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新能源鄭狀:後補貼時代殘忍,但不可怕

2019-08-20     汽車產經

「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基本上會呈現一個微笑曲線,下半年向下、明年向上。」吉利新能源總經理鄭狀如是說。

文 | 趙玲偉

車市寒冬疊加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市場由「紅海」逐漸走向「死海」,各家車企也「被迫」面對現實。

8月19日,比亞迪將2019年的銷售目標從40萬台下調至35萬台。此前,北汽新能源由年初22萬台的目標下調至15萬台,上汽、吉利、長城也將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目標下調了3-5萬台。

2019年6月25日是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第一天,六成以上的退坡幅度讓各家新能源車企的銷售業績瞬間降溫。

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7月份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僅6萬輛,環比下降12.5%,同比下降12.9%,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持續兩年的高速增長後首次下滑。其中,純電動乘用車銷量4.8萬輛,環比下降58.3%,同比下降4.2%,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環比下降15.2%,同比下降20.6%。協會重新預估了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由年初預測的160萬輛調整為150萬輛。

對於下半年車市走勢,吉利新能源總經理鄭狀表示,「波動和緩慢增長是常態,下半年很多品牌同比都會下滑,甚至環比也會下滑。不只是燃油車,新能源也會很艱難,『紅海』已經無法形容這個產業了。」

意料之中的補貼退坡,意料之外的退坡及銷量下滑幅度,讓新能源車企更加焦慮。雖然新能源是未來方向,但這需要車企先活過今天。

吉利加碼新能源

在市場大勢不佳時,企業本身更不能停止產品的推陳出新,否則將在殘酷的競爭中分分鐘失去席位。8月7日,新款吉利帝豪GSe上市,在現款基礎上進行續航、外觀等方面的升級。新款吉利帝豪GSe提供五種車型選擇,補貼後售價為11.98-15.98萬元。

帝豪GSe是吉利新能源真正面向C端的第一款車,開闢了該品牌的純電跨界SUV細分市場,真正進入家用車市場領域。對吉利新能源來說,帝豪GSe起到助跑作用,將成為吉利進入C端市場的重要一棒。

老款帝豪GSe對標榮威Ei5、比亞迪元EV等車型,但在過去的一年中,老款車型的銷量相比其對標車型處於下風。在過去的一年中,帝豪GSe的價格和性能都太過「中庸」,需要通過改款來搶占市場。目前,在與另外兩位對標選手的PK中,新款帝豪GSe以450km的綜合續航里程暫居首位,在其他數字指標上也趕超其他競品,售價保持了11.98-15.98萬元,這一定程度提高了其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新款吉利帝豪GSe、帝豪EV上市後,將暫時擺在吉利幾何品牌的貨架上。

據了解,吉利新能源的銷售渠道還處於培養期,將吉利帝豪GSe投入到幾何渠道中,讓經銷商先有車可賣。未來,吉利品牌旗下將沒有純電產品,全部歸於幾何品牌下。

目前,幾何品牌旗下唯一的「親兒子」幾何A上市4個月以來,總銷量8611輛。作為其對標車型,5月上市的廣汽新能源Aion S在5-7月份共賣出6090輛。兩款幾乎同時出現的產品,其銷量還處在同一起跑線上。

盤點吉利新能源旗下目前的車型系列:幾何品牌定位高端純電動車;帝豪EV主要以網約車等B端市場為主;帝豪GSe純電SUV市場,主要面向都市年輕群體。在產品布局上,除了純電動,還有7款PHEV。

在異常艱難的市場中,吉利對於電動化的態度相當堅決。2015年吉利提出「藍色行動」,致力於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吉利整體銷量90%以上,並在2019年年初把吉利新能源作為一個獨立品牌在集團內部運行。

如何度過後補貼時代的半年黑暗時期

為了應對補貼退坡的衝擊,同時為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全面到來做準備,2018年,外界開始看到吉利聚焦新能源方面的投資、收購以及設立合資公司。

目前,全球車企都在加緊對三電體系的布局。其中,電池所占電動車成本接近50%,也是所有車企最關注的環節。2016年到2018年間,吉利投資超過230億元用於對電芯、電池模組及電池包研發、製造及銷售等業務。2019年6月,吉利通過控股子公司與LG化學成立了合資公司,其生產的電池產品被用於沃爾沃和領克。

除了在電池方面的投入,吉利也在新能源汽車後市場流通方面有了初步的設想。

首先,在新車流通環節,吉利新能源建立起獨立屬於幾何品牌的渠道,目前的渠道分為幾何用戶中心、幾何空間、幾何E站和幾何e站四種。幾何用戶中心配備了售後功能的品牌體驗中心,主要處理用戶維修保養,以及作為未來社群活動的據點等,其銷售功能將被弱化。吉利新能源通過「幾何空間」和「幾何E站」來布局不同級別城市的銷售渠道。而幾何e站會偏向社區店的方式。幾何目前共有200多家渠道,未來隨著旗下車型的市場發展和品牌方向的豐富,還會進行相應的優化。

在充電領域,吉利與汽車供電網平台運營公司特來電達成合作。同時,雙方將共同推動充電安全和電池養護服務,進行電池生命周期數據管理,為雙方共同的車輛用戶提供車輛和電池維護保養建議和報告。

通過對新能源產業上下游的布局,未來吉利新能源將有機會進一步壓縮製造成本。

此外,電動車殘值低一直為人詬病,吉利打算依靠旗下出行品牌曹操出行來接盤二手電動車,同時刺激未來三四五線城市的出行需求。後期,吉利會建立自己的殘值評估的體系,並聯合曹操專車來公布該評估體系,控制甚至擴大車企在新能源產業全生命周期的收益。

「經過十幾年的沉澱,整個吉利,包括吉利新能源,都到了秋收的時候。」吉利新能源總經理鄭狀在新車型上市發布會上表示。

然而,未來的整個汽車市場並不樂觀。補貼退坡已定,不少品牌已官宣終端售價的上漲幅度。同時,國五切換國六帶來的燃油車型大幅度降價,導致二季度透支了汽車消費,三季度銷售壓力增大。

「在今明兩年補貼退出之後,產品的口碑、品質仍然是最重要的。關於今明年的補貼,吉利此前已經做好準備,未來將拿出專用資金來補貼用戶、補貼市場。」鄭狀表示,吉利預見到政策補貼退坡幅度,在補貼市場方面的成本可控。

2019年上半年,吉利整體的盈利情況並不樂觀,凈利潤下滑四成,集團不得不將原定全年銷量目標由151萬部下調10%至136萬輛。

暫時調低銷量預期更為理性,對於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下一步發展,鄭狀相信,「未來的趨勢是好的,整個市場基本上會呈現一個微笑曲線,下半年向下、明年向上。」

鄭狀預測明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會大爆發的理由,是公共運輸新能源化和計程車電動化的趨勢,以及政策對充電樁建設的補貼激勵。這兩個因素相輔相成,將會促進新能源私家車的消費。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整體規模的不斷攀升、技術逐步成熟,電池包、整車製造、渠道營銷等成本被攤薄,終端銷售價格隨之走低,這樣成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形成良性循環。

2019年的下半年市場將償還前幾年因補貼兇猛而透支的銷量,明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回歸理性,產品力將成為各家車企急需攻堅的重要課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nudrWwBvvf6VcSZ2w8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