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的童年裡,
都吃過奶甜奶甜的大白兔。
剝開那層藍白相間的糖紙,
豐腴的乳白色奶糖便蹦了出來,
裹著薄如蟬翼的糯米紙,
散發著輕薄的奶香,
挑逗著孩時你我的脆弱防線。
有人喜歡小口小口地啃,
也有人愛一口滿足地嚼,
用不同方式去享受這份甜而不膩。
當然,這隻大白兔偶爾也會「調皮」一下,
吃得太急,你可能會被嗆到捶胸頓足;
如果那時剛好在換牙,
它可能還會給你一個神助攻,
結束了某顆牙的搖搖欲墜。
這顆來自上海的糖果,
時光回溯到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上海,
我們的爺爺奶奶還是小朋友,
吃糖,也還是一件奢侈的事。
櫥窗中從英國舶來的洋奶糖,
一小包就要半塊大洋,
占了普通工人月薪的十分之一,
讓每位家長都望而怯步。
有賣英國奶糖售的地方不多,當時南京路上的永安公司是一家。
那時上海的一家私營糖果廠,
ABC(愛皮西)廠長馮伯鏞,
從風靡一時的英國鳥結糖獲得靈感,
請人調配出第一款中國的奶糖。
不過,這款國產奶糖,血統卻非常的西化,
用的地球牌葡萄糖,還有克寧奶粉,
都是妥妥的美國貨。
來自美國的糖和奶粉。
當時的上海是國際化的大都市,
來自美國的動畫片大受歡迎。
馮伯鏞靈機一動,
將孩子們最喜歡的米老鼠印在了糖紙上,
美其名曰「ABC米老鼠糖」,
中西合璧,很有海派作風。
馮伯鏞廠長,就是左邊這一位。
ABC米老鼠糖的糖紙。
不過,隨著中美關係的冷戰,
米老鼠糖的原料都被攔在了大洋彼岸,
這顆小小的糖果,
也捲入了國有化的浪潮,開始變身!
沒有原料,那就自己配。
工廠師傅用奶粉、煉乳和白砂糖,
混搭調配,讓奶糖的味道,
儘可能的和ABC相仿;
上海美術學院的版畫設計師,
設計出紅白藍主調的糖紙,
並用一隻很寫實的大白兔,
換下了米老鼠。
如今大白兔老糖紙賣的比糖還貴,絕版的老糖紙一張能賣幾十元。
如今的糖紙上有四條紅線,它們不都是實線,最裡面的由漢字組成,也是大白兔的防偽標誌。
煥然一新的大白兔,
一出道,就憑藉槓槓的硬實力,
紅遍上海灘。
大白兔的甜,深得上海人民的喜愛。
它不是白砂糖那種廉價直白的甜,
也不像麥芽糖沒頭沒腦的酣甜,
而是從奶香中滋長出來的、溫柔的甜。
它甜得精緻,甚至有點高級,
在那個大多人生活都有點拮据的年代,
給人們的日常,
帶來一個個微小而美好的點綴。
大白兔的口感,也曾是它的謎之驕傲。
這塊圓柱形的糖果,
看似堅硬,實則綿軟,
有人覺得它是硬糖,
也有人把它歸為軟糖。
後來終於有人搬出了領導的話,
生產大白兔奶糖有兩個硬指標:
軟,不粘牙,以及入口即化。
所以,大白兔100%屬於軟糖。
不過,大白兔橫掃糖果圈的殺手鐧,
是它的「有營養」。
「七顆大白兔可以泡一杯牛奶」的傳說,
讓大白兔成了給孩子補充營養的良心糖。
那個時候,沒有醫生證明買不上奶粉的家長,
就會去排隊買大白兔給孩子吃。
在手握買糖資金鍊的家長眼裡,
糖果幾乎被分為大白兔和其它。
而對小朋友來說,
對大白兔的記憶除了甜,
還有它那層半透明的糯米紙,
它帶著奶香,還有點粘手,
似乎永遠都沒法完整的撕下來。
它是吃大白兔的儀式之一,
更是大快朵頤前的序曲。
這片單薄的「內衣」,
擋住了江南梅雨天的濕氣,
抵住了三伏天裡的高溫,
還幫不夠密封的糖紙,一起攔截了細菌,
讓大白兔奶糖得以安然無恙的,
被吃進我們的肚子裡。
此前在洛杉磯爆紅的大白兔奶糖冰淇淋,店家貼心地把糯米紙去掉,卻遭來死忠粉的吐槽:糯米紙才是最好吃的部分。
成為一代爆款,
闖出了上海灘,走向了全中國。
有了大白兔的上海人民,
雖然吃奶糖不再算得上奢侈,
但在計劃經濟時代,
也是需要克制的事情。
剛開始,工廠每天只能生產800公斤,
而且都是我們的奶奶們,
一粒一粒手工包的。
最厲害的一位奶奶一分鐘可以包38粒,
成了上海市勞模。
限量生產的大白兔,
被分配到限定的食品店,
人們可以憑藉糧票購買。
大多時候,大白兔還混著什錦糖里一起賣,
而眼尖的小朋友,總能迅速地從一袋糖果里,
把兩三顆大白兔揪出來,
再把它們率先吃掉。
大白兔,還見證了許多人的幸福時刻。
對那時的新人來說,
送人的喜糖,是一定要放大白兔的。
在沒有抖音微信的時代,
它就是最帶貨的網紅,
只要在店外立一塊招牌,
說明喜糖配有大白兔,
一定會獲得街坊鄰里的青睞。
一到過年過節,
大白兔也是遠門親戚委託滬淘的特產,
出了上海,也人見人愛。
到了建國初期,
這隻小巧的大白兔,還成了外交兔。
尼克森總統訪華之前,
派來黑格准將做先遣團。
可是,那麼多年的隔閡,
讓中美人員的見面非常的尷尬。
細心的外交人發現,
在代表團一行人下榻的賓館裡,
準備的大白兔奶糖竟所剩無幾。
於是,大白兔廠的工人們連夜趕工,
在第二天把500斤大白兔,
送到了先遣團手中,
無聲地融化了兩國人民間的堅冰。
這隻白白胖胖的兔子,
70多年來,依然披著那一身紅白藍,
在日新月異的糖果圈中,浮浮沉沉。
三聚氰胺事件後大白兔消沉了一陣。近年來它又忙活了起來,大白兔潤唇膏、香水、奶茶……到處都有它cosplay的身影。
有人說,大白兔的口感不再柔軟,
也有人說它的跨界眼花繚亂。
但不論這隻大白兔,還是不是從前的那一隻,
某個忽然念起過往的時刻,
你也依然會買來一包,剝上一顆,
在細嚼慢咽里,回味那個熟悉的味道。
現在的大白兔擁有經典、酸奶、紅豆、清涼、巧克力和玉米6種口味。
到底是大白兔變了,還是我們變了,
或許已經不太重要。
這顆國民奶糖用自己的精明和堅持,
參考文獻、部分圖片來源
《大白兔:我不當網紅,我就是紅》,福桃九分飽
《上海的甜蜜往事》,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