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央企高管提出加快新型電網建設 智能電網概念股持續走強

2024-06-18     第一財經

[ 智能電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利用通信、信息和控制技術,構建以信息化、自動化、數字化、互動化為特徵的統一的智能化電網,其本質是以電網輸配電等環節的智能化建設解決能源供給側存在的相關問題。 ]

6月17日,智能電網板塊盤中大幅上漲。截至當天收盤,長城電工(600192.SH)、保變電氣(600550.SH)等股漲停,國軒高科(002074.SZ)、平高電氣(600312.SH)、安靠智電(300617.SZ)等漲幅居前,上漲幅度均在6%以上。

消息面上,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多家電力央企高管近日接連發表署名文章,提出加快包括智能電網在內的新型電網建設,推動電網高質量發展。

國家電網黨組書記、董事長張智剛日前強調,要超前謀劃好「十五五」電網發展,加快建設新型電網等能源基礎設施網絡,提高配電網可靠性和承載力,提升電網防災抗災能力,加快電網數字化轉型,深化數字賦能賦效,形成安全合理的電網布局,實現交流、直流各電壓等級電網協調發展,分布式新能源和微電網等實現可觀、可測、可控,全面提升電網發展質效,大力推動電網高質量發展。

南方電網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孟振平指出,要打造「安全高效、清潔低碳、柔性靈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電系統,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智能電網,提升城鄉配電網供電保障能力和綜合承載能力。據介紹,南方電網在過去十年累計投資了1.2萬億元建設數字電網,已實現220千伏及以上線路無人機巡檢全覆蓋,99.5%變電站實現無人值守,3625座變電站實現智能操作,配電自動化有效覆蓋率93.6%。

智能電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利用通信、信息和控制技術,構建以信息化、自動化、數字化、互動化為特徵的統一的智能化電網,其本質是以電網輸配電等環節的智能化建設解決能源供給側存在的相關問題。

「新能源發電存在間歇性、波動性,智能電網將改進現有電網的運行結構,能夠及時傳輸風電、光伏數據,並預測風力輸出信息、實時控制電網負荷,從而避免因能源輸入不穩定造成的能量輸出波動問題。」關於智能電網的作用,天風證券分析師孫瀟雅補充道,電網的基本特徵是發電與用電的平衡,傳統電網的建設基於發—輸—變—配—用的單向思維,大量冗餘造成浪費,智能電網基於實時性較高的測量通信系統,可以通過實時控制達到發電負荷平衡,從而減少熱備用,提高系統穩定性。

西部證券分析師鄭宏達亦指出,在新型電力系統下,分布式能源、工商業儲能快速發展將使控制個體數量、控制難度大幅增長和提升,未來智能電網和能源管理市場需求將持續釋放。電網形態或將從傳統的單一式電網轉向大電網與分布式智能電網並存,電網投資逐步向電力信息化、數字智能化傾斜。

多家機構表示,電網智能化、配網自動化有望成為下一輪電網投資重點。據華福證券研報,若國家電網「十四五」電網總投資額為2.5萬億元,智能電網投資占比提升至14%,則「十四五」期間國網智能電網投資額將達3500億元。另據天風證券研報,南網投資規劃顯示,預測到2025年,智能電網投資占比將增至36.5%。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203ed492f48271c2b604799b04acd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