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期吃奶總咬痛媽媽?不打不罵,學會這幾招還你天使寶寶

2019-10-10     北辰寶寶的小課堂

套用《阿甘正傳》里的一句話:"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北辰媽在這裡想說,在寶寶長牙期喂奶也是充滿驚喜的一件事,你永遠不知道寶寶在下一口是否會用他的小牙齒來咬你!

啊!多麼膽戰心驚的領悟——原來乖巧安靜躺在懷裡吃著奶的寶寶,化身成為真正的"磨人小妖精"!

小北辰現在十個多月了,已經擁有4顆乳牙:兩顆偌大的上門牙以及兩顆小巧的下門牙,猶如一隻人畜無害的小白兔,可只有北辰媽知道,在給處於牙齒萌出活躍期的小北辰喂奶時的痛苦——突如其來的"磨牙咬咬樂"是真的把北辰媽收拾得明明白白:乳頭皴裂,甚至出血……

每次被咬,北辰媽都想乾脆斷奶算了,但轉念想起各種權威發布的建議母乳喂養時間,比如: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母乳喂養持續最少2年;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母乳喂養持續至少1年,北辰媽就想再忍忍吧,幸好,經過北辰媽一系列的"亡羊補牢"的措施,小北辰在四顆大門牙完全萌出後,北辰媽被咬的次數幾乎為零了

所以,北辰媽今天就來說說寶寶長牙期,媽媽該如何哺乳的問題。

一、正確的銜乳姿勢很重要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一個正確銜乳、積極吃奶的小寶寶是不會咬人的。無論什麼階段,良好的哺乳姿勢和含乳技巧能有效避免被寶寶啃咬乳頭。因為當寶寶正確地含乳時,他們嘴巴張得大大的上下嘴唇都呈現外翻的狀態,牙齦在乳暈的後方施力,而這時寶寶的下牙被舌頭覆蓋,所以完全接觸不到媽媽的乳暈,更遑論咬到媽媽的乳頭。

但是,如果寶寶只含住了乳頭,他們的牙齦著力點便在乳頭上,也就順其自然地咬住了乳頭,使媽媽感到疼痛.。

下一次,當寶寶吃奶時突然襲擊,咬了媽媽一下,媽媽們首先要做的是檢查自己的哺乳姿勢和寶寶含乳的位置是否有誤,隨後及時作出調整。

二、 媽媽被咬時的強烈反應可能起反效果

寶寶在出牙期牙齦又癢又疼,見到什麼都恨不得咬上一口,以緩解牙齦的不適,所以在吃奶時,聰明的寶寶們有時就會調整自己的姿勢,或改變含乳方式,來避免碰到牙齦上的痛點。這就導致媽媽的乳頭出現了短暫的疼痛。

在這時,如果這股始料未及的疼痛讓媽媽們忍受不住,慘叫了一聲"哎喲",那麼懷裡的小傢伙也許會有兩種反應——嚇呆了甚至嚇哭了,或者覺得媽

媽的叫聲好玩有趣,甚至認為媽媽是在和自己玩遊戲,於是便會咯咯笑地再多咬上幾口。

有的媽媽會選擇馬上拔出乳頭,聲音隨即提高八調,兇巴巴地把寶寶批評一頓:"再咬不准吃了!"可懵懂的小寶寶並不能聽不出話里準確的意思,他們只能從媽媽惡狠狠的語氣中判斷出媽媽在凶自己,卻不明白媽媽到底因為什麼而拒絕自己。更甚者,有脾氣的寶寶還會對媽媽生氣,在接下來的幾天"罷奶"。三、 寶寶出牙期,媽媽要做好喂奶前中後的準備

讓本該祥和安樂的母乳親喂變成出牙期寶寶的磨牙盛宴,被咬後還不能大聲指責寶寶,媽媽們真是太難了!別急,不妨試試在喂奶前中後做出以下的準備吧:

1. 喂奶之前

給寶寶提供一塊涼的、濕的毛巾或者冷藏過的磨牙玩具來啃咬。冰冰涼涼的感覺能很好地緩解寶寶出牙期牙齦的腫脹。

如果寶寶已經開始吃固體食物,那麼也可以給他一個凍過的麵包圈來啃咬(或其他硬、冷的食物)。當然媽媽在給寶寶任何食物時,都要密切關注,避免發生嗆食而窒息。一旦發現寶寶手中的食物開始變得潮濕或出現碎裂時,就可以把食物拿開。

