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人,才是新自由主義的核心!

2023-12-15     抽屜電影

原標題:人吃人,才是新自由主義的核心!

當下的社會形式越辣越趨於原子化,而與原子化相對應的是國家主義。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強調的是個人,後者強調的是整體。然而這種本該勢均力敵或者說後者壓倒前者的優勢,現在漸漸的顯現出來了某種頹勢。在個人主義如日中天的今天,我們的整個社會越來越趨向於撕裂。撕裂的社會看似滿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利益訴求,實際上卻為人類應對重大災害埋下了禍根,因為撕裂本身撕裂的是整個社會的認同或者是凝聚力。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講述的就是這種撕裂的起源,美國七十年代開始的新自由主義。《骨及所有》講述的是一個食人族覺醒且不斷的看到同類的故事。被父母遺棄的年輕女孩梅倫是一個食人族,這是一個少數族裔,且隱藏在美國社會的各個角落,梅倫是在自己十八歲那年開始意識到自己有這種癖好的。而經歷了漫長的,不間斷的搬家之後,梅倫的父親開始人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了,於是,他拋棄了梅倫而去。梅倫將希望寄托在未曾謀面的母親身上,於是,一場尋親之旅開始了。

在這場尋親之旅途中,梅倫遇見了跟自己有著同樣癖好的很多人,經過同這些人的交流,梅倫漸漸的意識到自己的這種癖好是非常普遍的,普遍的癖好自然有著普遍的受眾,於是,梅倫認識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就有一個跟自己差不多大的青年李。兩個人漸漸的走在了一起,因為年齡差不多,且有著同樣的癖好,在這個年齡段之間,他們同樣的萌發出來了感情,然而這個群體中的貪婪卻不期而至,梅倫與李之間,開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表面上看《骨及所有》是一部講述「食人族」的故事,實際上,這種講述本身並沒有將我們帶入到這個群體,而是將我們帶入到這個群體產生的背景「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的里根總統執政時期所倡導的新自由主義」,甚至於將這個新自由主義幻化為本片中的角色。而這個角色的本質就是「吃人」。

如果我們單純的看這部電影,這是一部平庸且有點無聊的作品,實際上,帶入了當時的背景之後,我們就不難發現其中的暗喻究竟諷刺了什麼。

新自由主義代表著一種現有秩序的崩塌,什麼是現有的秩序呢?當然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尤其是在二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指定的布雷頓森林體系,這個體系直接決定了在戰後美元與黃金掛鉤,從而更加堅定了美元的全球貨幣地位。這對於美國當時來說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因此從此以後,美國的金融霸權地位開始走上世界舞台。

然而隨著戰後全球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很快的迎來了戰後生產過剩,因為受通貨膨脹的影響,這個時候,從歐洲的法國開始,西方國家先後用手中的美元外匯來換取黃金儲備了。如果只是法國一個國家這麼做,那麼對於美國來說影響也不大,然而當歐洲的國家都開始這麼做的時候,美元漸漸的將通貨膨脹引入到了自己家。於是,里根總統上台後就發出了一項政令,美國開始進入到新自由主義,而原有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破產了。因為美元與黃金之間脫勾了,這就意味著美國人可以隨意的印製美元,而不用擔心被別國擠兌黃金了。

此後,美國經濟開始了復甦,而這種復甦是踩在全球別的國家的肩膀上吸血,因為每一次當美國國內遇到通貨膨脹的時候,他就可以對外轉嫁危機,因此,長久以來,美國社會的物價總體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這也就是很多人說的一美元炸雞存在的基礎。而新自由主義之下,美國的社會開始了撕裂的過程。因為新自由主義的本質並不是普惠大多數,而是承認少數拍,且少數派的所作所為都是被允許的。

這就如同本片中有著食人癖好的一群人一樣,他們原本是這個社會不安定的因素,應該被限制,然而在本片中,他們高舉著自由的大旗,幹著傷天害理的事情卻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任何的過錯。「雖然我吃了你,但是我自己也有我自己的痛苦」這種類似的思想成了日後瀰漫著我們今天的輿論場的種種聲音。

當一個社會不加限制的存在的時候,就必然導致一群原本不用承擔代價的人被迫承擔代價。而那些高舉著自由大旗橫衝直撞的人反倒成為了被人追捧的人群,這種形式的社會是病態的。而這種形式發展到今天,就構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原子化。當每一個人都開始以自私自利為中心去生活的時候,上哪去找那麼多無私的人來供應?這或許是一個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從產生到今天,並沒有哪一個利己主義者願意談論,因為大家都普遍認為,「我死之後,哪怕洪水滔天」。道德淪喪真的可以讓明天更美嗎?這是個問句。

……

你好,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7d5ca1255ed5591ed5f96aa89c864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