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C01增程再扮「價格屠夫」 性價比策略還能堅持多久

2023-09-20     E電園

出品 | 搜狐汽車·E電園

作者 | 李林澤

編輯 | 蔡欣宇

「如果零跑2023年銷量上不去,那後面也就沒什麼希望了。」

朱江明今年初的表態是當下新能源車殘酷競爭環境的真實寫照。價格戰愈演愈烈,要市場份額不惜放棄利潤,是多數車企的共識。在這個波詭雲譎的市場,從「遙遙領先」到跌落神壇,可能只需短短几個月的時間。這其中,零跑的品牌力、服務、產品哪項都不突出,似乎極易受到波及。

2023年零跑的經歷也的確如同過山車一般。年初銷量遇冷,月交付量勉強超過1千輛,好似即將成為下一個威馬;3月零跑絕地反擊,三款產品降價增配獲得一眾好評,銷量迅速回暖到超過1萬輛;8月,傳出將與大眾捷達品牌合作,進行核心技術輸出;9月遠赴慕尼黑車展,C10全球首發。56歲的朱江明今年行程明顯密集了起來,開始從技術後台走出,直面舞檯燈光,零跑的聲量也日益提升。

時隔半個月,零跑又帶來了C01增程版。43.7kWh的電池組容量,以及CLTC純電續航316km甚至超越了不少純電動車,最重要的是這套動力搭配超過5米的車長,價格卻只要14.58-16.98萬元,跟深藍SL03、銀河L6這些低級別產品在一個價位區間。毫無疑問,零跑繼續扮演「價格屠夫」的角色,大家也都習慣了零跑這種以價換量的方式。正如朱江明所講,沒有規模就沒有成本優勢,其他的就更無從談起了。

【·增程+大電池 零跑的翻盤武器】

「增程式是在目前電池技術沒有得到有效突破情況下一個很好的選擇。」此前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曾多次表示。而零跑也是個很聽市場「勸」的企業,在開局押注純電動路線競爭壓力過大情況下,毫不遲疑的轉向增程式路線,「短途用電,長途用油,中途補電便捷」的用車模式,很好解決了續航和補能的問題。

零跑未來新平台推出的車型都會同時推出增程和純電版,尤其是C產品系列以及將來要著重打造的B產品系列。在朱江明看來,增程只是動力形式,相當於給純電動車加上了「充電寶」,核心的三電系統、電子電氣架構、智能化均沒有差別。增程+大電池包」的搭配模式,是零跑在增程市場的核心差異點。

增程發展路線上,尤其是動力電池沒有取得絕對突破下,大電池其實是增程車的根本競爭力。當前增程產品基本都是純電平台衍生產物,跟傳統插電混動不同。這也意味著這些產品有更多空間去承載大容量電池,從成本上來看,增程使用的電池跟純電動車一致,而插電混動對於空間要求更高,需要同等體積下功率高但是整體容量低,所以即便增程長續航沒有比插混貴太多錢。

最重要的一點是用戶心智,現在不少用戶使用增程車偏愛純電模式。這次C01就是看準了這些問題,一舉推出43.7kWh電池版本,316km的續航城市中開完全能當成純電動車使用,還能避免里程焦慮。C01的模式我們大致能從C11上看到,採用了跟理想ONE相同的1.2T增程系統,不過價格還不到它的一半。

對於追求高性價比的消費者而言,零跑C11增程版或許是不錯的「平替」。增程版的加入也讓C11車系銷量爆發,8月份單車銷量達到了10,024輛,連續穩健上漲了6個月。C01在此基礎上擁有更大的尺寸和更低的價格,並且換裝了1.5T四缸增程器,市場前景同樣值得期待。

【·超過5米長+不到15萬 性價比拉滿】

早在3月新品上市活動時,朱江明就喊出了「重新定義15-20萬選車標準」的口號。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C01舒享版獲得了極高關注,雖然降價簡配了,但是核心的智能化卻沒有縮水。先是智能座艙 ,標配高通8155晶片,擁有「可見即可說」智能語音控制系統,支持整車OTA遠程升級,配備360°全景影像,誠意十足。

智能駕駛方面,仍保留單目攝像頭、環視攝像頭等10個感知硬體的組合配置,包括ACC全速自適應巡航、FCW前方碰撞預警、LKA車道保持等輔助駕駛功能都有囊括。在15-20萬元區間,C01增程版還是要面對不少強力對手,比如海豹DM-i、深藍SL03、銀河L6等,這些競品有的是動力更強,有的勝在品牌力,還有的科技感更濃厚。

通過對比能看到,零跑C01增程版的核心還是降維打擊,純電平台帶來的超短前懸及後懸設計,使得零跑C01舒享版擁有了同級最長的2930mm超長軸距,用最少的錢獲得中大型轎車的使用感,並且在科技化配置層面其實優勢很大,尤其是輔助駕駛能力上,動力性能也沒有落後,性能+省油+長續航都能滿足。

【·頻打價格牌 毛利率何時轉正?】

1-8月份,零跑汽車今年累計銷量達到73,027輛,距離20萬輛目標相差甚遠。在推出極具性價比的新車後,零跑還在8月開啟了新一輪價格戰,旗下C11純電和C01部分車型售價進行調整,最高下調2萬元,T03優惠幅度8千-1萬元。不過從終端來看,C11增程、C11/C01純電低配版沒有什麼變動,所以對於零跑交付量刺激並沒有很大。

疊加低價產品和降價,對於零跑的利潤傷害不小。報告顯示,2023 年上半年營收為58.13億元,同比增加 14.4%;這主要得益於零跑二季度交付量增長。利潤方面,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凈虧損為22.76億元,上半年毛利率為 -5.9%,去年同期為 -26%,雖同比有所提升,但依然是負值。零跑方面表示,毛利率水平改善主要是由於公司產品結構改善,每輛汽車的平均製造成本在售價中占比下降。

此外,截至6月30日,零跑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02億,雖相較一季度有一定提升,不過結合當下零跑的毛利率和虧損情況,這樣的現金流儲備難以應對較大的市場波動。儘管競爭慘烈,朱江明卻顯得比較樂觀些,認為2023年零跑有可能將毛利率轉正。

在發布「四葉草架構」時,朱江明就直言「已有兩家車企正在與零跑汽車洽談技術合作,將分別進行整車技術授權的合作模式和下車體架構的授權」。對於一直強調全域自研的零跑而言,一旦「技術合作變現」模式跑通,在汽車業務之外擴充出新的收入來源,對於零跑的後續發展意義重大。

當然了,就市場現狀而言,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市場份額基礎上的,就像最初朱江明說的,「新能源滲透率今年可能會達到40%,如果今年掉隊的話就很危險了。零跑現在宣傳的不是『性價比』而是『品價比』,是品質和價格的比較,既然是品質肯定就會有高端、中端和低端,而非全都是低端產品。」

從T03、C11系列,以及C01增程版的發布,至少我們看到了零跑繼續堅持下去的能力,而隨後而來的C10和技術輸出,則有可能讓零跑迎來質變。

畢竟低價賣車,也不是個長久的辦法,造車做企業,總是要掙錢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7a6a64e807e8e96c65e43d289ad64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