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他的神演技,這劇簡直沒眼看

2020-02-13     肉叔電影

肉叔又劇荒了。

迪麗熱巴的《三生三世枕上書》,流量+大IP啟動的《北靈少年志之大主宰》都沒砸出多大水花;

楊超越和王鶴棣的《將夜2》更是糊得悄無聲息;

演技派陣容的《新世界》口碑逐漸崩盤;

就連最火的《下一站是幸福》播到現在慢慢出現疲態,後期口碑開始有所爭議。

唯一在等的《想見你》,還得等到周末才出大結局。

在一片冷寂中,肉叔發現一部國產律政劇悄然上線。

嗯,《精英律師》之後,又一部國產職業劇——

決勝法庭



對電視觀眾來說,《決勝法庭》也算是熱門劇了。

收視率在浙江衛視、江蘇衛視雙雙破1%,僅次於《下一站是幸福》,排名第二。



但肉叔看完兩集……

那叫一個失望。

倒是比懸浮到天上去了的《精英律師》好很多,但整部劇不行的地方還是賊多。

最難受的是配音。

國產劇老毛病了。

肉叔自己覺得,但凡還有點理想和追求的演員,都不會允許自己的台詞被配音吧?

至少在肉叔這裡,所有不管主角配角還是龍套演員,大規模配音的劇,評分一律五折——

且不說錄音室里的配音,完全抽離在現場環境之外,口型對不上你說糟心不糟心?

然後是邏輯。

同樣是國產劇老毛病,一旦蘇起來,誰還在乎邏輯誰是小狗。

這鬼台詞你聽聽。

檢察官高劍(于和偉 飾)被領導叫去辦公室。

說政法大學高材生傅小柔(張佳寧 飾),因為對高劍的個人崇拜,點名要向他學習,並指名要到他的辦公室當檢察官助理。

「高材生」這個人設咱就不吐槽了,21世紀20年代的編劇,依然跟活在上世紀90年代初似的。

關鍵……

區區一個新入職的公務員,還點名一個高級檢察官……

你倆挺大個中年男人,對坐在這扯犢子。

一個是真特娘敢說,一個是真特娘敢聽。




就算可以,如果能和自己崇拜的檢察官一起共事,按道理開心還來不及吧。

可當高劍給她吩咐任務時,她居然是各種本能性地抱怨。

讓她去拿重要證據,去接證人出庭,小嘴一撅:又讓我去跑腿。

讓她加班整理資料,她小嘴又一撅:你怎麼不加班?!



行。

知道你是要表現女主角是個傻白甜。

但是。

導演和編劇,你們要是在企事業單位上過一天班都算肉叔輸——

別說讓你跑腿了,就弄個閒差讓你養烏龜你也得老老實實養。



《平原上的夏洛克》導演徐磊現身說法

更離譜的是,她私自去案發現場,還不小心誤傷了刑警隊長,人家說要教教她,她直接一句話嗆回去:

那我得看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讓我佩服了



雖說她在劇中的人設是機靈的新人,但畢竟是對前輩,這態度難道不是有點目無尊長了?

是不是高材生就不知道了,但很可能是有背景的。



再來,國產劇中只要出現有錢人……

你就等著看笑話吧。

果然,《決勝法庭》再次驗證了這一鐵律。

有錢人動不動微笑著伸出一根手指:我給你一百萬,這個案子你接還是不接?

你就看富二代鐵力(韓棟 飾)的出場吧。

這哥們遇見一起碰瓷,幾個男的圍著小姑娘。

人家直接拎一包現金出來:

十萬,夠不夠?不夠我再加兩萬!夠不夠?

