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颱風「摩羯」賽跑:2800多名電力支援人員到達湛江,重載無人機投入颱風搶修

2024-09-06     21世紀經濟報道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梁施婷 廣州報道

9月6日下午至晚間,已經加強為超強颱風等級的「摩羯」預計于海南瓊海到廣東湛江一帶沿海登陸,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防風防汛Ⅰ級應急響應持續。

為應對本輪颱風,截至6日10時,廣東電網累計組織輸變配電專業內外部應急隊伍超4.5萬人,調撥各地市共2800多名應急支援人員到達湛江待命。

包括重載無人機、履帶式排澇機器人、鑽孔立杆機器人等設備,廣東電網綜合應急基地已將應急通信、應急保電、應急照明、工程搶險等6大類131台套應急裝備運往湛江。

電力「急救包」先行投入

9月6日凌晨,一批嶄新的搶修物資經過幾小時長途跋涉,搶在颱風來臨前被送到廣東茂名電白的山區和沿海供電所,這批號稱「急救包」的材料包括45條電桿、10千米各種型號的低壓導線、69台開關和各種金具,在颱風過後能夠以最快速度為搶修提供物資支持。

南方電網廣東茂名供電局供應鏈服務中心倉儲配送二班班長林志秦是本輪物資配送負責人之一。應急響應啟動之前,林志秦根據颱風形勢和以往經驗,提前增補了電桿、低壓導線等常用物資的儲備,並提前了解茂名石化和東華能源兩大重點企業用戶的供電設備情況,做好玻璃絕緣子、鋼芯鋁絞線等主網備品準備。

提前儲備配送應急物資是提高應急搶修復電效率的重要手段。「如果等颱風災害發生後再運輸物資,往往受困於道路情況。現在我們根據預判需求提前應對,既保障了運送安全,也保障了搶修效率。」林志秦說。據了解,目前茂名供電局已配備了充足的物資庫存,可滿足基層供電所調用。

「這次是我第二次到海南參與抗擊颱風馳援搶修工作了,第一次是2014年7月抗擊颱風『威馬遜』,我們負責支援海南文昌,今年剛好是十年。」南方電網廣東肇慶供電局員工梁衛寧是南方電網首批到達海南支援的搶修隊伍一員。一落地海口,馳援隊伍馬上投入到碰頭會、盤點備品物資、了解當地網架情況等工作中。

廣東肇慶市距離海南海口市近600公里,除了長途行車,還需要搭乘渡輪橫渡瓊州海峽。梁衛寧所在的支援隊伍星夜兼程,最終趕在颱風登陸前提前到達支援地點。「我們在跟颱風『賽跑』,因為不管是封港延誤行程,還是沒有提前熟悉支援地情況,都將大大影響往後的搶修復電效率。」

回憶起十年前在海南文昌抗擊颱風「威馬遜」一線搶修工作,梁衛寧至今歷歷在目。「當時睡的是學校地下大通鋪,只要能早一分鐘送電,什麼困難都可以克服。」此次再度支援海南,梁衛寧從一線搶修人員轉變為安全負責人,他表示,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嚴陣以待,全力做好此次保障支援工作。

重載無人直升機首次用於搶修

颱風「摩羯」將正面襲擊廣東陽江至海南瓊海一帶,陽江、湛江、茂名等地採取停課、停工、停運等措施。一系列科技手段也投入用於搶修,降低颱風帶來的損失。

在東華能源(茂名)烷烴資源利用項目一側,T1000萬噸級碳纖維項目正在建設,準備9月份的設備遷入。220千伏菠賽乙線是茂名重點企業東華能源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的專供輸電線路,茂名供電局輸電管理一所線路三班班長馮大年在利用無人機開展巡視過程中,發現距離鐵塔30米處存在鐵皮屋頂的新建廠房。

「我們馬上趕到廠房,協助用戶進行屋頂加固,既保障用戶的安全,也避免大風掀起鐵皮對線路造成威脅。」馮大年說。

在湛江市赤坎區,一台巨型直升機十分引人注目,白色的機身,長達3.5米螺旋槳,更重要的這是一台無人駕駛的直升機。

「這次是我們的重載無人直升機第一次在颱風搶修中應用。」國家級電力應急基地特勤隊副隊長付登輝介紹,這台自重350kg、最大起飛重量650kg的無人直升機,最大載荷達300kg,最大巡航速度150km/h,平均續航為2~4小時。無人直升機搭載通信模塊後可在超50平方公里的範圍實現連續6小時的5G信號覆蓋,同時還可以執行物資運送和拋投任務。

本次抗風中,重載無人機還將利用高空優勢,嘗試將受災地區整體環境信息實時回傳指揮中心及地面救援隊伍,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保障電力搶修人員的生命安全。

除重載無人機、履帶式排澇機器人、鑽孔立杆機器人等設備外,廣東電網綜合應急基地已將應急通信、應急保電、應急照明、工程搶險等6大類131台套應急裝備運往湛江,隨時可以投入迎擊超強颱風「摩羯」的攻堅戰中。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13253e95f0d3ca188c3d461cda897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