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央行公布了最新的數據,與前一個月相比,我們的外匯儲備減少了138.5億美元,目前的外匯儲備餘額為31012.24億美元。
如果今年以來的變化,去年12月末的外匯儲備是31,276.91億美元,2023年累計減少了264億美元。
以3萬億的基數來說,這一個減少比例並不高。
但另一方面,我國的外匯儲備中所持有的美債減少幅度就非常的大。
去年的12月末,我國還持有8,671億美債,但是到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時,我們持有的美債下降為8,054億,也就是說2023年,我國拋售的美債達到了617億美元。
但在這裡需要指出,以上的兩個數據時間段不完全相同。
外匯儲備是從去年末到今年的10月末,減少264億美元,我們持有的美債是從去年末到今年的8月份減少617億美元。
這是因為美國財政部並不公布最新的持有數據,總是公布前兩個月的數據,所以目前的最新數據就是8月末的。
以我們持續拋售的節奏來看到10月末,我們持有的美債恐怕早已跌破了8,000億美元關口,也就是說我們今年拋售美債的規模遠大約617億。
02
為什麼我們需要不斷的拋售美債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美國方面來看,美債現在風險越來越大,即使短期不違約,長期也必然會違約。即使現在不違約,也只不過是不斷的依靠發放新債來填舊窟窿,實質上還是違約。
而且不管美債現在有沒有違約,價格不斷下跌,是明確的事實,持有美債就要面臨著大幅度虧損的風險。
而從我們這方面來看,我們已經明確地提出了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不斷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是必然的,當然也應該適當的減少被美債綁架的風險。
另外從貿易的客觀數據來看,我們的外匯儲備雖然高達3.1萬億美元,但實際貿易順差,收回來的卻不一定是美元,反而很有可能美元的占比越來越少。
目前去美元化是全球的趨勢,所以其他國家在貿易中也儘可能地使用本幣。
今年的前10個月,我們對東協的貿易順差為7696.4億元,由於東協也多次提出了在貿易中減少使用美元,所以相信這一筆順差是以人民幣為主的。
與此同時,我們對歐盟的貿易順差為1.29萬億元,估計這一筆收入,既有歐元也有一定比例的人民幣。
前10個月對美國的貿易順差1.96萬億元,只有這一筆順差可能以美元為主。
如果我們手中的外匯美元占比逐步減少,我們自然不需要持有太多的美債。
03
而且我們不斷的拋售美債,也很好地支撐了人民幣匯率的走強。
美聯儲從加息開始,就一直希望不斷的推高美元,打壓其他貨幣。現在聯邦利率已經高達5.25%~5.5%,但想不到美元指數卻只是105。
而且讓美元更加想不明白的是,今年以來的多次加息似乎一點用都沒有,美元指數沒有上漲反而下跌了。
現在美聯儲決定不加息了,結果決定作出才一周多的時間,美元指數下跌越來越厲害。
與此同時,受良好的經濟數據支撐人民幣的走勢越來越強。僅僅最近幾個交易日,就從7.34連續上漲,最高時回到了7.27的位置。
由此可見,外匯儲備雖然略微減少,但我們堅定的拋售美債,卻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多賣美債,多買黃金,這個策略還需要堅持下去。
PS:寫一篇文章需要2-3小時,閱讀只需2-3分鐘。
既然看到了這裡,請您花2-3秒,給本文「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26a4d62501e6f1c81bb1cfdc934e5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