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Kitty都46歲了,頭一回她的動畫片,差點被彈幕笑死...

2020-08-02   Pinterest優選

原標題:Hello Kitty都46歲了,頭一回她的動畫片,差點被彈幕笑死...

本文由最有愛的公眾號 Pinterest 原創出品

最近,Hello Kitty上熱搜上得有些頻繁。

先是「Hello Kitty之父」,94歲的三麗鷗公司創始人辻信太郎宣布卸任...

再來是日本官宣,Hello Kitty將成為「日本著作權宣傳大使」,目的是為了打擊盜版。

說起Hello Kitty,大家都很熟悉,一時間許多人又開始追憶起了自己的童年...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Hello Kitty是貓,是值錢的卡通IP,是兒時文具界的卡通霸主之一...

但即便你童年是她的忠實粉絲,你可能也未必知道,Hello Kitty不僅是一個形象,她還出過同名系列的動畫片...

片名就叫《Hello Kitty》,豆瓣分數8.8,也算得上是高分動畫片了。

1999年開播時,第一季首播一共18集,改編了許多日本和國外的經典童話故事。

還經常有三麗鷗公司的熱門IP混入..像是美樂蒂、雙子星、大眼蛙、半魚人等等..

也是帶著三分好奇七分探索,小IN我鬼使神差地點開了b站,結果發現...

滿屏都是來追憶童年的大小孩們。

年代久遠,原諒畫質吧

沒錯,Hello Kitty並不是一隻貓,雖然長久以來被誤會,但官方也曾解釋過:

Kitty是個三年級的小女孩,天蠍座,有一個雙胞胎妹妹Mimmy。

她們和爸爸媽媽一同生活在倫敦,而且她們的人物設定......是英國人

然而動畫還是那個動畫,看的人早已不再年輕,看動畫的心態也不再單純。

時隔多年,看回《Hello Kitty》,差點讓小IN笑死在彈幕里...

可不是嘛,動畫片里人家不僅有嘴巴,還會漱口呢..

小IN小的時候,印象最深的是《灰姑娘》

跟迪士尼沾邊的公主都自帶吸引動物的體質,就算是Kitty扮演的也不例外..

但是這三隻小東西,確實成功吸引了小IN的注意力。

當貓頭鷹女巫拿著仙女棒在揮來揮去時,彈幕又悠悠地來了一句:

這是逗貓棒吧?

看來無論官方如何解釋Kitty是人,怕是都改變不了我們根深蒂固的印象了。

小時候這麼看明明就覺得很美,長大了卻越看越覺得...

Kitty的腦袋比王子大太多了,而且還沒有上半身..

彈幕:王子提著水壺跳舞..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不說不覺得,一說還真就像個壺。

午夜的鐘聲敲響,灰姑娘Kitty急忙逃跑:

溜了溜了,回城補血

「南瓜馬車的午夜,

穿上水晶的玻璃鞋,

就像是一場夢,

醒了很久還是很感動...」

王子下令憑鞋找人的戲碼,其實小IN兒時質疑過,怎麼會全城都找不到一雙同樣大小的腳...

還有明明可以看臉認人,為啥一定要憑鞋...

就是怎麼也沒想到,大小是一回事,這麼試萬一感染腳氣怎麼辦?

還有改編自日本古典文學的《輝夜姬物語》,俗稱竹子公主。

講的是一對沒有孩子的老人,在竹子裡意外發現一個女嬰並將她撫養成人的故事。

而就在老爺爺砍竹子的那一瞬間,彈幕突然跳了頻道...

「小當家秘制料理——竹筒飯」。

最後公主長大被發現是來自月球的公主,飛回了天上..

網友:哈哈哈哈天貓。

總之,不把彈幕關掉,怕是很難好好重溫童年了。

更多的彈幕,像是長得很像董子健Kitty的朋友...

被說長得像毛不易的Kitty的爸爸..確實挺像。

被吐槽身高和鍋鏟一樣長..

前一秒還沉浸在劇情里...

後一秒就被彈幕笑岔氣..

原本這是一個因為被生錯了窩,沒有學會飛的小鳥,被幫助後重拾勇氣的故事..

卻被一份來自21世紀的調侃打破了溫馨寧靜的畫面。

感覺童年都要被毀了...

網友:你...你這是在豎中指?

但不管怎麼說,更讓人詫異的是,Hello Kitty自誕生起便風靡世界46年,至今創造了近800億美元的收入,當之無愧成了世界上最值錢的貓。

而很多人卻不知道自己粉的IP居然有動畫片這件事。

更不知道這隻很像Hello Kitty的小白貓,不是什麼其他周邊,而是Kitty和Mimmy養的寵物..

出現在《Hello Kitty》動畫片第二季之後,名叫Charmmy Kitty...

大家都是貓,這又是為什麼?真是讓人摸不到腦袋。

雖然Hello Kitty至今很火,但三麗鷗公司表示,在很早之前,經營狀況就已經開始每況愈下。

還有各種花邊新聞,像是被指控卡通形象的抄襲事件,至今依然爭議不斷..

三麗鷗旗下的人氣卡通Hello Kitty和朋友Cathy,被指分別抄襲了比利時的Musti和荷蘭的Miffy

現在「Hello Kitty之父」也要走了,不知Hello Kitty之後的命運又會何去何從?

但作為一個陪伴了許多人童年的經典IP,還是希望她能越來越好吧。

圖片來源:網絡

撰文、編輯 / 張嘻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