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能識人 一看一個準

2019-11-27     行空天馬912

人情來往,溝通應酬,都少不了請客吃飯。通過請客吃飯就可以看清一個人的為人,而且次數不用多,一頓兩頓就足夠了。講三個事例佐證一下。

故事一:同事的兒子小李是個很優秀的青年,他打算與朋友合開一個工作室。一次到同事家正遇到小李也在家就問他,合作開工作室的事辦進行的怎麼樣了?他向我兩手一攤,做了一個無奈的表情,然後說道:「還是自己再辛苦兩年,攢點錢,自己弄吧。」我問他什麼情況。他說:「一個每次吃飯都不掏錢的人,你還指望和這樣的人合作能走多遠。」小李跟那位朋友之前並不太熟,因為兩個人都想開個工作室,又剛好有一個共同的朋友,所以才認識。兩個人一得知對方也想開工作室,立即就這件事熱切的探討了起來。目前,兩個人都在公司上班,時間精力都有限,所以就商量著一起合作,利用業餘時間共同開個工作室。兩個人越聊越覺得相逢恨晚,經常約著一起吃飯,就合作的事情商討具體的操作。但幾次吃飯聊天下來,小李越來越覺得眼前的人不是能合作的對象。他的理由很簡單,一起吃了四五頓飯,對方一次飯錢都沒掏,雖然每次結帳的時候,兩個人都有客氣的拉扯。但實際上,每次都是小李掏腰包。

合開工作室,在理論上可以談的天花亂墜,但實際上畢竟是要掙錢,兩個人合作,將來肯定要涉及到利益的分配問題。如果對方是一個重利輕義的人,合作肯定不會長久。事實證明,往往與一個人吃頓飯,就能看出他是個重情還是重利之人。

故事二:外甥女小軒,讀大三,她在大學裡有個閨蜜,兩個人彼此約定,如果誰談了男朋友,就請對方吃飯。今年中秋節期間,小軒談戀愛了,她的那位閨蜜嚷嚷著要小軒的男朋友請吃飯,說給她把把關,看她男朋友人品怎麼樣。於是,在一個周末,小軒就把她男朋友和閨蜜一起叫了出來,說一起吃頓飯。在商量吃什麼的時候,閨蜜提議說去吃海鮮,中秋正是吃螃蟹的季節。小軒開玩笑說:「螃蟹太貴了,不適合我們這些窮學生。」她閨蜜立即說:「又不是你出錢,你心疼什麼。說著,拉著她就走進了一家裝修精美的海鮮店。」點菜的時候,那位閨蜜想吃什麼就點什麼,也不看價格,點了一堆,結果一頓飯花了一千多塊,花去了小軒男朋友將近一個月的生活費。

這頓飯之後,小軒立馬在心裡對閨蜜有了新的想法。雖然閨蜜打著為其把關的名義,但實際上卻只顧著自己,絲毫沒有為她考慮。這樣的人,不懂得為他人考慮,只顧自己,說到底是自私自利,只能相識,卻做不到相知,不能深交。

故事三:有人給同事老胡的女兒小倩介紹了一個對象,兩個人在微信上聊的挺投緣,又因為在同一個城市,就約著下班見上一面,吃個飯,當面聊一聊。

那天,快下班的時候,小倩收到對方給她發的信息,說在她公司附近的一家肯德基店等她。她以為只是在肯德基店等她下班,然後再一起去吃飯。結果等她找到對方的時候,對方桌子上擺著一份薯條和一份爆米花還有兩杯冰可樂,是打算在肯德基店約會的樣子。

下班已經飢腸轆轆的小倩,一看點的分量不夠,就說:我今天工作一天,消耗的能量太多,得多補充一些能量,你幫我再點一份大拼盤吧。對方一看她說點份大拼盤,立即說道:就憑我們倆,肯定是吃不完,你別點了,吃完再說吧。不湊巧,小倩的手機沒電關機了,又因身體正在生理期不能喝冰飲料,看著眼前的食物和人,頓時滿心失望。兩個人沒聊幾句,她就提出了回家。回家之後,她和對方說兩個人不合適,然後問晚餐花了多少錢,她轉了一半的錢給對方。

事後,小倩和我們說起過這件事,還感嘆到:在微信上聊的再好,也不如在現實中一起吃頓飯。小倩的這個相親對象,從一頓飯上,就讓人看出了他的小氣以及不會體貼人等問題。

在請客吃飯過程中,每個細節無不反映了一個人的性格、教養、情商,還有人品。吃一頓飯,從吃相,從點單,從吃菜,從飯桌上的各種細節,往往就能從根本上看清一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hcStG4BMH2_cNUgKlf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