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區泉交河鎮鄉村振興中的創新探索

2023-12-29     益陽日報

原標題:赫山區泉交河鎮鄉村振興中的創新探索

赫山區泉交河鎮鄉村振興中的創新探索

開欄的話

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鄉鎮一級是重要主體。為講好鄉村振興益陽故事,即日起,本報推出《鄉村「鎮」興》專欄,聚焦全市鄉鎮、街道,以行進式、體驗式、蹲點式的調查採訪,報道發生在各鄉鎮的新鮮事、趣味事,反映基層單位和廣大群眾在建設美好家園中的不懈追求、創新智慧和別樣風貌,為我市鄉村振興工作匯聚力量。

益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燦 通訊員 李微 劉吉

「明天人民日報的記者也要來這裡採訪。」12月27日,記者在赫山區泉交河鎮新松樹橋村採訪時,鎮里工作人員無意間的一句話,引發了記者的興趣。遂問:「採訪主題是什麼?」答:「村莊規劃」。

鄉鎮的「村莊規劃」能有什麼新聞?為解心中疑惑,28日,記者再次前往泉交河鎮。

在路上,區新聞中心工作人員告知,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了一批鄉村振興典型案例,湖南省共有2個案例入選,赫山區就是全市唯一成功入選的。入選理由是:赫山區扛穩「山鄉巨變」策源地使命擔當,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推動村莊規劃編制,推進水電氣訊等公共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開展「美麗庭院」和「美麗屋場」提升行動,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一進新松樹橋村,村黨總支部書記就興致勃勃帶記者一行參觀美麗屋場。在村道旁,黃家灣「美麗屋場」建設施工正如火如荼,功能分區已初具雛形。「這是村裡第三個『美麗屋場』,還有十來天就完工了。建設的具體位置、面積早就列入村莊規劃。」譚文說。

根據全鎮整體規劃,新松樹橋村被定位為農業發展類村莊,規劃以「農田」為核心,將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耕地與林地保護、綜合交通、水資源、文化旅遊等各類專項空間規劃有機融合,「多規合一」,最終形成「一本規劃、一張藍圖」。日前,新松樹橋村村莊規劃獲評湖南省2023年度優秀國土空間規劃設計和案例一等獎。「獲獎是『意外』收穫,主要是有了規劃,心裡就像有了『施工圖紙』,什麼事情都一目了然。」泉交河鎮黨委書記陳國榮接過話茬。據了解,2021年,鎮里首次打破村界壁壘,站在區域統籌的視角,實踐「多規合一、多村連片」的規劃設計。將國土規劃、十四五發展規劃、專項規劃、旅遊規劃、概念規劃等有效銜接,編制了來儀湖、新林、菱角岔、新松樹橋、奎星5個村鄉村振興示範區綜合規劃。

泉交河鎮還在全區首次探索「院長當村長」模式。2021年,聘請湖南農業大學5位正副院長級別的專家學者擔任5個村的「名譽村長」,由專家對全村規劃建設提點子,同時落實區委「一村一企一師一員」模式。聘請湖南城市學院孟雪教授等專業規劃設計師加盟,提高規劃設計水平。

綜合規劃破解了村與村之間的道路建設、公共服務設施重複建設等問題,解決了各村產業同質化、無序化,以及難以形成合力等系列問題。「不僅如此,規劃還引發了意想不到的蝴蝶效應。」陳國榮說,正是做好了村莊規劃,近年來全鎮在推進土地數字化改革、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現代農業綜合體建設四步探索過程中,輕鬆跳過了許多本來繁瑣複雜的工作。「底子清、方向明,推進起來勢如破竹。」

同時,在人居環境提升方面,統一規劃有利於美麗庭院、美麗屋場、美麗田園「三美同創」。在此基礎上,鎮里已搭建「左鄰右舍議事室」,組成「區—鎮—村—設計單位」四方編制責任小組,成立了「屋場建設管理委員會」,制定了「屋場公約、村規民約」,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得益於規劃作用的發揮,泉交河鎮先後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鎮,入選「十四五」期間湖南省鄉村振興示範創建鄉鎮,獲評2021年湖南省國土空間優秀案例一等獎。

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到,要適應鄉村人口變化趨勢,優化村莊布局、產業結構、公共服務配置,紮實有序推進鄉村建設,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推進農村基礎設施補短板。陳國榮說:「根據會議精神,按照既有規劃,我們繼續做好『美麗屋場』建設、管護工作,同時推動垃圾減量、分類回收,進一步提升群眾生活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59ac257ad5c42e29ee9bceeed2aa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