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子偷走嫂子6萬陪嫁首飾,婆婆護犢子叫囂:沒事,她不敢報警

2024-08-11     念雙聊科技

生活中經常可以看見一些熊孩子出沒,他們仗著年紀小,無視社會規則,也不顧他人感受,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惹得人人厭煩。

可是仔細一想,其實熊孩子也是「可憐人」。古人早就告訴過我們: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之所以會犯熊,主要原因還是他們投錯了胎,遇到了熊家長。

小芳和丈夫阿文結婚後,本來生活過得幸福甜蜜,可這幸福甜蜜的生活,在熊孩子般的婆婆和小叔子闖入之後,卻被攪得一地雞毛,不得安生。

小芳嫁的是一個離異家庭,阿文很小的時候,公公就因為忍受不了婆婆到處惹是生非的性子,與她離了婚。本來公公是想要將兩個孩子全都帶走的,但婆婆一哭二鬧三上吊,迫得公公只好退步,將已經父子情深的阿文帶走,把小叔子留給婆婆。

而婆婆之所以不讓公公將兩個孩子都帶走,母性本源是一個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婆婆分得了一半家產後還不滿足,所以想以孩子為要挾,讓公公每個月支付撫養費給她。本來,公公和婆婆一人領養一個孩子是不用再支付撫養費的,但公公為人心軟,小叔子又是他的親生兒子,所以最後不得不屈服於婆婆的小手段。

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十幾年,阿文也結婚了。而因為公公曾明言不准婆婆來打擾他們的生活,否則就不給撫養費,所以阿文和自己的母親及弟弟多年來一直相安無事。也因為沒有過多的接觸,所以阿文並不是非常清楚母親的為人,只是斷斷續續從父親口中

得知了母親一些過往的事。但對於弟弟阿偉,他是真的一點都不清楚了。

這天,阿文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裡面是一個陌生女人的聲音,但一開口就讓阿文嚇了一跳。對方竟然聲稱,自己是阿文的母親。母親打來電話,主要是想求阿文收留她和弟弟阿偉。

原來,因為阿偉已經成年,公公就斷了給婆婆的撫養費。本就好吃懶做的婆婆,在公公斷了撫養費後,日子過得一天不如一天,而且因為沒教好阿偉,導致阿偉同樣也養成了好吃懶做的性子,而且比起婆婆來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很快就坐吃山空,連房子都被阿偉給敗掉了。

阿文結婚後,已經與父親分開居住。當他得知母親和弟弟的遭遇後,雖然知道母親的一些過往,但畢竟血濃於水,從小接受的良好教育也不允許他不管母親和弟弟的死活,所以在猶豫之後,就決定暫時先把母親和弟弟接到家中先住一段時間,然後再想辦法幫母親和弟弟走出困境。

阿文本以為,自己的善良可以換回自己曾失去的母愛,但是他錯了,母親這麼多年來,只是年紀長了,但性子一點都沒有變化。入住阿文家之後,母親不但一點寄人籬下的覺悟都沒有,而且還因為自己是阿文的母親,時刻在家裡擺出一副長輩的架子,這下子反倒讓小芳難受了。

更難受的是,小叔子阿文雖然已經成年了,但簡直就是一個大號的熊孩子,可婆婆對他卻寵溺得不成樣子。到了阿文家後,小叔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事都不做,家裡的東西問也不問,說拿就拿,說用就用,婆婆非但不怪他,反而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小芳幾乎要受不了了,她私底下跟阿文說了婆婆和小叔子的事情,阿文也沒想到母親和弟弟竟然會是這樣的,於是也萌生了讓母親和弟弟搬出去的想法。不過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把母親和弟弟趕出家門,這樣的事情看起來有些大逆不道的樣子啊。

於是,阿文就寬慰小芳,讓小芳給他一些時間來處理。第二天,阿文開始留意周邊的房子,還有適合阿偉的工作。他暫時想到的辦法就是給母親和弟弟租一套房子,然後給阿偉找份工作,先幫他們度過眼下的難關再說。

可惜,阿文的苦心婆婆和小叔子卻不能理解,婆婆不僅在家裡對小芳變本加厲地擺出長輩的架勢,而且有一天小芳出門倒垃圾因為忘記鎖門,竟然被小叔子趁虛而入,將娘家陪嫁給她的價值6萬元首飾給偷走了。

家裡就這麼些人,誰偷走的首飾還不清楚嗎?面對小芳的質疑,小叔子一聲不吭,既不承認也不否認,但婆婆卻在一旁污言穢語,說小芳沒有證據汙衊小叔子,還說這個家有她在,由不得小芳這個外人猖狂。

小芳懶得和婆婆爭吵,直接調出家裡的監控視頻,視頻中清楚地看見小叔子進了她的房間。證據面前,婆婆無從抵賴,但她卻惱羞成怒地叫囂:「這是我兒子的家,我兒子的東西就是我的東西,你算什麼東西?」說完,婆婆還向一旁的小叔子安慰道:「沒事,她不敢報警!」

本來,小芳也只不過是想讓小叔子交出首飾,並以此為由將他們趕出家門罷了,但婆婆這句話卻像在火上澆油一樣。於是,小芳就像在看傻子一樣地看著婆婆和小叔子,然後掏出了手機當著婆婆的面撥打了報警電話。

阿文聞訊趕回家時,警方正在調查取證,而弟弟阿偉已經被警方戴上手銬正在指認現場,一旁的婆婆正哭天喊地,看見阿文回來後,又趕緊迎上去,想讓阿文給她做主。

不過,在知道了母親和弟弟的所作所為後,阿文只能在心裡一聲嘆息:這能怪得了誰呢?

結語

可以說,阿偉的下場,是許多熊孩子將來極有可能面臨的下場。父母的慣子行為,其實就是在「殺子」。毫無原則底線地對孩子寵溺,除了讓孩子走入歧途,並沒有什麼好處。即便熊孩子長大後不會危害社會,但父母也可能會遭受反噬,成為他們的慾望源泉。

另外,無論是至親還是親朋好友,當他們展現出奇葩的本性後,我們一定要趕緊撇清關係,別說是接濟他們了,就是說幾句話都嫌多。一定要知道,有些人是沒有感恩的心

,他們對於別人的付出,只會覺得是理所當然。當有一天別人不再付出了,反而會成為他們仇恨的對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2c714a82f909567b33c56070e61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