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寶寶一聲不哭,被一頓「教訓」,網友:恭喜帳號成功激活

2023-01-29     京媽說

原標題:剛出生的寶寶一聲不哭,被一頓「教訓」,網友:恭喜帳號成功激活

為什麼寶寶一出生就哭呢?是不願意離開媽媽子宮、來到這個世界不開心嗎?

其實呀,寶寶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聲」,是宣布平安的信號,也是和這個世界、和爸爸媽媽最好的打招呼方式。

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聽到哭聲後,醫護人員反而才高興呢?

看到一個視頻,剛出生的肉乎乎的小寶,但就是閉著眼睛不哭,任憑醫護人員彈腳丫、推臉、揪耳朵,仍然堅持做「淡定寶寶」。

最後兩隻小腳丫同時被彈,小寶貝才「哇哇」的哭起來,聲音很響亮,聽到哭聲的醫護人員都開心的笑出聲來。

不清楚緣由的家長,可能看到醫護人員「折騰」剛出生的寶寶,會很心疼,這個時候還真不能心疼。盲目阻止反而會害了寶寶,為什麼這麼說呢?

就像護士說的 「哭是打開肺」,是為了寶寶好。

到了孕晚期寶寶雙肺才開始逐漸發育完全,但還沒「正式使用」,因為在媽媽肚子裡不需要自己呼吸,媽媽身體會通過臍帶源源不斷的給寶寶輸送氧氣和養分,供胎寶寶生長發育。

也正因為如此,胎兒可以在羊水環境中玩耍、甚至自如吞吐羊水,而不會發生溺水。

但出生後的寶寶需要獨立存活,就得自己呼吸啦,就得開始啟用自己的「呼吸系統」了。

哭聲代表外界的空氣進入了寶寶雙肺,肺部組織和胸廓開始擴張,但壓力卻小於外界壓力,當空氣進入雙肺,並在體內循環時,血液循環也同時建立,代謝產生二氧化碳要排出體外。

當寶寶呼氣排氣時,氣流會帶動聲帶,於是讓寶寶發出哭聲,這個過程中產生的震動越強,寶寶的哭聲也就越響亮。

所以呀,看到剛出生的寶寶哭,家長應該高興,說明寶寶已經建立了自主呼吸,這是寶貝平安的信號;反而是寶貝遲遲不哭,可能有危險,需要搶救。

剛出生的新生兒寶寶,如何判斷是否健康?

「啼哭」是建立呼吸的信號,是寶寶健康的信號之一,那在醫院裡,醫生除了看寶寶哭聲,判斷一個新生兒是否健康,還會看哪些方面呢?

在處理好臍帶後,醫護人員還會給寶寶做一系列檢查。

第一個:「阿普加評分(apgar評分)」

也就是通過做一些檢查給寶寶打分,最後看寶寶的總分多少,是否在正常範圍之內。

阿普加評分的檢查項目包括:膚色、心率、反射、肌張力、呼吸,具體每項如何評分,可以參考下面這張圖片。

第二個:頭面部和身體檢查

包括檢查寶寶的 雙手雙腳,手指、腳趾個數是否正常,頭面部(眼睛、耳朵、鼻子、口腔)有沒有缺陷,囟門情況,頭部是否有腫塊等。

第三個:出生時的發育指標

包括 身高、體重、頭圍等,把寶寶放在新生兒體重秤上,測量這些數據並做好出生記錄。

一般寶寶 出生時身高是50厘米左右,受子宮大小、寶寶在子宮內發育時間影響,基本正常足月生寶寶都是50厘米左右。

體重差異會比較大,有的寶寶可能不足5斤,有的寶寶超過了8斤,體重範圍在2.5-4千克為正常。

另外,在記錄發育數據時,在寶寶的出生檔案里,還會留一個 小腳印,有的醫院是紅色,有的醫院是藍色。

做完這些檢查後,寶寶一切都正常,醫護人員就會把寶寶抱來和媽媽進行皮膚接觸、吃第一口母乳。

可別小看這個環節,對寶寶健康和媽媽產後身體恢復都影響很大。

望著剛出生的小寶貝,爸爸媽媽可能還沒進入角色,不知該如何與這個人類幼崽相處。

也正因為 沒經驗、不懂專業知識,在寶寶出生的頭一年,容易遇到各種育兒難題,容易焦慮或是做錯。

其實,在不同階段,寶寶生長發育都有規律,只要掌握了這些「帶娃密碼」,就會輕鬆很多。

寫在最後:你家寶寶出生時哭聲響亮嗎?剛出生時是什麼樣兒呢?歡迎來和家長們分享你的帶娃日常和經驗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87b2c08297b6dd60bb7bb87a1af2a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