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名嘴海霞:21歲加入央視,嫁清華教授,已步入另一條人生大道

2023-10-22     富書

原標題:央視名嘴海霞:21歲加入央視,嫁清華教授,已步入另一條人生大道

作者:唐一(富書作者)

最近,網絡上流傳著某位央視主持人的一組舊照,大家能認出她是誰嗎?

她穿得十分樸素,大熱天頂著高溫,坐著鄉親們的摩托車到處跑;

她不怕髒不怕累,幫著村民打撈池塘里的垃圾;

面對村民,她永遠面帶笑容,一點都沒有不耐煩;

遇到老年人,她還會主動詢問對方的身體狀況,還掏出手機給老人拍照留念。

這位接地氣的主持人,就是曾在《新聞聯播》播音多年的海霞

當時,海霞正在自己的老家河南農村參與扶貧工作,哪怕她當時已經是全國知名的「央視名嘴」,是主持《新聞聯播》的「國臉」,但她面對村民,依然沒有任何架子。

這樣的海霞,真的很值得我們欽佩。

很多人不知道,海霞21歲大學畢業後,就加入了央視,同年就主持了央視3檔重要的新聞欄目。

從業30年,她從來沒有出現過任何失誤。主持一場不出錯,這並不難,但主持了幾千場節目,依然零失誤,這不僅需要強大的專業能力,更需要具備嚴謹認真的態度。

這背後的努力和付出,知道的人恐怕並不多,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海霞背後的故事。

1972年,海霞出生於河南鄭州,爸爸是幹部,媽媽是小學語文老師。

可能是因為父母的遺傳,也可能是因為家裡濃厚的學習氛圍,海霞從小就很愛學習。別的小女孩都喜歡洋娃娃、跳橡皮筋,但海霞從小就喜歡一個人待在家裡看書。

再加上媽媽是語文老師,對海霞要求非常嚴格,特別是對海霞的言談舉止要求很嚴格,因此海霞從很小的時候,就養成了字正腔圓、說話不能出現錯別字的習慣。

海霞剛識字沒多久,她就學會了翻字典,遇到不懂的字,她也從不亂讀,而是翻字典去學習正確的讀法。

自然而然地,海霞的表達能力也越來越強,老師們一看,這孩子普通話那麼好,就推薦她參加各種文藝晚會的主持人。

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高中,海霞就一直是學校文藝晚會的主持人。

為了不讓大家失望,海霞更不敢鬆懈了,哪怕她的普通話已經很標準了,她還是會每天堅持聽廣播,模仿著收音機里的播音員,學習如何吐息、如何發音。

還在讀高中的時候,海霞就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河南省普通話教學觀摩大賽的冠軍。

童年時養成的興趣,再加上這些年的歷練,海霞自然也萌生了當播音員的想法,她決定報考北京廣播學院(現在的中國傳媒大學),畢業之後當播音員。

但由於當時信息閉塞,海霞和家人錯過了報名日期,海霞很是失落,覺得自己這輩子要和播音員這一職業無緣了。

但海霞的媽媽不放棄,她抱著海霞獲得的一大疊獎狀、證書,跑到北京廣播學院河南報考點,和工作人員一個勁兒地解釋,差點給工作人員跪下了。

鑒於海霞確實優秀,工作人員最後答應了給海霞報名,不過也有要求,那就是她的各項成績必須及格。

海霞媽媽拍著胸口說:「沒問題,我女兒的成績,肯定是優秀!」

海霞最後也沒讓大家失望,她以專業課和文化課雙第一的成績,於1989年考入了北京廣播學院,當時她才17歲。

但年輕的海霞,意氣風發地走入大學校園的時候,她很快就遭受了重重的打擊。

學校彙集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高分考生,她在河南很優秀,但和全國各地的學子放在一起比,就不夠看了。

面對這樣的挫折,有些人會意志消沉,得過且過,但海霞不是這樣的人。

越是遇到挫折,她就越憋著一口氣去抗爭,大學4年,她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找個沒人的教室練聲,從來沒睡過一次懶覺。

每天下課之後,她又會找一個沒人的教室,朗誦當天的報紙,或者拿著字典大聲朗讀,直到管理員來趕她,她才會離開教室。

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學4年,海霞的成績都是全班第一,她也得以被中央電視台看中,畢業後就加入了中央電視台。

這一年,海霞才21歲。

大家還記得,自己21歲時在做什麼嗎?

