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訓練的步驟
(一)了解起點行為:
先簡單測試兒童語言發展的程度,簡易的聽指令能力和大肌肉動作的模仿能力,幾乎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因為透過這些模仿學習可以促進兒童對外界的認知發展,有助於日後的語言訓練。發展遲緩兒童除了語言發展遲緩造成字彙太少、句子不完整之外,通常還會伴隨其它的語言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構音問題、聲音沙啞、發聲困難、口吃……:等困難;唯有在對兒童目前的語言狀況做一個了解之後,才能定出語言訓練的目標。如果孩子已有說單字的能力時,訓練的重點則可放在說短句、表達需求上。
(二)擬定學習目標:
了解兒童的起點行為與分析現有能力後,要具體地列出他該增進的行為和該減少的行為,並讓家長了解,配合共同教導。
(三)實用的原則:
1、自閉症兒童的抽象思考能力有缺陷,不懂的舉一反三,要儘量通過實物幫著他們理解與獲得有用的溝通技巧。所以在教導自閉兒語言訓練時要以生活用語為優先。
2、最好是安排定時、定點的活動 :在對兒童進行 語言訓練時,最好能夠定時、定點。訓練的時間以每次十分鐘為宜,因為太長的時間會造成兒童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問題。倘若真的無法採取定時、定點的訓練時,則可以考慮採用機會教育的方式;機會教育必須掌握一個重點,那就是你運用的題材除了必須符合訓練目標之外,還必須是兒童有興趣,或者能引起他的好奇心。
3、減少分散注意力的東西到最低程度 :有一個觀念是家長所必須建立的,亦即在兒童學習的環境中,除了教材與用來誘導他學習的獎勵(如糖果、點心)之外,不應擺設其它雜物(如在書桌上擺設玩具、音樂帶???等等),以避免造成兒童分心。此外,在此我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要提出來與各位家長分享:在鼓勵孩子時,精神上的鼓勵(如口頭讚美、擁抱)會比物質上的鼓勵(如獎品、金錢)來得好。
4、事先設計活動的內容 :就自己孩子的心智年齡 ,挑選適當的教材(通常採用二至三歲之兒童教材),主要是語言方面與認知方面的教材。良好的輔助教材會使訓練的過程變得更活潑、更有興趣。
5、指示語要明確、清晰、不說廢話,且要前後一致 :在要求孩子做動作或指導他說什麼話時,你跟他所講的話不應太「成人式」,即應避免使用大人的口吻和小孩子溝通,因為大人的話語都是比較復 雜的,較不易被兒童理解。使用兒 童能夠理解的、重點式的話來協助他們做訓練會得到比較好的效果。
6、隨時隨地鼓勵發音 :有些兒童在做語言訓練時 ,常會遭遇「語言產生量」太少的問題,於是想從他發出的少數幾個音中,對他做糾正或回饋便顯得困難。所以不論孩子說得好或不好,家長仍應鼓勵他多講話,如此我們才會有較多的機會幫助他糾正一些不正確的發音。
7、清楚地告訴孩子他做的是對或是錯,錯的話再示範給孩子看 :通常我們並不採用直接的方式來糾正兒童錯誤的表達,例如告訴他說:「這樣講不對,你應該怎樣怎樣講才對」,而是直接將正確的發音方式示範給孩子聽,他自己會去比較對或錯。注意,切莫因為他講得不好,而你便經常動怒責罵他。否則,很容易造成兒童懼怕學習的心理。
8、反覆練習 :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技巧,所以我們 要一再強調—反覆練 習。對中、重度發展遲緩的兒童要能不厭其煩地反覆教導。日常生活中一切的人、事、物都是現成的,而且是最好的教材,儘量要求孩子表達他的需要,不論是用語音、聲音、表情或手勢,甚至溝通板都可以。用鼓勵和讚美的態度來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和信心。這裡的重複練習值得是一個相同的知識點,在近期中應該多加強,而不是一個任務或者知識點一個勁的在一個時刻不斷的重複。這會讓人煩躁。
(四)循序漸進的原則:
兒童各方面的能力是依循一定的順序而發展,自閉症兒童的語言能力也不例外。例如一個孩子還不會說話,媽媽卻拿著果汁要他說出「喝」才給他,結果弄得孩子大發脾氣,媽媽沮喪不已。如果這個媽媽能了解孩子的學習重點在於基本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不是仿說,她就不會緣木求魚地要孩子去做那些根本做不到的事。以漸進的方式安排小步驟的學習 :每次所定的學習目標不宜太大、且應具體,同時要考慮每個步驟之間的連貫性。進度太快易造成兒童在學習上產生挫折,而發展遲緩兒童的挫折忍受度是比正常兒童來得低的,所以在教導發展遲緩兒童學習時,應採取較小步驟的目標。所以在教學前必須先做能力分析,依兒童的個別差異,循序漸進的教。
