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寶寶養成記:新生兒母乳喂養心得,別說你還不知道

2019-07-15     瑪麗育兒專家

嬰兒喂養問題是媽媽首要關心的任務,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吃好喝好。尤其是在寶寶出生後的前幾周里,甚至前幾個月里,寶寶的喂養問題有可能會成為新手媽媽所面臨的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挑戰。

如果你是母乳喂養,那麼你有可能擔心自己的母乳是否充足。在早期喂養的時候,寶寶吃奶的次數非常頻繁,而且每次吃奶的時間都特別長,這不免讓很多新手媽媽懷疑自己的母乳是否不夠寶寶吃。如果寶寶攝入了足夠的母乳,那他為什麼總是一副飢腸轆轆的樣子?

其實,不止你一個人有這樣的擔心,很多母乳喂養的媽媽都覺得自己把孩子餓壞了。母乳喂養不像喂奶粉,可以知道寶寶吃了多少。而且一般而言,吃母乳的孩子比吃奶粉的孩子體重增長更慢一些,平均體重更輕一點。每次在婦幼保健所給寶寶稱體重,母乳喂養寶寶的生長曲線圖似乎總不如其他的寶寶增長得快,這無疑讓新手媽媽感到更加焦慮。

普遍的觀點是,所有的媽媽都能分泌充足的母乳,滿足自己孩子的需求(但從某些個案來看,有很多媽媽都堅信自己的母乳不夠寶寶吃)。據說,為了保證母乳分泌充足,關鍵在於,乳母在最開始的那幾個月應按需哺乳,喝奶的次數和時間都沒有限制。只要寶寶想喝奶,就給他喂奶;無論他想吃多久,都可以。因此,在母乳的供求關係還沒有穩定之前,媽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給寶寶喂奶,這不僅對媽媽的體力是一種挑戰,而且對媽媽的心理也是一種考驗。如果媽媽擔心母乳不夠,那麼請抓住一切機會給寶寶喂奶,或把奶擠出來。有時這可能意味著,如果寶寶睡的時間太久,比如超過了3~4個小時,那麼你需要把他叫醒喝奶。但也有人說,不要叫醒還在睡夢中的寶寶。另外一個喂奶的方法是,乳母不穿衣服和寶寶一起睡覺,最好母嬰同床一整天或兩天。同樣,你可能會發現,葫蘆巴膠囊也是一個不錯的催奶方法,據說可以促進母乳的分泌(但是,它的味道非常刺鼻,會讓媽媽的尿液和汗液都發出一種濃烈的咖喱臭味),你可以在保健食品店購買。另外,請記得重要的一點:如果你像我一樣,並不具備天賦異稟的乳房,也不要擔心,因為乳房小並不會影響母乳的分泌。任何尺寸、形狀的乳房應該都能夠滿足這個功能。

純配方奶喂養,或者適當添加配方奶作為補充,反而會減少母乳的分泌。如果你決意全母乳喂養,那麼應避免給寶寶添加配方奶。除非有專業的醫護人員對你孩子的健康深感擔憂,並強烈建議你添加配方奶。不過,萬一母乳確實分泌不足,你迫於無奈需要給寶寶添加配方奶,也不要感到灰心。你在後期還是可以通過讓寶寶勤吸、多擠奶,以及增加母子肌膚相親等各種方法,來提高母乳的產量。另外,還可以選擇混合喂養,也就是母乳和奶粉混合喂養。

我知道,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請儘量放鬆,不要過分擔心你的母乳是否充沛,是否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大多數有這方面擔心的媽媽,其實母乳量都還不錯。如果媽媽對寶寶的生長發育真的有所擔憂,那麼可以尋求專業的幫助,為寶寶稱體重。如果母乳分泌量確實不足,那麼請遵循醫療專業人士的建議,但與此同時,不要對寶寶每一次喝奶量,以及每一次寶寶體重的增長或減少,而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媽媽只要給寶寶定期喂奶,寶寶的重量也在逐步地增加,而且每天都需要更換好幾次尿不濕(一般而言,平均24小時至少更換6次以上重重的尿片;大便每隔一天至少一次),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母乳喂養的媽媽應該吃什麼、喝什麼,或者飲食上有哪些忌諱呢?在哺乳期內的媽媽都會有這樣的擔心,怕自己吃了對寶寶不好的東西。如果你也有類似的擔憂,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哺乳期的媽媽有哪些基本的膳食準則。