輕輕用乾淨的手指或者浸濕的手帕來回按摩寶寶的牙齦。

小北辰樂此不疲地啃著牙膠,洗乾淨的手機保護套也是他的磨牙工具

2. 喂奶時

試試不同的哺乳姿勢,除了傳統的搖籃式抱姿,側躺也是個省力的好選擇。不管何種姿勢,都要確保寶寶吃奶時能得到穩妥的支撐,因為有的寶寶可能會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被抱穩,下墜感會使寶寶本能地拉扯媽媽的乳頭。

確認寶寶已經正確銜乳。比如寶寶的嘴巴是否長得足夠大,能包住約3厘米的乳暈;寶寶的嘴唇有沒有往外翻;當寶寶吸奶時,他的下巴應該在動;要能聽到寶寶吞咽的聲音等。如果姿勢不對,用指頭輕輕按住寶寶的下巴,讓他停下來,重新再試。

感覺到被咬後,平靜地將手指頭塞進寶寶的嘴角,撤掉乳頭,堅定地對寶寶說:"不可以咬媽媽,媽媽會痛的!"千萬要冷靜,杜絕過於激動的反應與行為。(一個女同事告訴了北辰媽一件神器的事,她對3歲前的事情基本上沒印象,但唯獨記得她媽媽在她出牙期阻止她咬乳頭時說的話:"么兒,莫要咬媽媽,好好吃奶!")

因為在寶寶對你的乳頭用力之前,他得把舌頭移開以免咬傷自己。所以敏感的媽媽能及時感知寶寶將舌頭挪開,並在寶寶用牙齒咬之前,將手指塞進寶寶的嘴。

被咬後的另外一個的拒絕方法是:將寶寶的頭輕輕扣向乳房,堵住寶寶的鼻子,如此一來寶寶會本能地鬆開嘴,用嘴巴尋求呼吸。行為重複訓練幾次後,寶寶會獲得一個基礎認知:吃奶時咬媽媽會讓自己不舒服,進而咬媽媽的行為便會消退了。北辰媽覺得這個方法有點極端,因此並沒有嘗試過。

溫馨提示:如果寶寶沒有鬆開嘴的話,媽媽要立馬停止動作,以保證寶寶的呼吸順暢。

關於乳頭保護罩,北辰媽有話說:

乳頭保護罩是一種富有彈性的塑膠或矽膠護乳罩,目前在醫院也很普遍,主要作用是幫助剛開始喂奶的媽媽們保護自己敏感的乳頭,減緩疼痛。

北辰媽想方設法地為了防止小北辰亂咬,所以當初買的那對輕薄小的矽膠保護罩的價錢都可以買一個小奶瓶了,然而只用了一次,就被北辰媽永遠放進儲物櫃了。因為戴上保護罩後,小北辰也許是產生了在吃奶瓶的錯覺,所以吃奶時咬得更凶了,讓北辰媽疼痛不已,最後只能放棄使用它了。

當然,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如果有媽媽剛好選擇到一款合適的乳頭保護罩,而且寶寶對乳頭保護罩也沒有過於抗拒的激烈反應,那麼乳頭保護罩無疑是一款在寶寶出牙期間,保護媽媽們的神器。

3. 喂奶之後

用涼水沖洗乳頭,寶寶在出牙期增加的唾液會使乳頭不適。

塗一些專為母乳媽媽研製的100%羊毛脂膏也會有幫助,特別是乳頭乾燥、皴裂的情況。純羊毛脂膏在下一次喂奶之前不需要清洗,可直接喂養寶寶。不得不提一句,羊毛脂膏是陪伴北辰媽在小北辰出牙期時的救星啊!

四、其他情況

1.當寶寶長牙後,一些媽媽會引入鴨嘴杯。如果寶寶喜歡咬鴨嘴,那麼有些寶寶會在吃奶時,可能就會像咬鴨嘴一樣啃咬媽媽的乳房。如果擔心這種情況發生了,媽媽們可以試著:

暫停使用鴨嘴杯。

試著使用敞口杯,給寶寶喝水時注意不要過急,避免發生嗆水

試著給普通杯子配上吸管和蓋子使用。

2. 有些寶寶會在吃飽奶後,開始娛樂性地吸吮並啃咬。這時媽媽們要注意寶寶吃完奶後的動作,當發現寶寶吞咽減緩時,便可試著停止喂養過程,防止被寶寶咬。

寫在最後,寶寶咬人的行為往往發生在寶寶牙齒萌出的活躍期,在寶寶牙齒完全萌出後,咬人的行為便大大減少了。希望每個媽媽都能在寶寶出牙時保持平和冷靜的心態,包容寶寶長牙的不適,在母乳親喂中重新發現那份母子間獨有的溫馨和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ZV70W0BMH2_cNUgRXo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