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親歷「華軟新動力暴雷」:瞬間喪失信心,許多人在贖回產品…

2023-11-17     南都周刊

原標題:投資者親歷「華軟新動力暴雷」:瞬間喪失信心,許多人在贖回產品…

本文自南都·灣財社。

采寫 | 南都·灣財社記者 王玉鳳 見習記者 彭樂怡

「就在周二,突然打電話告訴我華軟新動力暴雷了。」向「華軟新動力穩進對沖FOF1號」基金投資了1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方浩(化名),在11月14日上午收到投資顧問的消息,「我第一反應是『震驚』,然後就想如何保全資產。」方浩說。

方浩收到消息的當天,一則「杭州30億量化私募跑路」的傳聞引爆私募圈,其中牽扯到的百億私募FOF(基金中的基金)華軟新動力被推至風口浪尖。網傳截圖顯示,華軟新動力投資了匯盛私募,再下投至杭州瑜瑤,再下投磐京,而「投前的估值表和投後的業績全是假的」。

14日,華軟新動力發布公告稱,公司管理的最終實際投資至深圳匯盛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盛私募」)的部分私募基金產品,因匯盛私募發生違約行為導致兌付困難。

得知暴雷後,方浩馬上在社交媒體平台尋找和他一樣的受害投資者,目前群聊中已有十餘名網友,人均投資金額在一百萬元左右。

私募暴雷,投資者仍未確定實際虧損

2022年5月,方浩給「華軟新動力穩進對沖FOF1號」基金投資了100萬,看中的是這隻基金的穩定性。從代銷機構的投資顧問處得知,華軟新動力是個百億級的私募機構,方浩查詢後也證實了這一點。「作為投資人,我只能查到華軟新動力作為一家百億的頭部私募機構,它的背景是挺好的,我覺得應該能夠為投資『背書』。」方浩說。

代銷機構方面向方浩透露,暴雷的苗頭始於11月3日,當時有客戶要求贖回基金,但華軟新動力發現匯盛私募無法兌付,後於11月5日、6日報警,結果發現匯盛私募實際上投資給了杭州瑜瑤,而杭州瑜瑤投給了4家管理人,其中一家磐京投資出了問題。

11月14日,一則「杭州30億量化私募跑路」的傳聞引爆了私募圈,網傳消息稱匯盛私募管理人「帶著30億跑了」。被牽扯其中的華軟新動力也在當天發布公告,承認公司管理的最終實際投資至深圳匯盛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部分私募基金產品,因匯盛私募發生違約行為導致兌付困難。

華軟新動力也向渠道解釋稱,「新動力旗下FOF下投了杭州匯盛,而匯盛先前聲稱自己是做量化對沖策略,後來經華軟新動力調查發現,匯盛只是拿資金去投了瑜瑤投資的產品,華軟新動力迅速採取行動,上周已經報案抓捕產品造假的私募管理人杭州匯盛」。

華軟新動力11月14日公告。

南都·灣財社記者在中基協官網上無法查詢到「杭州匯盛」有關信息,但能查詢到華軟新動力公告中的深圳匯盛。根據備案信息,深圳匯盛實際辦公地在杭州濱江區西興街道科技館街626號寰宇商務中心1幢1305室。另外,杭州瑜瑤因違規加槓桿被處罰,此前已被列為異常經營機構;磐京投資也已於2022年9月被協會註銷。

上述代銷機構向方浩表示,由於杭州瑜瑤實控人在11月初已失聯,並不知道華軟新動力有多少比例投到了有問題的磐京投資,目前只能藉助監管力量查明。另據第一財經報道,深圳匯盛、杭州瑜瑤幕後操盤人都是磐京投資實控人毛崴。目前,毛崴已被帶走調查,杭州瑜瑤股東、基金經理楊澤斌也已被帶走。

根據上述代銷機構消息,方浩所投資的「華軟新動力穩進對沖FOF1號」基金規模為1.1億元,其中約9000萬由該代銷機構代為募集,其中有39%投給了匯盛私募。「截至目前,我們還不確定實際的虧損究竟有多大,頂格來算,就是虧損了39%。」方浩說。

投資者對底層資產不知情,涉事私募或存在凈值造假

對於網傳華軟新動力投資其他私募產品中存在的多層嵌套關係,方浩並不知情。

「投資人看不見華軟的底層資產,而他們周期性發給我們的報告,公布的信息非常模糊。」根據方浩提供的信息,「華軟新動力穩進對沖FOF1號」基金成立時間為2019年4月25日,截至2023年11月3日的凈值為1.3280。該產品配置為,72.29%投資策略為綜合套利,13.83%為高頻策略,4.44%為對沖策略,3.74%為商品期權,2.38%為大宗套利。上述產品配置並未提及代銷機構所稱「39%資金投給了匯盛私募」。

除此之外,代銷機構方面還向方浩表示,涉事私募基金估值和凈值報告可能存在作假情況。另據第一財經11月16日報道,有接近華軟新動力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華軟新動力拿到的杭州瑜瑤的估值表是假的,私募基金產品當中的資金也被轉走,「該嵌套產品的最後一層基金合同上的打款帳戶竟然不是產品帳戶,而是管理人的公司帳戶,之後被直接轉移走了」。

方浩曾想過將持有的華軟新動力基金贖回,但在代銷機構投資顧問的勸說下贖回了其他基金。方浩向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當時自己會投資華軟新動力,也離不開代銷機構的推薦。在今年3月時,方浩向投資顧問諮詢贖回事宜,但被委婉建議先贖回其他基金,並稱「華軟新動力下個月馬上要封盤,之後再買就不是這麼低費率」。

到10月中旬,方浩再次向投資顧問詢問華軟新動力基金的開放日,投資顧問稱「要向管理人確認」,但之後一直沒有音信。「我買的時候,代銷機構告訴我這隻基金開放期相對自由,想贖回的話,提前打個招呼,可能一周左右贖回了。一年半時間裡,我基本沒怎麼贖回,但會定期去跟他們確認,在我諮詢了開放日之後,代銷機構也沒有告訴我華軟新動力有什麼問題,也沒告訴我什麼時候能夠贖回。」方浩說。

方浩還說,這次華軟新動力暴雷事件,影響了他對私募投資的信心,「尤其我投的不是一個激進的產品,只是用來保本的。但我也一下子對這類產品喪失信心了。」投資顧問還向方浩透露,受華軟新動力暴雷事件影響,最近許多投資人都在贖回產品。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43f6d61ad2f0f4e09103ed80ef447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