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戰國時期韓國新鄭人,荀子學生,李斯同學,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
韓非深愛韓國,但不被韓王重視。但是後來秦王看到了韓非子的文章表示,一定要見到韓非子,一定要親聽韓非子的策論。
秦王對韓非子如此賞識,最終韓非子卻慘死,這究竟是為什麼?
秦王在見到韓非子之後,嬴政非常地高興,給予了韓非子極高的禮遇,不管去哪都讓韓非子跟隨著,以便隨時向他請教治國的學問。
而身為韓非子"同學"的李斯卻感覺到自己受到了冷落。
韓非子才學過人,比他那要高出許多,這一點李斯是很明白的,現在秦王如此喜歡韓非子,若長此以往,恐怕自己的位子就要被韓非子替代了。
而這位深深熱愛著自己祖國的韓非子,卻偏偏要貌似覲見。
為了打消吞秦王吞併韓國的計劃,韓非子曾經多次冒死進諫,並且向秦王呈上了《存韓》這篇文章。
就是這篇文章,雖然極具說服力,可嬴政是何等的人物呢,他一眼就看出了韓非子那點私心所在了,由此秦王嬴政對韓非子產生了不信任之感。
一直在等待機會的李斯看出了秦王的心思。
於是趕忙插口道:"大王,韓國雖然弱小,卻是處在秦國的心臟所在,雖然現在沒有造成什麼威脅,可一旦秦國出兵討伐其他的國家,那這個心腹大患要是發作了,這後果是不堪設想啊。"
後來韓非子有參奏立了大功的姚賈,這讓秦始皇更加不放心韓非子了。
李斯又趁熱打鐵地上了一份奏摺,其中的奏摺說道:
韓非子絕不可能幫助秦國滅掉自己的祖國韓國。既然不能重用,那一定也不能放他回國,這最好的辦法嘛,莫過於把他殺了。
秦王覺得李斯說的十分在理,韓非子不會為了財富和權利拋棄自己的祖國和尊嚴。
可如果讓他回到韓國,那對秦國來說無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在一番權衡利弊之後,嬴政終於做了一個決定,他把韓非子抓了起來,並且交給了李斯來發落。
公元前233年,一代奇才、一代思想大家韓非子,在獄中服下了李斯派人送來的毒藥,終年47歲。
韓非子哪裡能想到,最後自己會死在自己的老同學手裡。真的是交友不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