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是一個媒介,空間是生活載體。在當下這個時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建築?而藝術作為曲高和寡的話題,又如何將其介入建築、城市和人的生活?9月27日,中海甲叄號院藏峰美學館開幕酒會上,六位大咖就其所處領域的經驗之談對藝術與建築間的關係,給出了完美答案。
至宴X時刻 | 久經雕琢 視為藝術
當代的中國,美學意識興起,藝術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更加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其作用無疑是「遁世浮躁」和「凈化心靈」的利器。中海甲叄號院美學館的呈現,仿佛是通向心靈的世外桃源之門,瞬時屏蔽外界的浮躁,進入到藝術浸潤的世界,身心得以滋養。穿梭於美學館內,每一件作品都通過直擊心靈的聲音,與內心對話。
在歷經數月的精雕細琢,中海甲叄號院藏峰美學館執美公開。活動當晚,藝術家方力鈞、時尚集團前總裁《時尚芭莎》總編輯蘇芒、《中餐廳》主廚林述巍,AECOM舊金山設計總監Blake、HZS匯張思建築設計公司董事長張潤舟、CCD鄭中設計合伙人胡偉堅,六位藝術與建築大咖共同聚首藏峰美學館,欣賞藝術作品、碰撞設計思想,分享生活美學,為這座城市帶來一場時尚與美學、藝術與生活的偉大相遇。
搜鋒X共識 |無界對話 美以致用
那些對藝術有著執念追求的藝術界大師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擁有其獨到的見解與品位,同樣,在對藏峰美學館的評定上,一樣挑剔客觀。
「藝術是生活的一部分」
一座美學館可以為這個城市帶來什麼變化?在藝術家方力鈞看來,設計並不只是關注美術館本身,而是在於美術館如何激活一個城市。中海甲叄號院的美學館為這一全新的藝術形式確定了新的標準。它是文化的媒介,為美的發聲提供了條件和場所,藝術家們的理念在此得到表達。
「美學是永不過時的潮流」
藝術是城市的印記,藝術和文化就是城市本身。對於時尚女王蘇芒而言,它一定要是開放的、包容的、生活的,它不僅僅是一個收藏和展示的場所,更應該承擔更多的公民社會的審美教育、社會教育功能和城市美學復興的功能。中海甲叄號院是建築、自然、藝術的集合體,這一可親近的藝術空間讓美存在於每個人的生命中。
「生活給予你發現美的能力」
藝術沒有局限性,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便是藝術。國宴大廚林述巍說,在中海甲叄號院美學館的私宴空間,可以讓人們在快的時代駐守下來,它所呈現的是一種餐桌美學,藝術的能量就在一餐一食中滋長。
美學X營造 |建築之詩 藏峰哲學
建築是一種造物,是價值觀的表達。它作為人與自然對抗又融合的創造體,記載著社會的發展——產生於構思,被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明確社會需求塑造。中海甲叄號院,作為中海藏峰系首作,在經歷了中海的品牌積澱與時代的更迭創新後,成為內城新豪宅符號。
「建築愈高級愈純粹」
用自己的生活情感為高端住宅賦予靈魂,這是HZS匯張思設計公司董事長張潤舟對建築藝術的理解。中海甲叄號院,代表了地標性、先鋒性的審美和少即是多的極簡主義。流動、輕盈的建築風格,成為專屬於當代、專屬於當地的獨特美學範本。
「自然延伸於建築之外」
在對藏峰美學館的設計思考中,CCD創始人鄭忠表示,寶格麗酒店的風格,是能給與中海甲叄號院藏峰美學館相匹配的審美標準,從精神層面的場域,營造取代傳統的過度奢華,這種「大道至簡」的哲學法則,才是藏峰的真正哲學所在。
「藝術棲居於自然之中」
如何更好的運用折線與幾何線條,使其成為豪宅新的秩序與規則?對於AECOM設計總監BLake而言,讓自然成為建築,文化成為自然,才是建築達到的最高境界,在中海甲叄號院中,折線是基本語言,幾何感是全新的秩藏鋒X永續 | 藝術氣息 不謀而合
時代造就的瞬息萬變之中,永遠具有超越審美的事物,才成為價值永駐的證明。從案名發布到首次開盤再到藏峰美學館開放,中海甲叄號院始終牽引著業界的步履。
何為極致?便是不枉費時光,不墨守成規。這個被稱作中海「最慢」的建築真正詮釋了什麼是與時間為友。33版總圖設計,數千個日夜的精雕細琢,對審美的品格註定高於對奢華表象的追求。這種跨越時代的格局與回歸本原的價值觀,是在項目生命營建過程中不斷思考的命題。
作為大師共創的時代美學恆產,中海甲叄號院不僅是高端居住產品,更是將設計與藝術完美融合的更深體驗、更多探索,無論是對於北京,還是對於中海而言,這個項目都彌足珍貴。
當具有先鋒觀點的人齊聚藏峰美學館內,既是作者亦是欣賞者:花廳旋梯的設計美感、108個微縮時鐘的輪轉、四季庭院裡的自然光暈,陽光泳池的愜意夢幻,在美學館內互為景觀。
藏峰美學館的開放,預示一個時代美學的引領、一個全新審美的更定、一個精神場域的永存,當建築、繪畫、攝影、音樂、詩歌、新媒體等各種鮮活的藝術形式在這裡釋放藝術的生命力,藏峰也將永續時代審美的力量,成為北京下一個先鋒藝術聚集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UJ2HQBURTf-Dn5gOq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