大部分人21歲時,可能還是大學生,在象牙塔里享受著學生生活;

也有一部分人可能已經走出社會,結婚生子,養家餬口。

而海霞21歲時,已經擔任央視共3檔新聞欄目的播音員了。

1993年,海霞進入中央電視台,當時她年僅21歲,一開始她的崗位也很邊緣,只能在一些不太重要的節目中出鏡。

但海霞的鏡頭感很好,主持天賦也很足,而且當時台里也缺比較好的主持人,領導就決定,試著讓海霞主持《早間新聞》。

這是海霞第一次在如此重要的節目中出現,但畢竟她只是一位21歲剛畢業的小姑娘。

雖然她很重視這次出鏡,提前做了很多準備,但越準備就越緊張,最後沒發揮出應有的水平。

自尊心很強的海霞,接受不了這個結果,打電話給媽媽,第一次哭了出來:「壓力太大了。」

媽媽並沒有責怪海霞,而是安慰她:「別緊張,心態放平和一點,不就是一個工作嗎。」

而領導也沒有過分苛責海霞,也對她的表現認可,覺得她只是過分緊張,但業務水平還是不錯的。

最後,在家人和領導的鼓勵下,海霞重新振作起來,在《早間新聞》中的表現也越來越好。

領導們一看,海霞的能力如此出眾,過了一段時間,乾脆讓海霞主持《晚間新聞》。

也就是說,央視一早一晚兩大關注度非常高的新聞節目,都交給海霞來主持了。

再加上一檔滾動播報國內外新聞的《滾動新聞》,21歲的海霞,就已經主持央視3個新聞節目了。

那時候的海霞,忙得不可開交,當時的《晚間新聞》是晚上6點開始,她下午4點就會來台里準備;

《早間新聞》是早上6點開始,她凌晨4點到達直播間。

而且,播報新聞也需要提前準備,每次1小時的直播內容,海霞通常需要花費三四個小時去準備。

她每天只能睡幾個小時,而且作息都是顛倒的,因此生物鐘都被打亂,人也容易沒精神。很多時候,她乾脆不回家,在辦公室支張小床眯一會,然後起來繼續工作。

另外,她在家裡準備了5個鬧鐘,哪怕回家睡覺,她也能按時起床去上班。

即便如此繁忙,海霞也從來沒放下過對自己的要求,每一次節目播出之後,她都會回看節目的錄像帶,一點點地思考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有什麼可以再提高的。

海霞就是有一種不服輸的好勝心,雖然同時主持3檔節目,壓力很大,也非常勞累,但她不允許自己認輸,咬著牙就撐過來了。

這樣的日子過了6年,到了1999年,領導又讓海霞擔任《現在播報》的主持人。

當時的《現在播報》剛開播不久,收視率也一直不好,領導的意思,就是讓海霞過來救一下這檔節目。

在這檔節目中,海霞再次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勤奮,她花了大量時間在這檔節目上,從選題到節目包裝,再到主持人播報新聞,她都深入參與其中,提出自己的建議。

2年時間,海霞就在結婚時放了4天婚假,可謂全身心地投入,奉獻著自己的一切。

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播報》在海霞加入後,收視率飈升,在當年獲得了同時期新聞收視率第一的成績,海霞也成為了全國人民熟知的「國民主播」。

2007年,海霞成為了《新聞聯播》的主持人,這也是她事業的高峰。

在《新聞聯播》,海霞的播音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截至2022年,她在《新聞聯播》15年,在央視工作了30年,播音了幾千場節目,從來沒出過一次失誤。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2020年初,當時疫情剛爆發,海霞正在播報《新聞聯播》,導播突然遞進來一份關於疫情的稿件,要求海霞立刻播報。

那份稿件長達3000字,而且海霞也沒有事前閱讀過,雖然是看稿朗讀,但對於播音員的專業功底和心理承受力,都是非常大的考驗。

但海霞不慌不忙地,用最恰當的節奏、最舒服的語調,把這篇稿件讀了出來,甚至在播報過程中,她還不忘抬起頭,對著鏡頭,和觀眾眼神交流互動。

這一幕,很快就成為了網民們熱議的話題,不少人都感嘆,海霞居然能有如此高超的專業能力,不少播音系的學生,也把這一幕當成教材,反覆研究學習。

但對於海霞來說,這一切都是來源於她多年來的自律,她從不因為自己已經成名,就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哪怕工作再忙再累,她也保持著2個習慣:每天觀看自己播出的節目,復盤可以改進的點;大聲朗讀半小時當天的報紙,保持自己的語感。

這樣的嚴謹和自律,也為她贏得了不少榮譽:

她於2007年獲金話筒電視播音作品獎,2008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2015年到2017年連續3年被評為央視「十佳播音員主持人」。

這一切,都是海霞應得的,她也成為了中國老百姓最熟悉的「國臉」。

雖然海霞已經被大家所熟悉,但大家看到的,是那個在直播間播報新聞的海霞,不少人也會好奇,海霞的情感生活,到底是怎麼樣的?

