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硫合劑,你不一定真的會用

石硫合劑以其取材方便、價格低廉、效果好、病蟲不產生抗藥性等優點,在葡萄生產中被廣泛使用。以下,筆者結合生產調查,談談果農在葡萄上使用石硫合劑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不了解藥劑功效

有些果農不知道石硫合劑能防什麼病治什麼蟲, 常用石硫合劑防治一些該藥劑防治不了或防治效果不好的病蟲害。筆者曾見過有果農噴石硫合劑防治葡萄白腐病的。石硫合劑在葡萄萌芽前使用,可殺滅越冬病菌、害蟲及蟲卵;在葡萄生長季使用,可防治葡萄白粉病、鏽病、毛氈病、紅蜘蛛、介殼蟲等病蟲害。筆者在實踐中發現, 石硫合劑防治葡萄白粉病效果很好。美國防治葡萄白粉病也用硫製劑。

二、噴藥時間不對

葡萄萌芽前一般沒有明顯的病蟲危害症狀,部分果農認為這時噴石硫合劑沒多大作用。其實,萌芽前噴石硫合劑作用非常大。因為葡萄春季出土後,氣溫上升,萬物復甦,各種越冬病菌、害蟲(卵)也一樣,都從越冬狀態進入快速生長、繁殖狀態,一些蟲卵也開始孵化,加之氣溫高、藥效好,用1 次石硫合劑即可大大降低病原菌和害蟲基數,減少生長季農藥用量,既經濟又高效,必須認真使用。

有些果農待葡萄一出土就噴石硫合劑,還有些果農在葡萄埋土前噴石硫合劑, 都是錯誤的。因為石硫合劑的藥效和溫度有關, 在4~32 ℃範圍內,溫度越高效果越好,溫度越低效果越差。一方面,葡萄剛出土和秋季埋土時氣溫不高,用石硫合劑效果不理想。

另一方面,這兩個時期病菌或害蟲生命活動不活躍, 甚至有一部分進入或還在越冬休眠狀態,耐藥力很強。筆者認為,葡萄埋土前不必噴石硫合劑,而萌芽前噴石硫合劑的適宜時間, 傳統上提倡在芽子快萌發、絨球期噴,但筆者近幾年試驗發現,在葉子剛發出後噴效果更好, 雖然剛發出的葉片會有很多被燒傷,但由於生長點被幼葉包著,不會被燒死, 新葉很快長出, 不會影響葡萄生長發育。以傷害兩片幼葉作代價換取消滅更多的病菌、害蟲和蟲卵,還是很划算的。果農朋友不妨少量實驗一試(這個方案僅供參考)。

三、噴藥濃度不當

以前多數果農使用自己或他人熬制的液體石硫合劑,現在大多使用商品晶體石硫合劑。熬制的液體石硫合劑, 一般用於葡萄萌芽前,濃度以3~5 波美度為宜。有些果農不管原液濃度,每年、每次使用的原液量都一樣,這是不對的。因為熬制的液體石硫合劑,每一鍋的濃度都不一樣,甚至差異很大,每次使用前必須用波美比重計測量好原液波美度, 根據所需濃度計算出原液量,計算公式為:所需原液量(kg)=稀釋液濃度÷原液濃度×稀釋後藥液量(kg)。

晶體石硫合劑是在液體石硫合劑基礎上經化學加工而成的固體劑型, 因其純度高、雜質少,藥效是傳統熬制石硫合劑的2 倍以上,近年已逐漸替代液體石硫合劑。市場上銷售的一般為45%的晶體石硫合劑, 包裝有400 g、750 g、1000 g 等多種。

筆者調查發現,果農使用晶體石硫合劑存在的問題很多, 最常見的問題是春季萌芽前使用濃度太小,而且不一致,用800 倍液、500 倍液、300 倍液、100 倍液的都有。原因主要是大多廠家生產該藥只是針對生長季防治果樹病蟲害的, 包裝上多數未標註果樹萌芽前的推薦濃度。那麼,在葡萄萌芽期該用多大濃度呢?一般萌芽前推薦用20~30 倍液。生長季防治葡萄白粉病、鏽病、毛氈病、蟎類、介殼蟲等病蟲害,用300~500 倍液就可以了。


四、不科學的混用

在石硫合劑中添加0.5%洗衣粉和0.4%食鹽,充分混勻後使用,可提高藥效。方法是:用前先將洗衣粉與食鹽完全溶化, 然後與石硫合劑拌勻,隨配隨用。但石硫合劑是不能和其他農藥混用的,不管是萌芽前還是生長季都不行。生產中,石硫合劑和其他農藥混用的現象並不少見, 大大降低了防治效果,有時還會出現藥害。

五、間隔期太短

不當使用石硫合劑的另一表現是與其他農藥間隔期太短, 往往只有5~7 天, 甚至有間隔1~2 天的,不但降低了石硫合劑的藥效,也影響了其他藥劑的效果。正確的方法是藥劑間使用期間隔10 天以上。若和波爾多液先後使用,則間隔期還要更長。如先噴石硫合劑,間隔15 天后才能噴波爾多液;先噴波爾多液, 則要間隔20 天后才可噴石硫合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bxxkXABjYh_GJGV5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