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十天後母親敲響了家門,家人開門一瞬喜極而泣

2019-12-05     株洲晚報融媒體

11月30日下午,在外流浪了10天的周女士終於出現在家人的眼前。從11月20日早上到30日這10天裡,57歲患有抑鬱症的周女士是怎麼過的?昨天,周女士大致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母親敲門,家人開門後哭了

11月30日下午4點多,有人急促地敲響倪先生家的門。自從母親走失後,每次有人敲門,他總會下意識認為是母親回家了。這一次,他的願望成真了。

圖片來源網絡

倪先生說,打開們看到母親站在門外那一瞬間,自己眼眶濕了。母親渾身上下髒兮兮,蓬頭垢面,和街頭的流浪者沒有兩樣。回到家中的母親絲毫沒顧及身上髒,直奔餐桌,嘴裡不停地說「餓死了」 。子女們還沒有來得及安撫,她很快就將餐桌上中餐剩下的飯菜吃光了。吃完後還在不停地念叨「肚子餓」 。見狀,周女士在家人照顧下洗了一個熱水澡,其他人則趕緊淘米煮飯炒菜,準備好飯菜。

十幾分鐘後,周女士一身整潔地走出浴室,與家人一起吃了頓熱乎乎的「團圓飯」。周女士說,這是她這10天來吃的第一頓米飯。

10天流浪生活是怎麼過的?

得知周女士失蹤10天終於回到家後,親朋好友和附近的鄰居都趕了過來,一是看望周女士,二是祝賀平安歸家。

記者了解到,當天下午,周女士是搭乘一輛計程車,從蘆淞區慶雲山莊小區回到雲龍家中的。到達目的地後,倪先生支付了45元車費。從11月20日早上5點多離家出走,到11月30日下午返回家中,周女士是怎麼度過這10天的?

圖片來源網絡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心裡難受,胡思亂想,要不停地走,漫無目的地走。」周女士說,11月20日早上5點30分左右,她在家人熟睡的時候,獨自出去了,身上只有70塊錢。她沒有坐車子,就是不停地走,從雲龍走到了白關,又走回了慶雲山莊附近。最開始幾天,她就買包子饅頭充飢,過了五六天,70元錢用完了,只能強忍飢餓。後來到垃圾桶里翻找東西。晚上就躲在公交站點後面休息,後來天氣冷了,就躲在廢棄屋裡過夜。這期間,渾身上下都已髒亂不堪,還摔了幾跤,腿腳行動也不方便。

到了第10天,周女士突然清醒,知道自己家的住址,於是攔了一輛計程車順利回到家中。

進展:家人正陪伴她就醫

目前,周女士已在家人陪伴下到市三醫院進行治療。

醫生稱,周女士身體機能方面沒有問題,主要是心理上的疾病。與很多抑鬱症患者相比,她只是間歇性抑鬱症,平常可能沒事,但如果不遇到某種誘因,便會馬上進入抑鬱狀態。

醫生建議,周女士的家人除了督促她配合醫生治療外,首先要多與病人交流,多談心,接納和尊重病人,並為病人提供適當的情感宣洩途徑,減輕治療過程中病人所承受的壓力,以防病情加重。二是記錄生活中令患者愉快的事情,讓病人改善情緒。另外,為病人解決遇到的難題,以免引起病人的情緒波動,導致病情加重,使前期治療前功盡棄。

相關新聞

76歲高奶奶迷路

幸得兩位中學生幫助

「感謝兩個小朋友送我回家,不然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昨日,株洲市民高奶奶致電晚報,想對兩個熱心幫助她的中學生表示感謝。

高奶奶今年76歲,家住田心雲杉小區。11月29日,她受邀前往石峰公園附近參加活動,活動結束時已是晚上9點多,附近已經沒有公交車可坐回家了。於是,她沿著先鋒路一直往前走,還好在石峰區政府附近遇到兩個十多歲的男孩。

圖片來源網絡

「他們很有禮貌,跑過來問我是不是需要幫助。」高奶奶介紹,兩個孩子得知她迷路後,主動叫來「滴滴打車」。由於高奶奶只知道自己住田心,說不出小區名字,孩子又撥打高奶奶家人的電話,問到了地址,還將自己的姓名和聯繫方式留給司機。老人這才順利回家。

昨日,記者將情況反饋給石峰區教育局,工作人員通過查詢得知,兩名孩子分別是楓葉中學初一、初二的學生李三滔和李欣泰,兩人當晚上完補習班一起回家,路上遇到了高奶奶。老師反映,兩個孩子平時表現很好,都是陽光開朗、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來源 | 株洲晚報

記者 | 何春林 李卉

編輯 | 譚俊傑(見習)

審核 | 匡志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I0is1G4BMH2_cNUgAWv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