關鍵這哥們兒從頭到腳都沒看見妹子長啥樣呢都,就這麼咔咔傻扔錢。

上哪再找這麼百年不遇的大傻子去啊,咋的還拿錢挑戰碰瓷的職業操守呢還……

實話說,我要是那碰瓷的大哥,那我指定說不夠,不是為了錢,而是讓他明白一個道理:

你的努力,世界看得見。



這傻缺情節百分之一萬是為了讓他倆後面產生交集,都不用猜的

但有一說一。

幸虧不爭氣的同行們襯托得好,作為一部律政劇,占《決勝法庭》主要戲份的庭辯戲還是OK的。



起碼不像《精英律師》,整部劇下來,主角都沒幹過上庭辯護的正事。

而《決勝法庭》不同,它的劇情起碼貼近律師和檢察官們的主營業務。上來就是庭審、調查、偵破。

正因為如此,才有了《決勝法庭》最大的亮點——

于和偉的表演。

乍一看,於老師這把演得特別沒勁,就是不說話唄。

法庭上,辯方律師陳述時,作為控方公訴人,不說話。



庭審過程中,辯護人抓著關鍵證人還未到庭這一點,駁回他的證據。

砸吧砸吧嘴,應了一聲,繼續閉著嘴不說話。



好在哪?

沉穩。

沉穩不是不說話。

劇里還有個人面對案情時不愛說話啊,跟于和偉比起來,簡直反面教材。

區別在眼神。

調查審問相關證人,她的眼神是這樣的。



在開內部會議時,大家都聚精會神地集中討論案件,她的表情是這樣的。



眼神是不是沒有任何區別?

于和偉呢,乍一看像是呆頭呆腦的,但你總能在他眼神里捕捉到一絲銳利。

對方回答問題閃爍其詞,高劍餘光一掃,敏銳地察覺到他緊張得不斷摩擦雙手。



然後。

表面上沒有任何不滿,眼神始終緊盯對方,然後淡定地直擊要害,不管那堆亂七八糟的解釋,看似客套,實際犀利地質問最核心的問題:

-這字,是你簽的吧?

-是我簽的



老話講了: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啥意思?

你看于和偉說話的時候,只需要看他幾次「抬眼」的小動作,就足夠足夠了。

一場詐騙案,被告人當場翻供,宣稱自己被刑訊逼供。

高劍愣了一下,轉瞬即逝。



稍做筆記,抬眼看了下,不慌不忙地提問:

用什麼方式刑訊逼供的?

被告人自述,是疲勞審訊,宣稱公安機關都是在深夜甚至凌晨審訊的。

注意看,被告人這話一出,于和偉第一次目露精光,迅速抬頭盯著他:



就像是抓住了什麼要害似的。

然後就坡下驢,埋了個陷阱:

每天都是凌晨和深夜?

得到肯定的回答後,翻了翻檔案,眼皮再不抬一下,語速稍快連珠炮一樣地念文件:

被告人,根據筆錄記載你的第一次被訊問,是晚上8:30~10:30第二次被訊問,是上午8:15~11:15第三次被訊問,是當天下午4:05~5:15



念完文件,不帶任何停頓,死盯著直接逼問:

被告人,在這三次被訊問中間

你在幹嗎?



一通狂懟,懟得被告人啞口無言。

最後,才使出致命一擊。

你的每一次訊問,都是同步的錄音錄像你什麼時間進入訊問室,什麼時間離開都有聲像記錄如果對庭前供述的合法性提出異議公訴人可以播放這些視頻文件



你看,直到這時,全程面無表情的高劍,臉上才終於帶著一種勝利的似笑非笑。

就像《一代宗師》里,葉問說的那句話:

