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香的文化大餐——沅江市以文化振興擦亮鄉村振興絢麗底色
益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殉華 通訊員 董瓊香
1月上旬,沅江市作協發布了一條好消息:2023年7月至12月,在湖南省作家協會聯合省直有關部門組織開展的「湖南百名作家寫百村」大型文學創作活動中,沅江作家斤小米的作品《小河咀,一種河流對月亮的遙想》榮獲散文組一等獎。這個榮譽,無異於在沅江文化的餐桌上,又端上了一道飄香的菜肴。
一湖洞庭碧水,不僅孕育了魚肥米香的天下糧倉,還滋養了舒筋壯骨的精神文化。在鄉村振興實踐中,沅江市宣傳文化部門引導鼓勵本地作家和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一方面深度挖掘、積極探索人文之美,一方面俯下身子,躬耕田野村莊,以文化力量賦能鄉村振興,為和美鄉村奏響新時代的精神樂章。
走進小河咀村,人們不禁會問: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是如何迅速蝶變,成為第五批湖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省級鄉村治理示範村、湖南省文明村的?在鄉賢楊鴻劍經營的鄉村音樂吧里,記者似乎尋到了答案。
2023年以來,沅江市著力打造小河咀漁村文化,依託濕地公園建設,建成草坪茶廬、禾堂啡鋪等休閒場所和鸕鶿捕魚、夜遊浩江湖等觀光項目,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引來了四面八方遊客。「這麼近、這麼美,周末就到小河咀」成為膾炙人口吸引遊客的傳播口號。
本在城裡經營酒吧書屋的楊鴻劍,看到了小河咀翻天覆地的變化,急切地在第一時間報名入駐,組建了一支鄉村樂隊,用鄉村音樂拉動夜經濟。伴著滿天星斗,湖風習習,露天燒烤和蝦蟹美味入口,漁村活力四射,生意很快火起來。去年中秋國慶假期,小河咀村吸引客流超11萬人次。「外地客人常常是慕名而來,滿意而歸。」楊鴻劍說。假期過後,他又在村裡建設「禾堂閱舍」村民書屋,書屋陳列紙質書3000多冊,「囤集」海量的電子書籍,有貓耳聽書、可移動顯示屏等供讀者選用。除了吃喝玩樂,在漁村書屋靜心閱讀,也成了遊客的新選擇。
以鄉村旅遊為切入口,沅江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為文化「破題」、為產業「添翼」,相繼打造了鄉村文旅發展「花開四季」品牌,成功舉辦了鄉村文化旅遊節、油菜花節、荷花節等特色節會活動,入選全國「深呼吸生態旅遊魅力名縣」。「洞庭天下水·沅來就很美·沅江親水自駕」入選全省首批十大自駕游寶藏路線。新灣村用活「沅江水」,栽種千畝荷花,打造「十里荷塘」景區;先鋒村依託全國最大的叢生全冠香樟培植基地,由村支部牽頭聯合鄉村文旅運營公司,累計投入1500萬元,打造樟廬溪谷鄉村旅遊度假區,已接待遊客超過5萬人次,入選全省五星級鄉村旅遊點。
在以文化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工作中,沅江市整合資金1700餘萬元,撬動社會投資1000餘萬元支持和美鄉村建設,支持25個重點村建設文化陣地。為了讓先進文化融於農村文化陣地,沅江市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注重創新形式,打造「沅來有樂」品牌,持續開展「我們的節日」「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村晚」等群眾性文化活動。依託全市「村村有文藝隊伍」的文化基礎,舉辦「全民舞動·文明沅江」團體舞電視大賽等群眾文化活動,多次獲評全省優秀;多部文藝作品在湖南省第七屆網絡原創視聽節目大賽、2023年春節文旅短視頻優秀展播中獲獎。
隨著龍年春節的臨近,沅江市積極籌備「文化在鄉」活動,把「年夜飯」端到群眾的家門口。沅江市委宣傳部重點指導14個村開展「百姓村晚百姓演」村晚活動,選派文化專業人員面對面開展藝術指導,形成「一村一個特色節目」,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茶盤洲幸福港社區、胭脂湖街道胭脂湖村、南大膳鎮牛洲村「村晚」已經定音,準備工作正在抓緊進行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d709e1b5939381d59f6ea0969f4b9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