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樁刷爆朋友圈的慘案,疫情之下,他為什麼砍死自己的一雙兒女?

2020-04-11     湯小小

01

最近,河北省定州市公安局發布了一份警情通報——該市發生一起惡性刑事案件。經查,嫌疑人王力輝因家庭矛盾行兇,用利器殺死一兒一女,妻子和岳母也受傷嚴重。

事後,在群眾的積極舉報和配合下,公安部門將潛逃的王力輝逮捕歸案。

儘管兇手已被繩之以法,但是卻改變不了悲慘的結局。兩個幼小的生命,就這樣犧牲在了一個情緒失控的父親的刀下,成了永遠的冤魂。

情緒失控的人實在太可怕了,他們平時都與常人無異,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受些刺激,就會做出過於激烈的反應,甚至行事不計後果,從而摧毀自己,摧毀他人。


還有前段時間網絡爆火的一則視頻,36歲的四川渠縣人李某,因與丈夫感情出現問題,導致情緒失控,在軌道交通3號線03050列車上,咬傷一男性乘客高某的耳朵及面部,血流一地。

事後,李某被迅速控制並移交軌道交通分局,接受法律制裁。與丈夫感情出現問題的李某,無疑就是被一種負面情緒支配著。

而這被負面情緒支配的感覺,就像是在一片陰翳的天空之下,氣壓越來越低,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直到整個人完全被負面情緒吞噬掉,從而產生出極強的破壞力,才算告終。

但是,如果事發當日,李某可以從容地駕馭自己的情緒,那麼她就會是情緒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緒所駕馭的瘋子。

當然,這些都是因為自己的情緒失控,而對他人造成嚴重傷害的極端案例。而生活中,那種由於情緒失控,對自己造成不良影響的事件,才是最為常見的。


無獨有偶,就在殺害一雙兒女的兇手父親被逮捕歸案的當天,安徽省銅陵市的一位媽媽,因為管教孩子和婆婆發生了激烈衝突。

6歲的兒子調皮搗蛋,頑劣不堪,不服管教,而婆婆卻盲目的護著孫子,與這位媽媽發生激烈的爭執。最終,這位年輕的媽媽情緒失控,崩潰之下,順手拿起桌上的水果刀,向自己動手,連捅自己7刀。

俗話說得好,衝動是魔鬼!無論那個6歲的孩子在家裡,再怎麼頑劣,婆婆又是如何護犢心切,都不至於想要這位媽媽去死啊。

而她的過激行為,情緒嚴重失控,放下婆婆不說,無疑會對自己的孩子,造成嚴重的童年心理陰影。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誰,有義務去包容你的全部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發脾氣誰都會,但那絕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心理學上講的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說的也是情緒其實是解決各種問題的最大絆腳石。


02

這些都是極端的案例,還有一些看起來似乎不那麼極端的,如果控制不好情緒,破壞力也是同樣巨大的。

比如前期鬧的沸沸揚揚的,孫楊抗檢事件,央媒更是三評此事,最後總結歸納了四個字「無視規則」。而無視規則的背後,正是對孫楊衝動性格的概括。

他的性格衝動,常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早在過去的種種事件中,就有跡可循。

比如無證駕駛發生交通事故,領獎時拒穿贊助商提供的衣服,動手打教練等等。也正是因為他不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暴力抗檢,才使得自己最終得到了國際體委仲裁法院給出的懲罰結果——禁賽8年。

禁賽8年,對於1991年出生,已經滿29歲的孫楊來說,無疑預示著職業生涯的結束。


而同樣身為體育明星的姚明,也曾遇到過,諸多不友好事件,而他又是怎麼處理的呢?

剛到NBA時的姚明,經常遭受到來自其他球員的歧視和一些不公平的待遇。

就像當年鬧的沸沸揚揚的巴克利親驢事件,如果姚明在聽說巴克利立下的19分賭約後,沒有大度地回覆說:「那我每晚得18分就好了。」那麼事情一定沒不會迎來後面的反轉。

事後,巴克利本人在一期訪談節目中表示:「確實,那是我做過最傻的事,它讓我成為了笑談,我一直很後悔。我承認,我的氣度不如他。他的回覆徹底改變了我對黃種人的看法,他是如此睿智的一位球員。我對他的態度和印象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改觀,後來我們還成為了朋友,我為有他這樣的一個朋友感到驕傲!」


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孫楊身上,可想而知,那註定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台灣知名心理學家楊極東先生在其著作中說:「情緒是人類行為中最複雜的一面,也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

如果你不能很好控制情緒,就會隨時都可能像斷了線的風箏那樣,任由情緒的風,把你胡亂吹到東南西北,處於完全失控的狀態,這無疑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


03

那麼有人會問,如果生活中就是產生了壞的情緒我們要怎麼辦呢?下面就來和大家分享五個,在心理學中,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情緒的方法——

1.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首先要學會識別情緒

情緒分為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兩種,多寫一些描述情緒的詞語在筆記本上,當再次有情緒波動時,能夠做到對號入座,知道自己當下處在哪種情緒之中。

2. 確定情緒的來源

任何情緒的出現,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有它的緣由。正如佛家所言,世間萬物,皆可歸於因果循環之中。

正面情緒對自己及身邊人的影響都是正向的,所以在這裡我們不多討論。

如果是負面情緒,那麼告訴自己,先要冷靜下來,找到此刻情緒的真正原因,從而接納自己的情緒。

3. 為不同情緒的情緒來源,找到相應的「去脈」

用上述方法,我們先識別的情緒的種類,又找到情緒的根本來源,這些,都是在為幫助情緒找到相應的「去脈」而做準備。

心理學家多次解析人類情緒,其中最簡單的一句話就是,情緒不是要去控制的,而是去管理的。因此,最終把負面情緒緩解並消化掉,才是情緒管理的最終目的。

向對方表達自己此刻的感受,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果對方此刻也情緒激動,那麼讓自己保持微笑,轉身,離開。抽離環境,是避免矛盾衝突加速爆發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如果明知道對方此刻情緒激動,火冒三丈,還要強行在此刻解決問題,那麼結果無疑是兩敗俱傷。記住,用情緒去控制情緒,最終必然會導致歇斯底里。

4. 建立自己的垃圾情緒處理系統

分析自己是什麼情況下產生的負面情緒,對方是什麼情況下有情緒,怎麼解決彼此的情緒。

事實上,只要一方不繼續處在負面情緒中,另一方也會隨之從緊張的負面情緒中脫離出來。

而一般情況下,補充身體和心靈的能量,是緩解自身負面情緒的好方法。

簡單來說,就如看書、睡覺、吃東西、聽音樂。這些活動,要麼是舒緩我們的神經,要麼是轉移我們的注意力,都是很簡單,卻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5. 如果上述方式,自己實在無法完成,那麼還有最後的一招,就是接觸外力,做心理諮詢。

能夠良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才是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往往在情緒激動時做出的事情,過後會追悔莫及。

我們必須懂得,一旦被情緒控制,它就可能會成為摧毀你人生的隱形殺手。反之,能夠控制情緒,才能夠掌控人生!

願我們每個人,在負面情緒再次光顧我們的時候,能夠讓自己慢下來,更冷靜的,用正確的方法去對待它,從而不再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

作者簡介:心瑤,80後老文青,市作協會員,著有童話小說《小故事大道理》,散文、小小說等作品散見於各大報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dyoa3EBiuFnsJQVXcO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