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別人能做出數學難題,而我做不出?

2020-05-19     學霸山丘

原標題:憑什麼別人能做出數學難題,而我做不出?

上次我寫了篇文章: 初一那年彎腰撿了只筆,從此再沒聽懂過數學 。很多曾經是學生現在是家長的朋友們在評論區里留言很多。也給了我新的寫文章的靈感。

今天我就來說說學數學很痛苦的人經常會捶胸頓足問自己的一個世紀難題:憑什麼別人能做出數學難題,而我做不出?

我初中的時候,一看到難題就害怕,幾乎做不出任何難題。

當時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 憑什麼別人能做出數學難題,而我做不出?

想了很久後,得出結論:因為我笨唄。

畢竟我看到難題的時候,光讀懂題就夠吃力了;讀完之後還不確定用什麼方法做;解的時候又不確定自己算對了沒有;偶爾算對了可能還會漏掉一些情況等等。

初中好多幾何題真是難,需要構造輔助線,比高中的解析幾何計算都難; 初中好多代數問題需要嘗試,猜出一些結論後再證明, 也是夠難的

不光我一個人覺得是這樣,其實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比如下面這個評論:

難題所以稱為難題,就是因為出題人想要通過這道題能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淘汰掉。而大多數人又沒有那麼幸運天生就在那百分之幾的聰明人中。

這是真話,大部分人都是做不出難題的。

這時候,很多的老師、機構就 向你伸出了"援手",如同《黑客帝國》一樣給你一個紅藥丸和一個藍藥丸選擇。

紅藥丸:吃下去之後能讓你腦子變得聰明。獲得舉一反三的能力,獲得數學思維,對你來說考場上看到新題能立馬想到思路,快速分析、推理、計算、作答。

藍藥丸:吃下去之後你能在腦海中有個題庫。對你來說考場上不再有新題,所有的題都是做過的,所以考場上不用想,只是換個數字再寫一遍就能無腦得分。

其實前者就是市面上很常見的「數學思維課」、後者就是中考高考前課內的「題海戰術班」。

二者都已經不是什麼新東西了,我在這裡也不妄加評論孰優孰劣。

但有一點是確定的: 兩個藥丸你至少要有一個吧——如果又不多思考鍛鍊思維、又不多刷題多積累,那是肯定學不好數學的。再進一步來說,前文中兩個藥丸也不矛盾呀,你可以都有:考場上既能一眼看出思路,又本來就知道答案和結論,那就萬無一失地能得分了。

這裡我分享3個好的心態和習慣,能幫助你同時獲得這兩個藥丸:

1.對「理解概念」有追求

有些同學對很多概念學個半懂不懂,只會套公式,確實也能得分,但難題就做不出了。

所以在學概念的時候,需要多想想「為什麼人們這樣規定這個概念」、「它有什麼用處」、「公式定理是如何推導的」。

想明白之後學起來就很輕鬆,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多花點兒時間在這上面不會減少你的刷題時間。

2.對「數學工具」有渴望

有時候我遇到一些難題,用列舉法費很多很多時間也能解出,但覺得這太麻煩了,我就會持續地苦苦尋求一個好的「數學工具」。

也許是幾周之後、也許是幾年之後,我會最終學到一個高級一些的數學工具,能把之前的問題快速解出。

這樣我就會對這個新工具、新方法印象非常深,既有了從普通方法到進階方法的數學思維,又很樂意用新方法刷題。

3.對「攻克難題」不畏懼

關於不畏懼,不是你想不畏懼就能不畏懼的,而是得你自身先有實力,有實力後自然不畏懼了。

當你發現,雖然有些難題你還是不能完全做出,比如只能得前兩小問的分,但全班大部分人在這道難題上,連一小問都做不出,你光憑這道題就將別人甩了七八分,那麼,你以後就會喜歡上難題,從而愛練難題。

數學思維和刷題量都因此得到了提升,進而以後就能解出難題的第三小問了。

今天就說到這裡。做出難題的關鍵我再強調一下!

養成面對數學難題好的心態和習慣

養成面對數學難題好的心態和習慣

養成面對數學難題好的心態和習慣

我是學霸山丘的浣熊老師,一路靠數學競賽保送進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歡迎留言和我探討學好數學的話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ugHLXIBnkjnB-0z5QC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