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武漢地區唯一的石窟寺,傳說與黃鶴樓相連,內有唐代大佛

2022-05-06     蘇丹卿

原標題:探索武漢地區唯一的石窟寺,傳說與黃鶴樓相連,內有唐代大佛

你對石窟寺的地理位置印象是什麼?

是黃河之畔、伊洛河水邊,還是大漠深處、戈壁之間?有沒有想過在長江、漢水交匯處,江漢平原東部,掩藏於低矮山林、居民社區也會有一處「石窟寺」?

白雲洞,武漢現存唯一的石窟寺

武漢白雲洞,位於江夏八分山南麓,這是一個縱穿於一座石山的天然大溶洞,全長200-300餘米,由前洞、中洞、天井和後洞組成,據考證距今大約1.8萬年至1萬年。

其中,前洞留有古人遺蹟頗多,如石刻、石像等。

洞口頂鐫刻的「白雲洞」三字,前洞壁石上的「無梁殿」三字,均為明代兵部尚書熊廷弼所書。

洞內留有明代、清代的石刻以及一尊據介紹是為唐代時期的石佛。專家曾依據其形態和衣飾特徵推測為唐代石佛。

「石窟寺」之證實由此而來,為武漢地區僅有的石窟寺文物類型

其大殿正是前洞,這個沒有樑柱的天然石洞即無梁殿。殿室高5米,殿中立有一尊唐代石像,帶底座高約3.6米,由整塊青石雕刻而成。

據資料介紹,該造像應為接引佛,盛行於唐代初期和武則天時期。

但稍加觀察,就可見其佛首與佛身不統一,佛首顯然是後來修補的。

經查資料得知,1982年,當地修建白雲洞內道路工程時發現了這尊石像,但出土時並不見佛首和底座。後來根據其形態、衣飾特徵修復了佛首和蓮花底座,並依舊立於出土原址。

長河漫漫,歷史無真相。當初失去的佛首和底座是被盜走還是因戰火摧毀不得而知,且下落不明,令人不禁感到唏噓。

《江夏縣誌》記載,唐貞觀年間,駱禪大師雲遊至八分山慈雲寺,在八分山下「白雲洞」建成一石窟寺,立有佛像一尊。

從此「白雲洞」石窟寺成為百姓祈福雲雨,祈求五子登科之地,後世官宦名流慕名前來,增刻題刻。

洞中洞之青龍洞

面朝石像的右側有一個青龍洞,入口處附近還刻有「這裡看過」、「曲徑」等行楷。

傳說白龍神從東海來白雲洞助太上老君煉丹,常往返於行宮與白雲洞之間,久之遂成曲徑。難道這就是「青龍洞」的由來?如是這樣,「白龍洞」更為形象。

實際上,青龍洞是一個修築的人防洞。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按照國家「深挖洞、廣積糧」的要求,修築出來的。原計劃修築300餘米,但後來只完成了三分之一。

如今青龍洞口鐵門緊鎖,裡面漆黑一片,給本身富有傳說色彩的青龍洞增添了無限神秘感。此洞如今的用處據說是用來釀酒的。

天竇門傳說:白龍神出入龍宮的通天之門

穿過中洞,即到天井,抬首豁然開朗,青山疊翠。用手機的廣角拍攝模式或相機的廣角鏡頭,可見自己是完全置身在一個「洞坑」內。

《江夏縣誌》載稱:「人進洞陳折半里,仰見天竇。」

站在這裡,左右各有兩個出口,且是兩道完全不同的風光。左邊則陡峭的天竇門,向上攀登可達白雲洞頂,見另一番景色。向右曲徑幽處,步步生蓮,洞穿洞,溪水輕緩,十分清爽。

其中,天竇門是白雲洞的一道勝景所在。

傳說這是玉皇大帝賜予白龍神的出入龍宮的通天之門,白龍神由此上天成「天龍」,又稱天龍門。在其周邊石壁上還刻有「雷門洞開」四字。

一日,玉皇大帝召白龍神到天庭,但白雲洞並沒有進入天庭的通道,玉帝遂令雷神劈開洞頂並設天竇門。從此白龍神有了通天入海的自由,成為天龍。

天竇門很陡,登頂需要藉助一旁的鎖鏈,卻有了戶外爬山、登高的「冒險樂趣」。

曲徑幽處,楚天黃鶴白雲

若要我挑選出白雲洞最喜歡的一隅,與天竇門相望的另一個淺洞實在歡喜。

這是兩個淺洞相連,爬幾層石階並能出去。

但洞內的一條河溪和幾塊間隔的「浮」在水面的石階,構成了一幅「曲徑幽處、步步生蓮」的古樸、清幽的畫卷,富有古老的東方意境。

當我看到這一幕時,腦海里不禁出這樣的一幅畫面:唐代一僧人漫步蓮花石,聽山林鳥語蟬鳴,看河溪游魚戲水,他輕輕揮袖,那番古意散發著一份「雅」的氣息。

踩著形似荷葉的水泥石,再沿著幾層石階便到了白雲洞的半山腰上,這裡林木蒼翠,給我一種園林之感。

楚天黃鶴白雲,這裡與仙鶴的傳說也頗有意境,一傳昔日飛離黃鶴樓的仙鶴曾在此棲息;二傳太上老君乘仙鶴來此煉丹。

白雲洞與黃鶴樓有不解之緣。

勇夫洞:相傳與黃鶴樓(蛇山)相連

白雲洞前洞右側有兩子洞,分別是勇夫洞」和「懦夫洞」。懦夫洞極淺,勇夫洞很深,怯懦者莫敢入,故名勇夫洞。

1985年,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了猛獁化石,經考證,距今大約有1.8萬年左右。這一發現對研究江夏地區舊石器時代考古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但更令人好奇,忍不住探索的還是源於一個傳說。

傳說此洞與黃鶴樓(蛇山)相連,朱元璋當年曾率兵暗走此洞,攻下了武昌城。因而不少遊客以為此洞十分幽深。

膽大者打開手機電筒,沿著狹長的小路一步步深入洞中,結果發現全長不過10餘米,但前方掛著「禁止通行」的牌子,又不禁引入再次好奇。

洞內石壁上有不少鐘乳石,形狀奇異,有的像鷹爪。根據前面的種種傳說,難道這是仙鶴留下的腳印?

兵器展覽館:青少年教育活動基地

翻過白雲洞後山,會見到一塊水泥平地,那裡擺放著輕重機槍、地雷、火箭筒、無後坐力炮、反坦克飛彈,類似一個露天兵器展覽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一探究竟。

一塊飛地:地處江夏的白雲洞屬武昌管轄

關於白雲洞的導航搜索,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白雲洞明明是在江夏八分山,但導航顯示位置在武昌區下川村。

導航出錯了?

由於此處篇幅有限,我們下篇再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952931192ca1dc0f0e6b07c5044a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