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學習不考試的日子心慌嗎?這個學習能力給你的成績托底

2020-03-28     北京四中網校

現在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除了中高會不會推遲,恐怕就是什麼時候開學了。

17省(含港澳台)開學時間已定!根據目前的疫情情況,下一批即將公布開學的省市應該是安徽、吉林、重慶、湖南。

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河南等省市受境外輸入影響,目前情況不容樂觀。

湖北、北京、天津、河北4省市依然未解除一級防控,開學暫時無望。

疫情就像一本書,有人讀出頹廢,有人讀出自強。

這段在家學習的日子,可以是用來彎道超車的,也可以是墮落頹廢的。

疫情又像一場考試,成績要到開學後才能看到。

只學習不考試的日子心慌嗎?這個學習能力給你的成績托底

01

本周是北京的孩子們線上開學的第六周,碰到我的人總會問,孩子不開學在家呆著,你煩不煩?

說實話,如果孩子上小學,天天要協助老師完成任務,還要親子陪讀陪玩,我一定既累又煩。

但一個初高中的孩子,又有幾個需要家長天天鞍前馬後?

可我就是心中倍感不爽,希望早點開學。原因只有兩個字:沒底。

不是因為孩子不去學校上課心裡沒底,而是這段沒有了考試的日子,讓我這個做家長的心裡沒底。

是的,這麼說確實有點犯賤。

但在那些大考小考不斷的日子裡,家長的心臟會因為不斷地收縮與舒張,感受著它的搏擊和敲打。

而沒有了考試的日子,心臟沒有了刺激,卻仿佛失去了活力。

比我心裡更慌、更沒底的,是今年高三的家長。

北京高三的考生,在3月3日-6日參加了2020年高考適應性測試。

不過這些孩子們,是在家裡參加考試的。

半個月過去了,有的家長抱怨成績還沒有出來;有的家長反應成績普遍偏高,但不知道是試題容易,還是居家考試的因素。

據說,北京的一模,仍然是在家考試。

沒有了緊張考場氛圍的洗鍊,又達不到規範統一的答題環境,學生們又如何根據成績和預排名,給自己進行準確的定位並調整複習計劃?

學習控只能勸這屆中考、高考生的家長們放寬心,把疫情當作孩子學業歷程里的試煉吧。

對於家長,失去了考試這把衡量學情的標尺,孩子的居家學習效果如何?家庭教育方式是否需要調整?


對於老師,考情即教情,需要隨時掌握。網課難度是否合適?教學方式是否需要改進?


對於學生,考情即學情。我這階段的努力有沒有走彎路?和其他同學相比,我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考試歷來是對學習的無聲鼓勵或警告。

只有聽取警告,才能及時調整,才能在重大考試中平穩發揮;只有得到鼓勵,才能一往無前,才能自信滿滿地在重大考試中所向披靡。

接下來這段繼續沒有考試的日子,孩子們要怎麼挺過來?

只學習不考試的日子心慌嗎?這個學習能力給你的成績托底

02

孩子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

有的適應網課,有的不適應,有的完全具備自學能力,有的則根本「斷不了奶」。

老師上網課不可能關注每一個的學習情況,爸爸媽媽復工了,也沒辦法時時刻刻盯著學習。

孩子要抵制各種誘惑,要連續幾個小時端坐書桌前,要自己一個人完成所有的學習任務。

接下來半個月甚至一個月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孩子都要自己監督自己。

所以千萬不要在家偷懶,因為在家學習的成效,開學一考便知。

最後學的怎麼樣,考的怎麼樣,就看在家這段時間誰能努力到點子上。

千萬不要因為沒了考試的刺激和檢驗,就把「我好迷茫」當成自己的藉口,然後對學習偷懶!

成績不會陪你演戲,唯有行動起來才能解決迷茫,唯有這個給成績托底的學習能力,才能讓你暫時甩掉考試這根拐棍,依然可以健步向前。

這個給成績托底的學習能力,需要你每天學完新課後看看書本,但又不僅僅是看看書上的文字那麼簡單;需要你每天多做一道題,但又不僅僅是多見一道題那麼簡單。

而學習的差距,卻是這樣簡簡單單地拉開的。

想擁有這個給成績托底的學習能力有一個提前條件,那就是不抱怨,不怕苦,真心實意地想要解決學習上的不足。

否則,你就不必接著往下看了。

只學習不考試的日子心慌嗎?這個學習能力給你的成績托底

03

這個給成績托底的學習能力就是——深度思考能力。

建議今天看文的每一位同學,都成為一個深度學習者。

在家自己學習,沒有監控和考試評價,學習效果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易陷入看似努力的假學習狀態。

怎樣才是具有深度思考的真實學習?