健康飲食

關於這一點,還存在很多的爭議。有些專家說,哺乳期的媽媽即使沒有保持健康的飲食,身體仍舊會分泌乳汁。但另外還有一些專家說,哺乳期的新媽媽需合理安排膳食,以提高乳汁的質量,儘快恢復身體。一般而言,哺乳的媽媽每天應「多攝入額外的400卡路里」。不過,多數的媽媽都常常覺得飢腸轆轆,主動進食以補充身體所需要的能量(但也有一些例外)。無論是何種情況,合理地安排飲食,保證均衡的營養素供給,為哺乳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精力,這樣做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充足飲水

哺乳期內的媽媽經常覺得很渴,因為身體內的水分優先被用於分泌乳汁。

水、牛奶和果汁都是最健康的選擇。

魚類

根據專家的建議,媽媽應控制脂肪含量高的魚類的攝入量,比如三文魚、鱒魚和新鮮的金槍魚,一周最多吃幾次,因為這些魚類可能含有污染的物質。最好避免吃鯊魚、青槍魚、旗魚等魚類,因為它們的含汞量太高。

導致寶寶腸絞痛的食物

有些食物據說是導致寶寶腸絞痛的罪魁禍首,比如:大白菜、西藍花、洋蔥等氣味強烈的蔬菜;含有咖啡因、小麥等成分的食物;柑橘類的水果;奶製品;任何辛辣的食物等等。如果寶寶出現腸絞痛的症狀,請依次停止食用這些食品,試試看是否有用。但是,你在和醫生確診之前,請不要妄自斷掉某一大類食物的攝入。

堅果

過去,大家一般認為在哺乳期,媽媽應避免食用花生或其他各種堅果,以免寶寶出現過敏反應——特別是如果媽媽有家族過敏史的話。但最新的科學發現改變了醫生的這種觀點。現在官方的說法是,哺乳期的媽媽,無論家庭是否有過敏史,都可以食用各種堅果。

咖啡因

雖然並沒有證據顯示,哺乳期的媽媽攝入大量的咖啡因,一定會給寶寶帶來問題,但有些媽媽注意到,咖啡因和嬰兒出現腸絞痛以及煩躁不安確實存在著密切的聯繫。還有一些媽媽說,當她們避免食用茶、咖啡和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食物時,寶寶的睡眠變得更好。

​酒精

這個話題雖然令人厭煩,但卻是一個千真萬確的事實:酒精會通過媽媽的身體進入母乳。雖然有人可能覺得這個建議很吸引人:這正好可以改善寶寶的睡眠呀。但事實恰好相反,這反而會讓寶寶更加煩躁不安。在哺乳期內,媽媽應嚴格控制酒精的攝入。而且,飲酒還可能會讓你的奶水散發一股奇怪的味道。當然,媽媽們偶爾還是可以享受飲酒的嗜好,這有助於媽媽放鬆心情,可以促進母乳的產量,尤其是如果時機掌握好的話,每次喝酒後將奶擠掉,這樣,在下次喂奶之前,你還有幾個小時的時間,讓酒精從體內完全代謝出去(一單位的酒精需要一個小時代謝。一旦你的身體將酒精排泄出去,那麼乳汁里就不再含有酒精)。如果你掌握了擠奶的技巧,並且你出門後,家裡還有另一個可信任的成年人幫你照看寶寶的話,那麼偶爾你想喝酒,還是可以去酒吧放鬆一下。但是,你需要提前做好準備,比如在冰箱裡儲存好幾頓奶,或者如有必要,「把奶擠掉後再倒掉」。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媽媽出去放鬆心情以後,可能會覺得帶小孩更加得心應手。

最後,願天下所有的寶寶都能夠健康平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t6B_GsBmyVoG_1ZPO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