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進入小學,會普遍不適應,開學前家長一定要做好這幾點準備

2019-08-16     浙江半間教室

距離開學季只有不到兩周的時間,又有一批孩子即將進入小學。面對即將到來的新生活,孩子可能緊張又興奮。

一年級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小學和幼兒園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完全不同,在幼兒園,老師教的都是零碎的知識,目的是幫孩子啟蒙。而進入小學,孩子開始正式系統化地學習通識教育。

這其中會有諸多不適,很多家長反映,孩子進入小學後一直調整不過來,停留在幼兒園階段的狀態,不知該如何是好。

孩子不適應小學生活其實是普遍存在的情況,那麼在開學前,家長該做好哪些準備,讓孩子更多地過渡到小學階段呢?

一、給孩子灌輸安全意識

和學習成績相比,安全問題顯然處於首要位置,孩子只有在一個安全的環境,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投入學習。

孩子進入小學後,脫離了父母的懷抱,有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識需要家長提前告訴他。

比如,在學校里,上下樓梯一定要靠右側,最好抓住扶手,不要在樓梯上打打鬧鬧。

出了校門,如果沒有家長接送的話,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們經常看到馬路邊有小孩嬉笑追趕,這樣做是很危險的。過馬路時,最好和幾個小夥伴一起,但也不要互相拖拽。

另外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食品安全。我們都知道,學校門口通常有很多食品店和小吃攤,這些五花八門的零食很容易吸引小學生們的眼球,忍不住要買來吃。

可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三無產品」,是沒有經過國家衛生質檢的,孩子吃了輕則拉肚子,重則食物中毒。

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切記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為了避免孩子嘴饞,家長可以事先在正規超市或食品店購買一些小零食,讓孩子帶到學校吃。

二、「有一技之長」更容易讓孩子建立社交

進入小學後,社交對孩子來說是一門必修功課。父母平時就要多給孩子創造一些社交機會,比如,帶孩子多接觸一些小朋友,邀請其他小朋友來家裡玩,讓他學習與人溝通、相處的技巧。

孩子在一起玩耍的過程中,肯定不可避免要發生一些矛盾,比如和其他小夥伴搶玩具,發生爭執等,該如何去處理,這些都是父母應該提前告訴孩子的。

通常來說,有一技之長的孩子更容易建立社交關係,比如,孩子繪畫很出色,想學習繪畫的小夥伴肯定會主動和他一起玩,相同的興趣愛好更容易讓孩子玩到一起。同時,擁有出色的技能,會讓孩子在社交中更自信。

因此,周末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給孩子選擇一到兩個,他感興趣的才藝班,培養孩子才藝的同時,也可以豐富他的社交。

三、讓孩子 「為自己而學」

很多孩子在低年級時,習慣性聽從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安排,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不少父母也喜歡對孩子學習的問題過度關注甚至插手。這些做法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學習是為了父母,為了老師。

必須要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為了自己。只有為自己而學,孩子才會全身心投入學習,發現學習的樂趣。

從進入一年級開始,家長就應該有意識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天放學回來,要先完成作業後才能去玩,有些孩子做作業容易分心,一會兒上個廁所,一會兒喝口水。

家長應該給孩子規定一個時間段,必須在這個時間段把作業完成,不要讓他一開始就有拖延的習慣,否則越到高年級越難以糾正。

你的孩子正處於幼升小的階段嗎?你為他做了哪些準備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Gv1oWwBvvf6VcSZPnm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