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發:老家的5種逗娃,國慶帶娃回家要注意預防

2019-09-28   及時雨宋尚春

孩子不是寵物!

眨眼之間國慶節又到了,一年僅有的7天假期,秋高氣爽,風景好,是該帶孩子回老家了。

老家很好,團聚很妙,老家人很愛小孩,這都是好事。可是他們愛的表達方式,卻有一些不是那麼值得提倡的事情:小則讓孩子驚慌、恐懼、哭鬧,大則甚至懷疑人生。

一、打人、打父母

有些人習慣用帶刺的方式帶娃,誰碰他,他打誰。碰到桌子打桌子,摔倒了打地板。更有甚者還攛掇孩子還父母,真不知道準備培養什麼樣的人。

講一個真實的案例(這種事情你可能也親眼見過):

某位網友的姑姑,孫女現年5歲,只要不開心就劈頭蓋臉地打她,她不但不管教,還笑嘻嘻地,這位網友跟姑姑說:孩子這麼小就敢打人,長大了還得了啊?姑姑說:孩子小,打著玩的!殊不知道,小時候養成習慣,長大之後很難改正,以後就等著哭吧!

快轉發:老家的5種逗娃,國慶帶娃回家要注意預防

二、爸爸媽媽你更喜歡誰?

這個問題很常見,卻有離間家人的成分。當你回答「都喜歡」,就會被繼續逼問:「不可能,肯定有一個更喜歡,必須選一個」。.大人總是樂此不彼的把孩子推向如此尷尬的境遇,並且從中享受!

三、你爸爸或者你媽媽不要你了

記得在《放開我北鼻》第二季首期,演員林更新在節目中一句「你媽媽不要你了」直接嚇哭寶寶,也引起了網友的議論。

嚇唬孩子會讓他們感到不安和恐懼,欺騙孩子會讓他們不敢信任他人,慫恿孩子做壞事會讓他們是非不分,這些對孩子的影響都是長遠甚至終身的。

四、表演節目

這個也是幾乎所有小孩都會被撩的問題,動不動七大姑八大姨的來做客或者去他們家做客就叫你表演個節目。這個因人而異,不可強求小朋友表演。

孩子玩的正開心的時候,你去讓他表演節目孩子肯定是不配合的。為了不讓孩子被要求表演節目的時候出現尷尬場面,我們家長可以做的就是提前準備。事先準備好小節目,然後利用平時的時間來練習一下,做到有備無患。

還有更重要的就是在關鍵時刻,家長要能沖在前面,給孩子起個頭,讓孩子跟著你一起表演,這樣可以幫助他們緩解緊張情緒。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除非非常外向的孩子,主動願意表演節目的孩子真的非常少。但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表演慾望的,尤其是在獲得觀眾的掌聲之後。你會發現只要你起個頭,孩子慢慢就會願意大聲一起唱了。

五、亂喂食物

現在條件好,各種零食,各種添加劑,大人都不可以亂吃,何況是小孩子!

帶娃回老家,抵抗各種誘惑,很考驗諸位平時的育兒水平。

教育孩子,最忌諱「孩子還小,不懂事」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時候犯錯時,喜歡採取不聞不問的態度,除了捨不得教訓孩子之外,還有一個理由就是「孩子還小,不懂事,講道理也聽不懂,等大了就好了。」這種觀點大錯特錯!正因為他還是個孩子,不懂,所以才更需要教育。

我們在說孩子不懂事,其實是在說他沒規矩,進一步延伸就是,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習慣養成後再想去改正,非常的困難。因為他已經習慣了無規矩的生活,而且那麼多年!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覺得「孩子小,不懂事「,就不尊重孩子,不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這個時候父母必須站出來,告訴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更要告訴孩子,父母永遠是他的依靠。

為人父母,教育孩子是責任,保護孩子更是首要責任。

愛家鄉,愛父母,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