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加進|王益民:新教育之夢,未有窮期的行走

2023-05-19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林加進|王益民:新教育之夢,未有窮期的行走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教育是一首詩 音樂: 曹芙嘉 - 教育是一首詩

新教育之夢,未有窮期的行走

作者|林加進 王益民

來源|江蘇教育報

「新教育實驗」發起人,全國政協副主席朱永新老師說:「一個國家總要有一些人做夢,總要有一些人高舉理想主義的旗幟。教育要有理想,做教育的人要有理想,否則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就永遠沒有理想,沒有出息。」新教育的理想就是「為未來的中國教育探路」,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本文插圖來自|同安區新城小學

「未有廈門,先有同安。」同安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有著「宰相故里」「閩學源頭」「提督搖籃」等重要的歷史文化名片支撐的「千年古城」。

一天,同安人的教育之夢也在歷史中醒來,紮實而深厚;也在新教育的感召下醒來,熱情而奔放。

(一)追逐:「我的教育理想」

2000年,朱老師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拉開了新教育實驗的序幕。就在這一年,同安也有了新教育的萌芽,先是一批活躍在「新教育在線」(BBS)的網友,他們與全國各地的新教育人交流教育思想,研討教學設計。2005年,同安區建設了網絡教育平台——同安辰星論壇,與新教育開展網絡連線互動,一批中小學、幼兒園老師成為新教育種子,

同年,朱永新老師來廈講學,一群同安教育人懷著興奮和忐忑的心裡,來到會場,那是第一次和朱老師見面,竟是這樣的和藹可親,更令人意外的是,還臨時受邀上台與朱老師一起朗誦——《向著明亮那方》。

多少年之後,當年組織大家的子恆老師說到這段故事還是餘興未消:一次逐夢之旅,同安教育人向著明亮的新教育那方就這樣悄悄地啟航了!

中國教育報:「新教育實驗」給教師帶來了什麼?——給教師有跡可循的成長路徑,讓教師的成長清晰可見!

本文插圖來自|同安區新城小學

二、構築:「新教育之夢」

2004年,朱老師的《我的教育理想》升級版《新教育之夢》推出,這是一本新教育群體形成的源始書。但是,教育光有「夢」是遠遠不夠,理想之光被喚醒也是不夠,新教育夢想成為實現是從「田野」開始的。

同安的新教育夢想是從辦一所新學校開始的。2010年,活躍在新教育在線的「子恆」「蟲子」等同安教育人,因為廈門市梧侶學校的創建而聚集在一起,他們相約,以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辦同安第一所新教育實驗學校。

一所新建校,一張空白紙,起筆便是「新教育實驗校」個性鮮明的定位。朱老師在各種場合反覆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新教育的核心價值」,「是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也是未來教育的根本方向」……並且進一步強調,「教育不管怎麼變,這兩條是不會變的——幸福和完整」。

「新教育學校不追求分數,但是我們不害怕考試。」朱永新老師的這個觀點,在梧侶學校的實踐中得到了印證。這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占85%的學校,創辦十多年來,中考成績穩步提升,近年已經躍居同安區,乃至同翔片區的前茅,大部分學生都考上了普高,成為同安教育的一個獨特的新教育氣質的品牌。同安與新教育實驗的聯繫,也因此越來越緊密。

記者曾經問子恆老師,梧侶10年辦學成績,最成功的一條經驗是什麼?他未加思索的回答:「營造書香校園!」是的,「營造書香校園」是新教育實驗「十大行動」之首。就像朱老師所言,「最好的學區房是家裡的書房」「沒有師生的共同閱讀,就很難形成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

隨後,濱城小學、同安第二實驗小學、五顯中心小學、濱城中學、同城四季幼兒園等十幾所校(園)先後成為新教育實驗校。截止2023年4月,已經有20所實驗校。

或許是有了初步的辦學成果吧,2018年11月,以「讓世界看同安,讓同安聽世界」為主題的新教育國際高峰論壇在同安舉行。近700名來自國內外的教育專家、名校校長雲集閩學源頭同安,在感受同安深厚歷史人文的同時,共話新教育,展望美好未來。

2019年10月,同安區第九期名家講壇暨首屆教育敘事展示活動在同安區教師進修附小舉辦。同年12月,梧侶學校、濱城小學校長作為全國新教育種子核心成員受邀進京參加「新教育種子學校2020工作會」,策劃、推動全國新教育種子學校常態運作工作。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如今的同安教育,新教育實驗校就是一朵朵開放在這裡的熱情奔放的三角梅。既有全國領先的教育大數據平台應用的實驗校,也有一直秉承晨誦、午讀、暮省的脈脈書香的學校;既有濱海的現代化學校,也有山區的小而美的校園。萬紫千紅的畫卷正在這裡徐徐展開。

