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藝,四季有別,豐田C-HR EV吃出了蘇幫菜內味兒

2020-07-14     速度周刊

如果你在外灘的老乾杯吃到一半,忽然接到電話讓你現在打車去蘇州松鶴樓參加另一個飯局,你是什麼感覺,不情願但不得不叫車?

當我在西安回民街附近駕駛Taycan turbo S突然接到深圳豐田C-HR(參數|圖片) EV試駕活動邀請的時候,我也是這個感覺。

松鶴樓,名氣大,不便宜,但我當時的感受是:已經酒足飯飽了,再來山珍海味我都食之無味。

但坐下以後我發現,蘇幫菜就是哪怕吃撐了,你還能再往嘴巴里塞點。

1

我把話說在前面,我不是一定要夸這台C-HR EV: 補貼後售價 22.58-24.98 萬,比燃油版貴,但依然沒有全系標配TSS,也就是豐田智行安全系統,略有遺憾。

但除此以外,整台車的三電系統,尤其是這個大容量鎳鈷錳三元鋰離子動力蓄電池,都屬於「安全他媽給安全開門——安全到家了」。因為之前我說過,一台新能源車型上,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碰上短路、擠壓、高溫就容易自然地額電池包。但豐田的電池包都是在火里直接焚燒70秒,再間接焚燒60秒測試的,通過測試的標準不僅僅是不爆炸,更是要求2分鐘內外部余火自動熄滅。

這是我坐上車之前做的一些調查,並且在 調查中有這麼一句話挺吸引我眼球的:C-HR EV是一台傾向於駕駛員感受而設計的車型。可能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我首先試乘的時候,發現副駕駛是全系手動調節,頂配車型9英寸的觸摸屏的安裝角度比較傾向於駕駛員一側,導致副駕駛操作螢幕略有不便,而且系統自帶的智能語音系統似乎過於靈敏,兩人正常聊聊天,可能就被喚醒了——經過測試,「打電話」三個字就是是其中之一,但相信這些部分,應該能通過後期的軟體升級得到改善。

說到改善,這可向來都是豐田最擅長的。

2

好的,瑕疵先說完了,接下來的篇幅我將集中講述一下 這台C-HR EV,到底是怎麼做出蘇幫菜的感覺的。

(溫馨提示,如果有人把你比喻成川菜,請一定打爆他的狗頭,他在暗示你很下飯,辣眼睛。)

糾正大家一個誤區,蘇幫菜最大的特點不是甜,(無錫菜才是),而是因材施藝,四季有別。

就拿一道蚌肉金花菜來說,用潮流的話說,這是一道「春季限定」。一定要用當天新鮮打撈的蚌肉,小心的拆開,而為了凸顯金花菜的鮮美,又不讓蚌肉失去風采,一勺高度白酒必須在火最旺的時候從頭淋下,再用一勺白糖鎖住蓬勃而出的鮮味——出鍋!

當我坐上主駕駛的時候,車是上一個媒體老師停車庫裡的,那是一個角度比較窄小的角落車位,出入的需要比較當心側面的牆角。於是我放棄了電門的踩踏,選擇輕踩剎車來控制車速,慢打方向盤來控制角度,但副駕駛的媒介小姐姐就慘了——這台C-HR EV的剎車實在是過於靈敏,前幾腳下去沒有能特別掌握好它的線性,用力過猛,加上車速極低,基本腳腳剎停,腦磕靠枕……

徹底顛覆了我過去覺得豐田車剎車過軟的印象,然而,這僅僅是顛覆的開始

而正常行駛到城市道路上,當我真正踩下電門的時候,這台車就像一支箭一樣竄了出去。說實話,這台電機最大功率為150kW、峰值扭矩為300N·m,3.4秒能完成0-50km/h的加速我是做了功課的,但我沒想到的是一台以輕巧好開著稱的豐田品牌的車,能夠有如此快速積極的加速響應。在那時候,以為有一些出乎意料,所以我甚至感覺到可能車輛有一些失控——是我來不及反應去控制,而不是本身失控。

就像品嘗那道蚌肉金花菜的第一口,鮮的沖昏了頭腦,這就C-HR EV在我腳底下的第一感覺,極其難忘。但光有這些是不足夠的,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吃到的都是第一口——

所以,當我駕駛了大約7公里,我算是基本掌握了這台C-HR EV的電門、剎車的線性,駕駛起來不再一衝一衝的了。然後,我發現 這台車完全是一台可以做到穩中求進,自由穿梭的。

一方面,我可以在高速道路的行駛上打開定速巡航,輕握方向盤,把車速控制交給DRCC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

另一方面,如果是輕踩電門,它的起步是比較平穩的,加速也能和路上的大部分車輛一樣保持統一,比較適合駕駛心態比較隨和輕鬆的人群。而深踩油門,就會像我剛才的感受一樣,體驗到需要瞬間握緊方向盤的澎湃動力,比較適合激進派駕駛風格的人群。而同時,在勻速行駛的過程中也可以選擇深踩電門,通過電機瞬間傳送出超高的動能來加速,找到一個合適的超車機會。

3

可以說不一樣的人群,體驗到的是不一樣的C-HR EV。這對於豐田這個品牌幾十年如一日的「好開」口碑來說,著實是一個罕見的事兒。強勁的加速可不一定好開,需要極強的應變能力呢。

這感覺就像回過頭來細品這道菜,有人覺得蚌肉更加鮮嫩,有人更欣賞金花菜的咀嚼過程,而有的人甚至對充滿酒香的珍露讚不絕口……不一樣口味的人,都能在一道菜里找到自己喜愛的地方和角度,這和C-HR EV對於不同駕駛風格的駕駛員提供的感受是一樣一樣的。

每一道蘇幫菜都很有講究,如果只有一道菜放糖、一道菜精細、一道菜講究時令,那蘇幫菜斷然是無法拿這些作為自己的特點,廣為流傳的。而這也和豐田旗下大量產品保持常年高水準表現一樣:

就拿C-HR EV來說,400公里的NEDC續航里程,7.4秒的百公里加速,准L2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這些並不是特別突出的數字,體現的是豐田的踏實和認真——每一台豐田車都不是靠一系列亮眼的參數來博取眼球,而是一如既往的保守,低調,力求安全,想通過時間來證明品牌的可靠性,積累口碑。

就像問起豐田車最大的特點,大家第一反應都是結實耐用好開一樣,但這 三者的本質是一個字:穩。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RT8THMBnkjnB-0zR9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