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在武漢住了7年,寫了另一首《滿江紅》

2023-02-04     光華樓評

原標題:岳飛在武漢住了7年,寫了另一首《滿江紅》

最近一次聚會,談起岳飛與武漢的故事。

岳飛,在武漢生活過7年。這7年是他人生中最後的7年,也是他最輝煌的7年。

武漢,是岳飛抗金的指揮部。他曾在司門口安家,在沙湖邊操練水軍,在漢陽的巷子裡留下噠噠的馬蹄聲。他登上過黃鶴樓,也曾親手在武昌種下一片松林……

一位朋友說,他在武昌岳家嘴生活幾十年,現在才知道,岳家嘴是岳飛操練水軍的地方。岳家嘴有可能是岳家軍的軍船碼頭。

而我在漢陽馬滄湖邊生活過十幾年,也是剛知道,那裡是岳飛放養戰馬與訓練騎兵之地。這個湖因此叫馬場湖,後改名為馬滄湖。

在武漢,至少有17個地名與遺蹟,與岳飛有關。

01

武昌,古稱鄂州,是岳家軍的大本營。

公元1133年10月,南宋的襄陽六州被攻陷。岳飛接連上書,奏請收復襄陽六州。

在襄陽六州大捷後,32歲的岳飛被封為武昌郡開國侯。

岳元帥的帥府,就設在今天黃鶴樓下的武昌司門口,今天戶部巷朝民主路出口的牌坊附近。

他是武昌的老街坊。他的四次北伐、挺進中原都是從這裡出發。

在司門口東邊,小東門(忠孝門)城內糧道街的馬蹄營,為岳家軍馬隊駐紮地,「馬蹄營」名稱留存至今。

岳飛被害21年之後,宋孝宗為岳飛平反,詔令在武昌修建了全國第一座忠烈廟。

後岳飛被追封為「宋岳鄂王」,忠烈廟改名為鄂王廟(俗稱岳廟,中國曾經最大、最早的岳王廟),廟旁移植有岳飛生前栽植的松柏,被稱為岳柏、岳松。

1938年武漢保衛戰時,「岳飛廟」(武珞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首義校區大門附近)主要建築被炸毀。

在黃鶴樓三樓大廳壁畫上,刻有岳飛披載盔甲,腰懸寶劍的雄姿。

黃鶴樓公園的岳飛廣場上,還修建有一座高8米的岳飛銅雕。

寶通禪寺主殿後的洪山寶塔東行數百步,有岳飛亭,亭中刻有岳家軍北伐抗金線路圖。

有專家建議,在武漢東湖邊復建岳飛廟,將沙湖公園改建成岳飛文化主題公園。

02

漢陽,是岳飛的練兵場。

岳家軍駐紮在漢陽城西驛道附近的翠微峰一帶,還分布在漢水流域的墨水湖、龍陽湖北岸。

在攔江路與歸元寺路相交的西北角,有個地方叫冰塘角(「兵藏閣」),曾是岳飛收藏兵器的地方。

兵藏閣西側,也曾是當年岳家軍存放鎧甲、兵器的地方。

在武漢方言中,「存放」讀作「頓(dèn)」,因而該地附近的村莊又被後人謂之頓甲嶺(現稱「鄧甲村」)。

在馬滄湖東邊有翠微峰,翠微峰下是歸元寺。

歸元寺進門右邊有翠微古井和翠微古池,相傳為當年岳家軍部分兵馬飲水處,至今保持完好。

岳飛離世後,人們在翠微峰東南興建報國庵,周邊的街巷叫「報國巷」。

在岳飛生活的南宋,武漢只有武昌、漢陽城兩鎮。漢口,是明代中期出現的。所以,漢口沒有岳飛活動的文化遺蹟。清末明初,漢口有一條街,被命名「岳飛街」。

岳飛街路口是漢口英商和利冰廠舊址,也就是武漢飲料二廠的前身,始建於1921年。

岳家軍駐紮武漢時,不到3萬人。等岳飛離開武漢時,人數超過10萬人。

03

岳飛是著名的軍事家,也是一位詩詞作家。

他寫過兩首《滿江紅》。千古絕唱、膾炙人口的《滿江紅·怒髮衝冠》: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楊叔子先生講過一個故事:小時候,他的父親一字一句教他背誦岳飛的《滿江紅》。

其實,世上還有一首比這首的時間更早。

駐紮在武昌時,岳飛登上黃鶴樓寫下《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1134年,到武漢的第一年)。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站在黃鶴樓(黃鶴樓在唐末即毀於戰火,北宋時期僅存遺址)上,北望中原,他恨不得越過黃河,收復山河。

有人評價,黃鶴樓上詩千叢,不及岳飛《滿江紅》。

1927年,一位偉人寫下:「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武漢能不能找周董,或者《漢陽門花園》的馮翔,或者是童聲合唱團,唱出這首《滿江紅2:黃鶴樓》,讓其流傳。

最近,歸元寺邊的遠洋地產項目,就用童聲唱出了最後一句「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真的很好聽。

在漢陽,岳飛還寫過一首《池州翠微亭》: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04

岳飛一生,與兩座城有關。

一座是武漢,處處有岳飛的印跡。另一座,是杭州,岳飛的故事廣為流傳。武漢,是岳飛的人生頂峰;杭州,是岳飛的人生終點。

武漢,成就了岳飛。岳飛,也影響著武漢,為武漢這座英雄城市增添了豐富的城市歷史內涵。在英雄之城的武漢,岳飛的故事、地名與遺蹟,武漢人知道的較少。

武漢,有岳飛這樣的民族英雄,是我們引以為豪的地方。盡忠報國的精神,是值得弘揚的民族精神。

英雄是什麼?我們還要英雄嗎?

在《流浪地球2》中,當鏡頭停在「中國航天飛行中隊,50歲以上的,出列」,當危機來臨,有一些人勇敢地挺身而出,為了讓更多人活下來。危難面前,唯有責任、團結與互助,延續文明的火種。

每個時代,都需要有英雄。每個普通人,在最關鍵的時刻,他的選擇和決定,都可能英雄。

武漢人性格里的直爽、仗義與熱情、有血性,與這座城市的人文有很深淵源。武漢人里的平凡英雄、革命英雄、抗疫英雄、科創英雄等,在你我身邊,在關鍵時刻的挺身而出,有責任、敢擔當、不怕犧牲、有信仰、守望相助。

屈原、岳飛、張之洞(在武漢工作18年)、武昌首義與辛亥革命、京漢鐵路大罷工、抗戰時期的武漢保衛戰、1954年與1998年武漢抗洪、漢正街、武漢戰疫、張定宇......

在不同的時空下,武漢人的英雄精神、英雄底色從未改變。

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

我相信,英雄的故事,可以跨越時間,跨越每一個歷史、當下和未來。

我相信,我的孩子會記得英雄,孩子的孩子也會記得。

[後記]

寫到最後,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張導拍2024賀歲片,建議拍《滿江紅2:黃鶴樓》。

故事發生在1134年與2020-2023年、2049年的武漢,可參考日劇《仁醫》的穿越拍法,岳飛的後人或岳家軍的後裔作為故事主角,穿越於南宋的武漢與、當下的武漢與未來的武漢。

我們無法改變歷史,但可以讓岳飛回到黃鶴樓,回到漢陽,圓他一生的夢: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文|楊光華(地產寫字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9130534402af7c1c463612f2ee2f2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