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提速快是眾所周知的,但我認為如果你不是非常喜歡激烈駕駛,那麼加速性並不是選擇一款電動車的必要條件。因為除了提速快,電動汽車還有其他很多優點,而且這些優點或許對日常用車的意義更大。
電動汽車的第一個優點就是駕乘體驗好
電動汽車不僅坐起來舒服,開起來也別有一番滋味,和油車有很大區別,甚至有經驗的司機一上手就能感覺到明顯的不同。
電動汽車的駕乘體驗與油車相比最大的的特點就是穩、靜、顛簸震動少,很容易感受到一種高級的味道。而且不管電動汽車的懸掛配置高或者低,這種感覺都很容易體會到。這是燃油車很難做到的。其實原因並不複雜,就是因為底盤下面掛著個電池包增加了重量。
因為電池包增加了汽車的簧上質量,使得車身的固有頻率越低,車身在路面激勵作用下的加速度也越小,在行駛中車輪和懸掛傳遞過來的衝擊力更難引起車身的震動和起伏,所以開起來或者坐起來都會感到更加穩。再加上電動機噪音小且平順,駕乘體驗自然更好了。
就像我以前開的麵包車,前麥弗遜後鋼板彈簧,可以說家用車裡再找不到比這更廉價的懸掛了,根本沒什麼行駛質感可言。路面任何坑窪起伏產生的衝擊力車身都會有響應,又顛又震。低速行駛況且如此,車速敢稍微快點去過減速帶,不系安全帶的話甚至可以把人顛離座位。
但是麵包車如果拉上一噸貨那情況就不同了,由於車身被貨物死死地「按住」,懸掛傳遞過來的任何震動都很難再帶著車身一起運動了,此時的懸掛質感說能碾壓二十萬的家用車都不為過。
所以電動汽車開起來都會感覺特別穩。
電動車的第二個優點就是用車毫無拘束
很多車主都發現這樣一個問題:買了電動汽車以後用車頻率明顯高了。平時開燃油車的時候能不開車就不開車,而買了電動汽車以後則是能開車就開車。這也是有很微妙的關係的。
首先最直觀的原因就是不限號、每公里能耗成本極低。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咱們就不囉嗦了。
其次就是電動車用起來比燃油車省心多了。比如我要去買菜,從家裡到菜市場一共不到一公里。開車去的話我要考慮很多,比如頻繁冷啟動增加磨損了、經常短途行駛會導致電瓶虧電了、機油增多了、發動機積碳了,這都是客觀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冬季,冷啟動以後發動機怠速高得跟要起飛一樣,開到地方了發動機還沒熱起來,怠速還是一千多轉,那噪音感覺這幾百米路要了發動機半條命一樣。
而開上電動車這些問題全部不復存在了,上車後象徵性地按下啟動按鈕,既不存在起動機瞬間消耗電量,也不存在發動機潤滑不到位產生磨損,只有電控系統默默通電進入狀態。踩下電門後電動機通電,緩緩啟動,汽車就這麼動起來了,沒有任何噪音,也沒有發動機的轟鳴,你自己都感覺無比輕鬆。哪怕剛開出家門你就想急加速超車也不用擔心水溫低增加磨損,只管踩電門就行。
這無比放鬆愜意的用車體驗比燃油車好多了,自然而然地你的用車頻率就高了。
電動汽車第三個優點是智能化程度高,可玩性更高
電動汽車上各種智能化應用更多,這也是燃油車不容易實現的。倒不是說有技術隔閡,而是這些系統的耗電量更大,燃油車在熄火狀態下只有傳統的鉛酸蓄電池供電,無法滿足系統長時間運行的需求。而電動車背著個電池包,有充足的能量供應來支撐這些系統的運行。
所以說加速快對於電動車來說很重要,因為這些紙面數據在宣傳中更容易吸引消費者。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你不是特別追求激烈駕駛,那麼加速快的意義並不大。更好的駕乘體驗、更輕鬆的用車體驗和更多的智能化應用反而是更實際的東西,而這些對於純電動汽車來說都是很容易實現的,換句話說就是假如你不考慮加速性,那麼十萬塊的車和三十萬的車從體驗上來說區別可能就不是那麼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