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張君雅小妹妹現在很暢銷,它其實曾負債35億

2020-02-02     品牌話題

有一款零食,無論是愛吃還是不愛吃的人,都或多或少聽過它的名字。它總是被放在超市貨架的中間位置,王牌產品有乾脆面、甜甜圈等。

沒錯,品牌君今天要跟大家說的,就是那個包裝上印有一個爆炸頭小妹妹的張君雅。它誕生時,主公司維力巨虧35億。

然而,張君雅卻憑藉一己之力,將維力扭虧為盈。

維力的「救命稻草」

當年,維力老董事長張登旺投資失利,使公司負債35億元並面臨重整。為了拯救這個局勢,維力總經理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開發出「張君雅小妹妹」系列產品。

從此,負債35億的維力終於撥雲見日,月入數千萬。

有趣的是,張君雅小妹妹其實是誤打誤撞誕生的。當時,維力只是拍攝了一部「維力手打面」電視廣告,廣告中扮演「張君雅」的小學生簡嘉芸爆紅,維力便想到用這個小學生的形象來作為產品的新IP。

面對小浣熊、魔法士等乾脆面前輩的競爭,張君雅選擇是通過定價進行差異化打法。售價大多在為8元左右,部分產品達到了13元,比同類型的產品如小浣熊等貴了2~3倍。

為啥同樣是零食,張君雅小妹妹貴那麼多也還是有人買單?這裡,品牌君就不得不提張君雅小妹妹的IP運營本領了。

為什麼說張君雅IP很成功

早期的張君雅食品只有「捏捏面」系列,也就是類似小浣熊那種類型的乾脆面。

與其他零食品牌不同的是,這個包裝上的張君雅小妹妹並沒有微笑,而是噘著嘴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你要吃乾脆面,就要捏她的「臉」。加上「手下留情、捏卡小力點」「再捏我,我會跟阿母講哦」「臉被捏大,長大很難嫁耶」等文案,讓張君雅小妹妹的IP形象逐漸鮮明起來。更有不少消費者表示,就是為了捏張君雅的臉,才去購買的乾脆面。

你看,一個因為太暢銷,而時常被消費者們「捏」到住醫院的小妹妹形象,不就這樣建立起來了嗎?

在形象初步火了之後,維力便開始給張君雅開發周邊產品,製作出大頭貼紙,表情包,公仔等等多種小物件。當然,大部分的產品為了貼合張君雅本身的形象,也多是以哭臉為主。

同時,張君雅的線下活動也沒有落下。它的代理商會到各種年輕人聚集的地方做試吃,並帶著張君雅的卡通人偶像與顧客互動。

為何品牌都在談IP化

張君雅的IP營銷雖然已是十幾年前的案例了,但品牌君認為就算是放在當今社會,也同樣受用。品牌需要有一個和消費者交流、互動的渠道,而將品牌形象化的IP就是最實用也是最方便的渠道。

三隻松鼠能從一個電商出生的淘品牌獲得今天這般成績,除了產品本身過硬以外,作為「台柱」的三隻小松鼠也功不可沒。三隻松鼠賦予了IP形象豐富的人物設定,再與產品的特點相結合,打出創意營銷組合拳,充分展現了三隻松鼠這個IP所具備的價值和潛力。

那個在廣告上賤賤地說著「快到碗里來」的M&M巧克力豆,也讓一個原本平淡無奇的巧克力多了幾種不同的生命力。在上海,你還能看到M&M豆為主題的商店,裡面除了M&M豆商品本身以外,還販賣著相關的周邊產品。

品牌都在談IP,是因為原本的渠道扁平分散,使過去的通路打法不夠用,傳統品牌形象工程無法勝任。要想做好這一切,品牌的人格化、動物化、講感情、造互動等就顯得十分重要。

但目前,真正成功的品牌IP還沒有多少,因為大部分品牌都只是在跟風蹭熱點而已。就如張君雅小妹妹經常被人捏,而哭喪著臉的特色一樣,其他品牌在設計IP時,也要深挖自己產品的特色。只有走心塑造的IP,才能占領消費者的心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7CNIXAB3uTiws8KunA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