簡而言之,就是經過充分的思考過程,使知識內化為自己的內涵和技能。

這個深度思考的過程,一是消化、理解、掌握知識的過程,二是鍛鍊意志品質的過程。經常這樣做,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科成績,更可以磨練意志品質,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接下來,我會從學習新知識,複習以及應考三個學習場景,談談如何進行深度學習。

學習新知識:

聽完當天的網課後,在寫作業前,首先要回歸書本。

回歸書本,不是簡單地看看書上的例題,再做做課後的習題。

這些都是表象的東西,學習新知識,最重要的是對知識本質的理解。

定理定律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基本公式和公式變形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你要重新自己推一次,只有邏輯思路跟上了,你的解題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只學習不考試的日子心慌嗎?這個學習能力給你的成績托底

階段性複習:

對於非初高三的學生來說,目前都處在階段性複習階段。

如果你總想著等到期末考試前,老師自然會帶著複習;等到中考高考前,自然會有一二三輪複習,那麼你寫作業的思考就會浮於表明,某些知識點,也只能通過多次的重複練習,通過大量時間的堆砌,才能達到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學習一定要主動,階段性的綜合複習,一定要自主,要趁早。

學優生的複習重在能力提升;學困生的複習重在落實補短。

1.有針對性大量練習

如果某個板塊是中高考重、難點,你就要重點對待。

以高考數學為例:數學大題的類型整體穩定,無非是三角函數、數列、立體幾何、圓錐曲線、導數、不等式、坐標與參數方程等,審視自己的薄弱章節,找出自己的薄弱知識點。

然後進行大量的專題模塊的練習。

相信我,一個專題模塊的綜合性題目,只要刷夠了30道,你就會出現頓悟,解題的自信心和能力都會倍增。

2.認真對待一道好題

好題不多,一定要格外珍惜。

好題第一遍沒做出來的,除了把答案看明白,還要自己把題謄寫到好題本上,再重新演算一遍。

因為,不少答案寫的都不是很清晰,什麼「由上可得」,「由歸納法可知」等等,當你真正深入思考,自己重新做一遍時,你可能發現,一步一步之間的邏輯關係,你並沒有完全搞懂。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題講三遍舉一反三。

不少學習好的學生,都是講題講出來的。

能明明白白地講授一道題,既是對這道好題最高的禮遇,也是學習者最大的收穫。

做題-講題-懂題,逐步深入,水到渠成。

只學習不考試的日子心慌嗎?這個學習能力給你的成績托底

備考應考:

在複習衝刺階段,一是要整理習題;二是要改錯突破。

1.整理習題

你可能會問,真題模擬題這麼多,為什麼還要自己整理?

自己整理出來的知識,才是自己的。大考前,你手上得有自己看家護院的複習寶貝。

先把試卷的題目分類整理,打散重做,再把這些題目組合起來,再做一遍。

適合你難度的中高考真題,每道題最好能做四遍,這樣才能真正理解題目、把題做透。

做第一遍時,你可能急於查看答案,有時候思考過程還有些模糊;做第二遍的時候,你對答案已經有了印象,做題的重點就會放在理思路、找規律上了。

2.關於改錯

建議你把理科錯題留一個星期再整理,這樣相當於重做一遍,可以加深印象。

同時,整理時要分辨哪些題目是有價值的,這樣可以避免錯題本太厚,失去了看第二遍的勇氣。

當然,在學習新知識的階段,一定要隨錯隨改。

深度學習,深度思考,你學過的知識才會留在腦子裡,養成的品質才會刻在骨子裡,而努力的過程,也會印刻在生命里。

只學習不考試的日子心慌嗎?這個學習能力給你的成績托底

最後企盼一下:趕快開學吧,趕快考試吧。

只有取得了優秀的成績,辛苦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的時候,學習的快樂才會顯現出來。

契訶夫曾說:

困難與折磨對於人來說,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錘,打掉的應是脆弱的鐵屑,鍛就的將是鋒利的尖刀。

親愛的孩子們,眼前的困難都只是暫時的,疫情終會結束,所有的考試終究要到來。

認真學習,認真聽課,認真做題,是你們現在最好的對策。

用力學習,才見成績;向前奔跑,才能抵達。

願你們青春燦爛,祝你們前途光明。


作者|學習控

北京四中網校原創出品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m6RJXEBrZ4kL1ViuPk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