,推脫和逃避責任,是無利於事情解決的。

其實,很多酒店客房的酒水,都存在管理不善的情況。我們都知道,客房內放置酒水及飲料的價格一般高於市場價格。這雖然方便了客人,但在實際運作中,存在著不小的食品安全隱患。有些賓客,飲用完酒店配備的質量合格的食品飲料後,為節約費用,會從市場上買回同品牌的飲料後再放回去。那麼,這些酒水的衛生質量和安全性,都是一個很大的盲區。

鑒於此,筆者建議,酒店在每一層客房的通道內,都可以擺放自動售賣機。有需要的客人,可以通過自動售賣機按需購買,確保其安全性。同時,也可以考慮把酒店客房內的酒水飲料,貼上酒店特有的標誌,以防調換。

食品安全非常重要,直接關係到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筆者再次提醒大家,食品食用前一定要做到:看一看、聞一聞。同時,也希望酒店的相關負責人,能夠對食品安全嚴格把關,對員工嚴格要求,把相關的工作制度,能真正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I5_jwXEBfGB4SiUwG_n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