林加進:追夢,築夢,圓夢——追隨新教育,共享新教育

邱麗紅:教育 需要愛,而愛需要智慧——雲中誰寄錦書來

本文插圖來自|同安區新城小學

三、突圍:「理想的父母」

「十四五」前,廈門的發展側重於島內兩個區,傳統的歷史名城遇到了發展中的新問題,同時,因為工業集中區在同安,這裡有了大量的「外來人口」子女。孩子們基礎薄弱,行為習慣欠佳,更為擔憂的是,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很不重視。

如何在逆境中突圍?同安新教育人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在朱老師《理想的父母》一文中的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父母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礎,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

教好孩子,先從父母抓起。2014年,新教育螢火蟲廈門分站在同安紮根,「新孩子」鄉村閱讀公益行、全國說寫課程推廣等等一系列公益活動,都陸陸續續走進了廈門同安。隨著螢火蟲分站成為全國品牌分站,新教育開始在同安從學校走進家庭,走近社區,走向大眾。

隨之,「新父母學堂」也在各實驗校開展起來。有的學校制定了家長學校課程計劃,採用積分制。線上線下結合,分必修課和選修課,一支新的「訓練有素」的教育力量已經誕生。

為破解學校、家庭、社區三方教育銜接問題,實驗校探索家庭教育成長行動暨家教知識公益服務進社區,以及暑假託管的「近鄰學堂」活動,搭建「三位一體」教育平台,形成多方教育合力,真正做到家校社同心同行,有效提高學校辦學品質。

2017年8月,以推廣新教育家校共育經驗為主題的全區「新學期 新父母 新孩子」研討會召開。

2018年10月,由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家校合作經驗交流會議在古城揚州隆重召開。洗墨池幼兒園作為唯一的幼兒園代表在主論壇上進行典型經驗發言。

2021年1月,同安區教育局局長呂子祥在2021年全國家校合作經驗交流會議上,作了題為《家校同安、同學、同成長》主題交流分享。

今年,朱老師為天下父母寫了一本書《教育的減法》,他說,要緩解父母的焦慮,在需求端給孩子減負,讓孩子過上我們新教育實驗倡導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大概是理想父母的又一重境界吧。

王益民:親子師生共讀,編織一段生命的童話!

汪嘉莉:等等 孩子,給他們一點時間——您願意等一等嗎?

本文插圖來自|同安區新城小學

四、遠望:「未來學校:重新定義教育」

新教育其實並不「新」,100年以前在英國、法國就有了新教育運動。杜威也曾對「新教育實驗」進行過理論闡釋,他的學生陶行知成為中國版新教育的最早實驗者。蔡元培先生對新教育也有自己的理論研究和親身實踐。但是,朱老師新教育實驗在這個全新的時代具有了嶄新的意義。

2019年,朱老師的「新的『新教育之夢』」《未來學校:重新定義教育》出版了,「我相信,今天的學校會被未來的學習中心取代。」在他的描繪中,學校不再是唯一的學習場所……

未來,不是我們要抵達的地方,而是需要我們創造的地方。當下的教育,就是正在發生的未來。2021年1月,同安區政府與蘇州市新教育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區屬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委託給新教育研究院管理。於是,一所具有未來學校屬性的廈門市新教育學校落戶同安。一年多來,新教育實驗的各項成果正在這所學校系統轉化,尤其是「新課堂」和「新科創」正在改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本文插圖來自|同安區新城小學

新時代,同安教育人從未停止對於新教育的探索,「朋友圈」也在擴大。2021年1月,廈漳泉新教育聯盟成立;2022年12月,華南新教育研究院成立;疫情過後的2023年2月,廈漳泉新教育聯盟首屆年會在同安召開。

在夢想與現實中,同安新教育人穿梭而行,自覺行走,一直沿著新教育詩意的遠方踏歌而行。滴石齋的燈光依然亮著,新教育人溫柔而篤定。

文章來源|江蘇教育報。圖片來源|同安智慧教、 同安區新城小學作者,廈門市同安區新城小學校長林加進,廈門市新教育學校校長王益民。

陳條元:十 年,新教育浸染歲月——「喜聞樂見」 撥開眼前的霧

邵麗明:尋 芳出本真,美自翩翩來——來自廈門同安區濱新幼兒園的幸福成長故事

生命敘事集錦|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向上成長,向新而行,向世界開一朵屬於自己的花

營造書香校園|美文案例集錦——閱讀改變人生,沒有書香充溢的校園,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教師生命成長與專業發展美文案例合集——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特別推薦:新課標、新課改、新教法學習資料合集——仰望星空,守望田野

「教育界的諾貝爾獎」——為什麼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實驗?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aa98fe5cb722318f53075281a845c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