功夫是纖毫之爭。

演技不是炸裂的表現,而是一種在細處著手的流露。



要表現正義,于和偉當然可以激動,可以質問,可以怒叱。

但他選擇的——

是一種足夠內斂也足夠精確的沉穩,只用區區幾次抬眼的小動作,爭的就是這個「纖毫」。

大處著眼,早就把案情分析透了,沒必要激動。

小處著手,提前做過大量調查,不可能失措。

群居守口,沒有把嚴肅的法律,降格成比嗓門大小的宣洩。

最重要的,獨居守心。

于和偉這麼處理高劍這個角色,不僅僅是為了塑造一個成熟穩重的中年男人形象。

《決勝法庭》於律政劇之外,在肉叔看來,還是一部足夠合格的家庭劇。

高劍的「悶」,一定程度上受家庭的影響——

由於長期工作繁忙,他與妻子離婚後,帶著女兒霜霜一起生活。

工作上,高劍人稱鬼見愁,但教育女兒嘛……他反而成了「愁」的那個「鬼」。

女兒愛吃方便麵,他苦口婆心叮囑少吃點,那些都是垃圾食品。

霜霜頂嘴說沒辦法,從小自己在家吃習慣了。

他一時語塞。



因為工作關係,把霜霜從盛大的生日派對帶回家。

但他還是知道小孩兒想過生日,回家前他在外面買了個小蛋糕,點好蠟燭放在客廳。

他躲在房間裡,聽到霜霜出來了,悄悄打開房門偷瞄。



希望能和霜霜的關係更進一步,他還偷偷在房裡練習,被剛放學回來的霜霜聽到了。

為了不戳穿他,霜霜躡手躡腳出去,假裝才剛回來。

高劍在屋裡聽到開門聲,馬上跑到客廳,還若無其事地假裝看書,沒話找話,掩飾尷尬問了句:

回來啦?



等她走回房裡,他眼神始終沒離開過女兒,跟上前卻沒勇氣開口,叉著腰發愁。



一個不善言辭的父親形象就出來了。

後來,他終於鼓起勇氣,和女兒溝通了。



這麼說吧,生活上,高劍是苦悶的。

跟高劍的工作,形成了互文。

就我們老覺得啊,職業劇裡帶上生活,看起來婆婆媽媽的。

還真不。

誰的工作能跟生活徹底切割啊對不對。

更何況,《決勝法庭》的安排,在肉叔看來,更有深意——

恰恰是因為法律。

爛律政劇,舉著法律的金字招牌,無往不利,戰無不勝。

但《決勝法庭》中,你會看到,法律不是萬能的,甚至法律經常會陷入兩難。

全劇的第一起案件,是一樁幾乎沒有懸念的搶劫殺人案。

一對年輕的孿生兄弟,偷東西被發現,慌亂中演變成搶劫殺人。公訴人高劍輕鬆獲勝。

但你看他走出法庭的樣子:



沒有半點喜悅——

兩兄弟的犯罪動機是為重病的媽媽去藥店偷藥。

於情,兩人就是因為家裡窮,加上媽媽重病。

於理,藥店老闆也無辜啊,就是制止偷竊行為就被刺死。

於法,不管是盜竊,還是搶劫,還是殺人,都是犯罪事實。

你看,是不是特別像高劍父女——

法律,是清晰可明確操作的,就像父女事實。

但情感,卻是混沌而無法言明的,就像父女關係。

肉叔之所以說高劍的工作和生活是互文,恰恰就是于和偉用自己的表演,粘合了互不相干的兩個場景,只要你能明白他生活的「悶(不是無聊)」,就能明白他工作的「悶」,進而理解法律的「悶」。

最終,才會明白他為什麼能在這種「悶」中堅持下來。

還是僅僅靠「抬眼」的小動作把演技表現得淋漓盡致的那場庭辯戲。

徹底懟死被告人之後,高劍說著:

法庭是神聖的

法律會保障每一個人的合法權益

但絕不會給你推卸責任的機會

究竟應該以何種態度對待今天的庭審

我希望你好好想清楚

然後,並沒有得勝之後的鬆弛,反而更加嚴肅地緊繃著。

在被告人已經毫無意義的嚷嚷聲中,收拾好文件,插好筆帽,再不多說一句。



你看。

于和偉之所以要用這種精確的沉穩來表現高劍,不僅僅是為了塑造一個「苦悶的中年男人」。

沉穩最終指向的,是高劍的信念。

即法律本應自有的重量——

在嘈雜的謊言中也好、在繁亂的人情中也好,堅定地注視著正義。

嗓門、裝腔、作勢,才是最不需要的。

唉。

這才是最可惜的。

明明有這麼神的演技撐著。

但好像也就只有這麼神的演技苦苦撐著了。

《決勝法庭》中,除了幾位老演員,包括于和偉、杜源、王慶祥的演技之外,其它人的戲份真的沒法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MGIQXAB3uTiws8K7uF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