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關心、理解、包容、體貼等等關於情感層面的,性質屬於婚姻中的上層建築,暫且都不聊。從最實際的利益關係,合作關係出發。
首先我希望每個人都要明白,婚姻的致命之處,從來都不是愛情的消失,甚至於愛情都不是婚姻中的必需品。它只是潤滑劑,有更好,沒有的話,影響也不大。只要「供求規律」是平衡滿足的。
所謂供求規律,每個人都要有所付出,同時也要有所獲得。
這背後直接衡量的,是價值的交換、利益的適配,包括了情緒、生理、心理、責任、事務等等。
所以婚姻,本質上考驗的東西就一樣:可替代性如何。儘管這個「替代性」,在一定程度上會摻雜主觀意識。
說點現實的:夫妻相處,最怕的是什麼?
什麼是夫妻?夫妻是吵吵鬧鬧是一輩子的人,也是對彼此恩情最重的人,更是能放心地把自己後背交給彼此的戰友。
也只有這樣,你們才能實現並肩作戰,為一個目標共同奮鬥。
否則內部的疑心、矛盾,以及私慾,將很快衝垮你們的團結。在這種情況下,就已經不是愛不愛的問題了,而是在合作的關係上一點點出現裂痕。所以你可以永遠相信一句話:不共財,也不可能共心。
於是這樣的夫妻,真的會發生「大難臨頭各自飛」。
無論是遭遇生活的變故,還是經濟遇到難處,你們無法做到共同承擔,反而只會各自做打算。同時也會在利益發生衝突時,無數次預設自己的退路,做好真離婚的準備。
總的來說,利益並未捆綁在一起,比沒有愛情更加可怕。
什麼意思?無論他是丈夫,是父親,還是她是妻子,是母親,在承擔這些角色之前,你們都首先是一個「人」。
只要是人,就會有人的自私、懶惰、貪婪、虛榮,也會有性格的缺失。更別忘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
所以如果你有對「人」的考慮,那麼在很多的事情上,就不會太計較,更不會太苛刻。這非常有利於兩個人之間的相處。反之,那你就會變成狹隘的、冷漠的、挑剔的,並由此直接引發彼此間的衝突。
另外對於「人」的考慮,你也能照顧到對方的辛苦,看得見對方的勞累,而不是總理所當然地看成機器人。
最關鍵的,還是涉及到利益適配的問題。比如只會要求對方付出,只會要求對方承擔,並不考慮對方的利益獲得。
有一輩子的夫妻,但沒有一輩子激情四射的夫妻,無論怎樣火花四濺的感情,最後都只有一個去處:擁擠的家,平凡的生活。
後來你會發現,只要一個人有良心,那麼很多的東西,他可能也是具備的,比如不會太自私、誠實、有擔當,同理心。最重要的是,能記得夫妻之間一路走來的恩情,互相陪伴、提攜、付出的恩情。
否則是什麼結果?
愛你的時候,會對你很好,但是等激情褪去,當一天不再有愛,不再有性,依然能憑良心管好自己,約束好自己的行為,從而對你和家庭負起責任。
所以良心這個東西,在某種程度上,也保障了對婚姻的忠誠。而不是完全把個人利益、個人感受放在首位,比如在有利於自己個人的事情上,連夫妻之間的恩情都完全不顧。
有良心的人不會忘,也不敢忘,然而沒有良心的人,就從來沒記得。
有這麼一句話,說:「在婚內對愛情依然有強烈的渴求,往往是造成婚姻破裂的重要原因。」
等新婚的甜蜜期過去,所謂夫妻,所謂婚姻,就是合作過日子。愛情這個東西,是具有流逝性的,沒有辦法長久,也無法貫穿整個婚姻的過程。即使還能存在,也只能成為偶爾一次的「點心」。
甚至於,很多夫妻會把愛情當成衡量婚姻是否幸福的唯一標準。
你看,那你的婚姻當然是不幸的,因為你的重心全都放在了虛無縹緲的愛情上面。確實沒有的東西,你依然強烈渴求,當求不到的時候,各種負面情緒自然接踵而至。
為什麼不能看一些實際的獲得?
另一個,在現實的生活面前,大部分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會發生轉移。天天愛你,天天寶貝,天天圍著你轉,這很快就會成為一種極大的心理負擔。
說在最後的話,婚姻的本質和真相,常常到中年以後才會逐漸顯露出來。也可以說,真正的婚姻,到中年以後才剛剛開始。等新鮮感和激情徹底褪去,責任、良心、契約精神,將會顯得尤為重要。
當然了,感情也是存在的,只不過這種感情的主要成分,是習慣、依賴、需要、恩情、默契等等。
咱們大可以換一種角度來想,如果結婚不是為了共同承擔生活,那結婚幹什麼?想要愛情的話,就一直戀愛不就好了?其實就算是一直戀愛,你們的「愛」也無法永遠保鮮下去,因為愛情,更多就是一種感覺。
到頭來還是需要靠責任去約束,所以結婚一定是現實的,一定是接地氣的,沒有做好這個準備,也沒有正確的認識,最好不要盲目結婚,免得害人害己。人與人之間,永遠都只有利益的聯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