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迪盪湖工程建設啟動。
通過把梅龍河開挖成梅龍湖,對整個湖區進行清淤,湖區的水面面積從1700餘畝,擴展到了2000餘畝。
到2017年工程全面完工,迪盪湖已晉升紹興六大湖區之一,並且板塊價值引領紹興。
這是紹興板塊開發歷程中,少有的高光時刻。
現在在越城城南,這一高光時刻即將復刻:一座陸地水域達37.17萬方的人工大湖——棲湖,正在開挖。
雖然水域面積只有迪盪湖的三分之一,但相較迪盪湖是在原有水系上拓展,棲湖完全是在土地上挖出一個全新大湖,難度顯然更大。
不過即便面積更小、難度更大,棲湖的各種配套規劃仍然一應俱全。
比如湖心島、沿湖公園綠地,還規劃有兩宗臨湖宅地。
而且它將有效蓄滯坡塘江、芳泉溪和龍虎山水庫泄洪渠的來水,還能夠改善鑑湖鎮一帶的水環境。
紹興的高端人居,幾乎都圍繞城市的幾大湖區排布。迪盪湖、瓜渚湖、大小坂湖、兩湖,皆是如此。
城南棲湖的開挖,也意味著城南高端湖區人居的啟幕。
棲湖的未來讓人期待。不過在棲湖之前,紹興還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湖區?
1.鏡湖的未來中心——犭央犭茶湖
水面面積2.4平方公里的犭央犭茶湖,是紹興最大湖區,自然風光優渥。
長3.5公里的青石避塘橫臥湖上,則讓犭央犭茶湖有歷史文化的沉澱。
這片大湖還未經開發,但其承載的規劃,卻空前宏大。
官方給其的定位,是紹興前所未有的「3C中心」:CBD中央商務區、CAZ中央活力區、CED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中心。
根據《紹興科創大走廊建設規劃》總體布局,這裡也將是鏡湖科技城「一園一湖一基地」空間布局中的「一湖」。
與此同時,這裡還將是紹興最大的公園之一——紹興植物園的所在。
規劃空前宏大,配套也將格外密集。
光是網上曝光的鏡湖2023年投資建設項目,就已經足以讓其他板塊艷羨。
比如未來紹興的地標性高塔——綜合觀光塔,一線臨湖的獨特建築——新紹興大劇院,以及新文化中心、網紅游步道等等。
交通方面,有一縱一橫兩條湖底隧道規劃。並且圍繞規劃的地鐵3號線站點,將建設集地鐵換乘中心、客運中心、地下綜合管廊、分布式新能源工程、科創中心及配套用房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工程。
此外,還有鏡心小學、鏡湖水上運動體育館、康養綜合體、鏡湖醫院等等,包羅了教育、休閒、運動、康養、醫療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圍繞環湖核心區,鏡湖還將建設8大產業集聚、研究中心項目,總投資共計181.8億。
這是一座規劃高端、配套齊備、產業賦能的城市超級核心,它將超越迪盪湖、瓜渚湖,向金雞湖等更高能級的湖區看齊。
2.城區的最後湖區——青甸湖
青甸湖水域面積約1260畝,作為紹興六大湖區之一,是唯二亟待開發的大型湖泊,也是城區的最後湖區。
周邊沒有工礦企業入駐,青甸湖一直保持原生態湖泊形態,湖水始終保持瀲灩清澈。
自然水質優異,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小舜江供水前,青甸湖一度是紹興市區唯一供水水源。
不僅湖景優越,文人歷史也在這留下眾多蹤跡。
賀知章、陸遊、李慈銘,從唐宋到明清,不同時代大咖,皆選青甸湖畔築居。
比如陸遊故里,即坐落於青甸湖南岸。
陸遊以官俸自修自建的「三山別業」,也位於周邊的東浦鎮鑑湖村、行宮山村、韓家山村一帶,距魯東村不遠。
晚清官員、著名文史學家李慈銘的老家,則位於青甸湖東北隅的湖畔霞川(現鏡湖新區靈芝鎮靈芝村一帶)。
在2020年的紹興發展大會上,紹興市人民政府與融創中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紹興鑑湖未來城項目。
項目將引入公園城市理念,以大疏大密、藍綠編織的空間節奏,營造文化生態集群和未來社區文化樣板。
融創將文化、藝術、會議、文旅度假、商業綜合體等優勢產業有機導入。
鑑湖未來城將成為紹興現代水鄉新地標、長三角文化復興產業創新高地、世界級都市文化創新港灣。
不過從目前的形式來看,青甸湖的合作開發者,可能要另找他人了。
但是也不必過分擔憂,畢竟在《紹興市2021年土地徵收成片開發方案》中,青甸湖旁的151萬方土地,就已經進入其中。
這意味著,青甸湖片區的開發,已經排上日程表。
3.柯橋的下一個湖區——馬宅湖
在經歷過瓜渚湖時代、坂湖時代後,柯橋的下一個待開發湖區,無疑是馬宅湖。
《柯橋「十四五」規劃》提出「建設三大重點板塊」。
其中提到「柯西板塊、馬宅湖板塊,定位為紹興融杭的橋頭堡、區域融合的重要紐帶。
加快完善馬宅湖城市功能,推動周邊土地利用開發利用,努力建成向北向西發展的融杭先行區。」
根據柯橋區KQ-01管理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馬宅湖區域將作為紹興城市RBD (遊憩商業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休閒宜居慢生活街區。集休閒文旅、高端商務、文化創意、生態居住等功能於一體。
規劃城市建設用地364.64公頃,人口4.2萬人。
根據用地規劃,馬宅湖板塊內部新規劃了4所學校,將滿足板塊內部及周邊居民孩子的教育需求。
沿湖地塊,則規劃了大量商業用地和公園綠地,未來將建成紹興十分少見的水上商業+公園的獨特業態。
此外,板塊內部還規劃了部分住宅用地,將成為規劃中4.2萬居民的高品質居所。
商業+住宅+生活配套,這樣的業態規劃,和迪盪板塊較為相似。但比起迪盪板塊,馬宅湖的資源濃度和豐盛度,顯然更高。
如此高能的板塊規劃,一旦成為現實,必然將實現板塊價值的驚人飛升。
每個湖區都夢想成為迪盪湖或者瓜渚湖,不僅擁有靚麗的湖景風光、豐盛的城市配套,最重要的,是大湖周邊匯聚的豪宅與財富。
但不管是迪盪湖還是瓜渚湖,都是從一片荒蕪,歷經長時間的改造與建設,才有如今的風采。
對於棲湖、犭央犭茶湖、青甸湖、馬宅湖等尚未開發的湖區,我們應當看到其廣闊的前景,也對它們的成熟,抱持足夠的耐心。
就像金子總會發光,這些湖區,也終會迎來璀璨耀目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