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美妝白牌翻車

2023-12-11   青眼

原標題:又一美妝白牌翻車

「亟待重視」

美妝白牌翻車的速度越來越快。

近期,溯華品牌母公司廣州美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神生物)創始人在其個人抖音號指稱「不老謎語」品牌挪用其實驗室研究素材,要求後者公開道歉,並稱已寄出律師函。

青眼調查發現,當前,不老謎語已下架了相關視頻,但未就此事公開表態或道歉,事件雙方仍在對峙僵持當中。

科研成果移花接木,這個品牌被喊話

回顧事件始末。11月21日,不老謎語護膚旗艦店的主播(「40歲的舒言」)在直播介紹產品「不老謎語 bLaomyun半乳糖酵母煥靚精華液」過程中,展示一張實驗效果圖稱「這是我們研發中心一個姑娘,去把她的細胞(臉皮下細胞),用圖做的一個顯微鏡下的反饋測試,去看到的。」

▍截自網絡

美神生物工作人員在刷到該直播間後,發現上述主播展示的素材是美神生物進行「膠原蛋白人體滲透」實驗時的圖片,且圖片中接受實驗的人員也系美神生物員工。

就此,美神生物創始人李佳當即要求主播停止侵權行為,聲稱「是C3膠原第一發明人,也是光聲成像系統專利權人」,該主播行為侵害了公司權利。然而她給主播發送的消息卻顯示「已讀不回」。

隨後,李佳在個人抖音號(抖音名:無畏的佳姐)上,發布聲明視頻,曝光了該事件,要求主播停止挪用他人科研成果以及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行為,並澄清道歉。

據不老謎語方回復稱,視頻是工廠提供的,不老謎語品牌方並不知情,並表示已刪除了全部相關視頻,同時希望美神生物下架聲明視頻。

不過,美神生物拒絕了不老謎語的請求,認為不老謎語旗下主播未經驗證,就在直播間誤導消費者,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今日,青眼注意到,目前不老謎語所有侵權視頻已全部下架,另外,「無畏的佳姐」最早曝光該事件的視頻也已搜索不到。

不過,在12月1日「無畏的佳姐」發布的另一則視頻中,表示已寄出律師函,稱不老謎語虛構所謂的測試,混淆真實科研,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要求立刻停止侵權行為,並在旗下所有主流帳號向美神生物公開道歉。

▍截自抖音號無畏的佳姐

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鄧剛律師向青眼表示,「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他人專利的,應當與專利權人訂立實施許可合同,向專利權人支付專利使用費。否則可能涉嫌構成侵權,以及涉嫌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

不老謎語涉事主播也是創始人

據美神生物官網顯示,該企業創立於2019年,是一家基於合成生物學工程化平台。美神生物旗下品牌溯華則創立於2021年,為合成膠原蛋白護膚品牌,以C3膠原蛋白為護膚品核心原料,推出了精華等護膚品。

另外,青眼注意到,不老謎語抖音護膚旗艦店店經營主體為山西煥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山西煥顏」)。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山西煥顏成立於2022年8月,今年11月28日,山西煥顏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的」,被運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列入異常經營。

當前,不老謎語護膚旗艦店粉絲數共3320人,銷量達34.3萬,所銷售的產品涵蓋面部護理、洗髮護髮、卸妝等品類,產品售價在29.9元-1760元之間。

據「40歲的舒言」抖音帳號簡介,其為不老謎語的創始人,擁有20年電視台主持人從業經驗,粉絲數為77.6萬。據其今年11月22日發布的一則抖音視頻顯示,2021年9月,她辭職後創立了不老謎語品牌,產品聚焦抗衰。

據飛瓜數據顯示,近30天內,40歲的舒言直播場次達22起,場均觀看人次13.8萬,直播銷售額在2500萬-5000萬之間,其中銷量最好的產品為不老謎語半乳糖酵母煥靚精華液,銷量1萬-2.5萬件,銷售額在750萬-1000萬元之間。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飛瓜數據,不老謎語護膚旗艦店96.85%的銷售額均來自於「40歲的舒言」的直播間。

在化妝品監管App平台,青眼以「不老謎語」搜索發現,顯示共有49件產品名中含「不老謎語」的產品,涉及面膜、眼霜、手膜、面霜等。

而當青眼在國家商標局官網中搜索「不老謎語」時,顯示山西洪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洪邁網絡」)曾申請註冊「BLAOMYUN 不老謎語」3類、33類、10類等8類商標,其中29類食品商標處於註冊申請中,其餘7類均處於駁回待覆審狀態。據了解,山西煥顏、洪邁網絡為關聯公司,共同擁有不老謎語品牌。

針對此次事件,今日青眼分别致電山西煥顏、洪邁網絡,其中山西煥顏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而洪邁網絡相關負責人告訴青眼,目前公司法務正在處理該事件。

科研造假為何屢見不鮮?

事實上,美妝行業虛構測評效果、假冒專利行為不在少數,且此前已有不少企業因專利造假而被監管部門予以處罰。

比如,2021年,廣州透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TOURAN透然因假冒專利行為,被罰款155萬元;2022年7月,廣州瑞姬旗下品牌斯黛娜因冒用巴斯夫專利,被罰沒19.1 萬等。

上海某新銳品牌創始人表示,「目前不少白牌的打法是立一個科研美妝品牌的創始人IP人設,同時以展示專利及央視背書為主,但專利的真實性,以及是否為獨有的專利,卻無從考證。」

廣州某抖音美妝運營負責人表示,「那些不敢投流的品牌,有可能存在虛假宣傳。目前抖音的投流費用較貴,按照一條信息流的價格來看,貴的200一條,便宜的也需要70-80元,成本非常大,而且目前職業打假人太多了,稍不留神,就被舉報了。」

傲之美品牌運營負責人則告訴青眼,「白牌人設包裝,本身就是一個運營的手段。白牌還是知名品牌之間的差別,更多是在於內容形式上的不同,其本質是一致的。知名品牌通過達人營銷,本質上也是PGC專業生產內容的路線,而白牌只是將達人營銷轉變為IP營銷,並沒有偏離內容營銷的本質。」

而從另一方面而言,白牌假冒專利屢見不鮮的背後,也與平台現階段較為寬鬆的「土壤」存在一定聯繫。

上海某新銳品牌創始人表示,抖音平台從開始直播到現在,整個的監管制度尚未建立,目前抖音並不核查直播所展示材料的真實性。同時,對於智慧財產權的侵權,以及商譽的侵犯,和其他電商平台對比,抖音平台的舉報申訴途徑也並不是特別通暢。

「事實上,抖音平台也在不斷規範。」廣州某抖音美妝運營負責人表示,抖音目前有機器人巡場,每隔30分鐘,就會巡一遍,巡場將越來越頻繁。不過,據他介紹,抖音機器人主要是巡查違禁語,至於宣傳的專利,是否存在真假,則無法分辨出。

正因為整個直播渠道的監督審核體系還處於自我完善的階段,伴隨而來的是一些依託平台流量崛起的白牌野蠻生長。不過,對於行業來說,國貨品牌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消費信任,科學品牌形象,不應該為流量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