(五)避免一成不變的學習過程:
自閉症兒童本來就有固定行為的特性,故在教導時應儘量多變化,不分時地給予機會教育。否則會造成他只在特定地方才知道某個東西,離開該處就不知道了。例如在教孩子認識水時,要讓他了解在瓶子中的是水,水龍頭流出來的也是水,水溝中的水也是水。
(六)運用行為改變技術的原理:
找出孩子的增強物(零食、飲料等),只要他達到該階段的目標即予以增強。在初期的訓練中必不可少的是強化物,孩子完成的好在就可以強化孩子。在將人為加入的強化物轉換成自然強化物。讓孩子能夠學會自我強化。
二、不同程度自閉症的教育要點:
程度一
無語言(模仿、理解、認知、需求感、表達)
無溝通意圖引起溝通動機、模仿能力
用哭鬧溝通加強理解能力、模仿能力尋求口語外的溝通方式
用手勢溝通加強理解能力、模仿能力、加上眼神、表情
不會說話檢查發聲器官,加強發聲、發語前的準備工作
其它 布置溝通情境、兒歌教唱、動作訓練、感覺統合治療音樂藝術治療
程度二
單字、短句、仿說(加長句子、字義、構辭)
立即仿說1全句仿說2半句或句尾仿說示範正確的說法
演繹仿說了解代表意義、示範正確說法
單字、短句字詞的增加、詞性的變化(名詞、動詞、形容詞)、詞組、句子,多說話,製造說話的情境
構音、音調、音量不正確同語障兒童的指導要點
其它玩裝扮遊戲、玩兩人以上的遊戲、不要事事替他安排
程度三
句法、文法問題(文法、章法及語用)
代名詞反轉玩扮演遊戲或布偶戲
語意怪異破除僵化、固執化,加強語意理解能力
文法不當隨時糾正語法、簡單介紹文法規則
不會談話多聽多說多演練
說話不帶感情隨機指導、眼看說話者時才和他說話
不懂隱喻式語言隨機指導
其它安排會談情境、練習作文
三、自閉症兒童的語言訓練方法
(一)對於完全無語言的自閉症兒童可以用:
1、壓聲法:讓兒童平躺在床上,用雙手交叉壓在腹腔上,微用力下壓,迫使其發聲。
2、搔癢法:用手或輕軟物體搔兒童的手心、腳心、頸部、掖下等部位,使其發出「咯咯」的笑聲,並同時說「癢」。
3、訓練言語機轉(Speechmechanismdisorders):上下唇內斂動作,抿嘴的動作,親吻的動作。另外,藉助吸管訓練兒童的嘴唇動作能力。用嘴唇抿吸管,用嘴唇包住吸管喝水等。同時,還利用吸管、紙、桌球等物體聯繫兒童的呼吸功能。用吸管吸水,吸桌球;用力吹紙,用吸管吹桌球等。
四、自閉症兒童語言訓練的原則:
(一)不斷地對兒童說話:
對自閉症兒童說話,其效果不是立竿見影的,必須假以時日才會慢慢開花結果。
(二)對著兒童的視線說話:跟自閉症兒童一起遊戲、拿任何東西給他、請他做任何事、幫他做任何事時,要常常對他說簡單的話。首先叫他的名字「×××」,等他注意您在叫他時再對他說話。自閉症兒童常常視線不看人,有時不是不看,而是看的時間非常短暫。不注意您的時候對他說話是沒有效果的。但也不用著對較大的孩子,特地把臉靠過去,把他的頭轉過來向著他說話。只要在不太遠的地方,很自然的喊他的名字,配合當時的情境對他說話即可。
(三)選擇切合情境的話題:
眼前看得見、容易了解的自然話題為佳。尤其是以兒童感到關心或喜歡的事物做為話題,效果更好。不僅大人對兒童說話,希望兒童說的話,大人也可以先以兒童的口氣說給他聽,讓他知道這時候他應該怎么說或回答才好。
(四)不必重複練習太多次:父母為使兒童學會說話,同樣的話語叫兒童說五次、十次,有時反而使自閉症兒童拒絕說話。比對一般的兒童多說一、二次左右即可,同樣的事在同一個地方不要重複兩次以上。但碰到同樣的事情或同樣的情況發生時,要再重複的提醒。不必刻意教學,只要在適當的環境下,不斷地、自然地對他說話,讓兒童了解語言的意義,便可期待他逐漸會說出話來。
(五)不必矯正發音:
即使說不好,有表達意思的姿態即可,若刻意矯正發音,說不定反而會抹殺好不容易培養的說話動機。只要他肯說話,發音不正確的缺陷久而久之會改善過來或者等到孩子能力可以達到自主的表達時可以進行構音訓練。家長或大人只要自己提供正確的說話模板即可,但千萬不要學兒童說娃娃語。
(六)只發語頭或語尾音時怎麼辦:這種時候也不必特地加以矯正,下次碰到這種場合時,大人實時發出二次左右的正確語音即可。即使只發語首或語尾音,也表示他有表達意思的動機,便要趕快給予鼓勵。
(七)模仿電視廣告:這時家長或周圍的人會以為自閉症兒童語言能力不壞,若禁止他看電視,唱廣告歌,就可以學習說有用的話。事實上禁止他說廣告的話也沒有用,不如讓他繼續說伺機配合情境說些別的話題,提高其理解能力,以其慢慢說出有意義的話語。
(八)鸚鵡式語言如何處理:這時,像廣告一樣,想矯正他也矯正不了,不如不刻意矯正,在日常生活中配合當時的情境,多製造對他說話的機會。
(九)有耐心的聽他說話:自閉症兒童雖然表達能力差,但想說話時大人要有耐心地聽他說話。反覆地問同樣的問題時,大人也要認真的回答。如此,對自閉症兒童說話時,他也比較願意以語言或非語言的姿勢、表情、手勢等方式來回答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