海霞的情感生活,說起來也很有意思,1999年的一天,27歲的海霞去同事家做客,遇到了一位名叫羅永章的男士。

這位男士比海霞大11歲,是一名海歸,曾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畢業後回國成為了一名生物科學家。

海霞的同事本來還擔心,海霞和羅永章初次見面,會不會有點尷尬,沒想到他們二人居然越聊越火熱。

這同事當時還開玩笑:「你們第一次見面,就聊得這麼開心,以後還不得結婚?」

這同事的話,後面真的成為了現實,海霞和羅永章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都認定對方是自己愛的人,在2000年國慶正式結婚了。

當時很多人替海霞打抱不平,覺得羅永章雖然有文化,但長得不好看,年齡還比海霞大那麼多,而海霞是全國知名的主持人,嫁給羅永章太吃虧了。

但在海霞心中,羅永章是最愛她的人,時時刻刻都把她裝在心中,有這樣一個人當自己的丈夫,她內心充滿了甜蜜和幸福。

只不過,當時羅永章在山東一所大學教書,而海霞在北京,海霞工作忙,沒辦法過去山東,因此都是羅永章在空閒時,不遠千里跑去北京看海霞。

這樣兩地分居的生活,確實也很難熬,羅永章後來乾脆辭掉了山東的工作,放棄了自己原先積累的人脈,來到清華大學生物與科學系擔任教授。

兩夫妻終於能聚在一起,2001年,他們也有了愛情的結晶,生了一個女兒,但海霞工作實在太忙了,沒辦法照顧孩子,所以羅永章放棄了自己一部分科研工作,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海霞的公婆也趕過來幫忙,孩子因此也被照顧得非常好。

海霞的事業一路攀升,羅永章也沒有放鬆,2001年開始至今,就是清華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他領導科研團隊研發出抗腫瘤新藥——恩度,入選了「2005年國內十大新聞」。

2008年,羅永章獲得了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第十屆中國專利金獎」。

但在家裡面,羅永章承擔著家務和教育孩子的任務,是海霞最強有力的後方支援。

有了羅永章支持自己,海霞才得以把所有精力,放在工作之中,她也才可以在《新聞聯播》中,成為全國人民都熟知的主持人。

結婚20年,兩個人的感情一直很好,2020年跨年時,記者問海霞:「2020年最後一個擁抱,你想送給誰?」

海霞難得地露出了少女般的羞澀,說:「要送給最愛我的人。因為平時都是你最關心我、最包容我、最支持我、最呵護我。

結婚20年,他們的感情依然濃厚,雙方依然對彼此有著無比的包容和信任,這份感情真的能讓所有人動容。

2022年6月27日,海霞最後一次出現在《新聞聯播》。2023年初,「央視主持人大全」名單中,也沒有了海霞的名字。

現在,海霞的身份是總台總編室播音員主持人管理中心副主任,她從台前轉到幕後,把重心放在管理上,已轉型為管理者。

根據央視的規定,主持人52歲之後要退居幕後,而海霞已經51歲了,所以就退下來了。

海霞離開主持人崗位,我們曾經熟悉的臉孔,漸漸遠離了,這難免會讓我們非常懷念,但我們也不必過於惋惜,因為身份的轉變,也意味著海霞的職業生涯會來到一個新的階段。

現在,海霞依然管理著央視的播音員團隊,經常給主持人們上課,希望能帶出下一批優秀的主持人;

海霞還有一個政協委員的身份,她也一直心系那些貧困地區的孩子,提出了不少提案,希望能讓孩子們有條件讀書,長大後走出山區,獲得更美好的人生。

不僅如此,她還經常深入農村,和鄉親們深入互動,了解他們的需求,努力把扶貧工作做好。

而且,因為退居幕後,她也終於有更多的時間,和丈夫女兒待在一起了,海霞自己也說,過去工作忙,虧欠家人太多了,現在終於有機會好好彌補他們了。

離開了播音室,海霞也只不過是換了個崗位,繼續發光發熱,她的勤奮和敬業,也一直是大家學習的榜樣,讓我們祝福海霞,祝福她未來有更美好的人生吧。

作者簡介:唐一,富書作者,第4本書即將出版,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20928b49e3b9519c2877abe2599ff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