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控四驅+雲輦-P 豹5能否從坦克手裡搶一杯羹

2023-11-11     E電園

出品 | 搜狐汽車·E電園

作者 | 張雲干

編輯 | 蔡欣宇

信馬由韁,隨心所欲,探索未知的領域,享受自然的風光和刺激的冒險,相信這是很多越野人的心聲。要問起如何選擇一台越野車型,無外乎兩個字「硬派」。多年前提起硬派越野,大多數人會提到牧馬人、大G或是帕傑羅、酷路澤。而現在,國內硬派越野車領域中,長城汽車可以說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從哈弗H9到現在的坦克300、坦克400 Hi4-T、坦克500,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了越野細分市場的一半以上。可兩天前,方程豹豹5正式上市,長城汽車還能在越野市場穩占榜首嗎?

11月9日晚,方程豹豹5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3個版本,售價區間28.98-35.28萬元。作為方程豹首款車型,豹5基於比亞迪全新DMO超級混動越野平台打造,定位中型SUV。新車採用非承載式車身,中高配車型帶有三把差速鎖,頂配雲輦旗艦版車型還配備雲輦-P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那麼這台越野「新生」實力到底有幾分,是否能在越野市場搶下一塊蛋糕,接下來我們細細分析。

「越野硬體」

硬派越野需要征服各種惡劣的路況和未知領域,所以它必須得有一副鋼筋鐵骨。那麼一般硬派越野都需要滿足幾個條件:非承載式車身、整體橋、機械四驅帶差速鎖。誕生於DMO平台的豹5自然也會搭載這些經典元素,但作為混動車型,豹5的配置與傳統硬派越野會有不小的差異。

首先是非承載式的車身設計,豹5底盤部分是有兩根獨立縱梁,動力系統、減震模塊和白車身都圍繞它搭建,這個大梁也用了96%以上的高強度鋼。但不同的是,插混車型要比傳統非承載式車型需要增加電池組,於是我們在豹5身上看到了CTC電池底盤一體化設計。由於底盤框架與電池包結合為一體,不僅底盤框能更好的保護電池包,同時電池包也就成為了底盤的加強件兒。這樣的設計使得豹5比傳統硬派越野的大梁扭轉剛度提高了38%。同時實現了傳統硬派越野幾乎無法實現的前後配重50:50,質心相比燃油車型也能降低110mm,側傾穩定角度大於44度。

傳統硬派越野車型必不可少的就是強悍的機械四驅系統,在豹5身上自然也少不了。但不同的是DMO採用的混動四驅系統,並沒有中央傳動軸和分動箱。另外,在越野界大名鼎鼎的「三把鎖」,在豹5身上一把在EHS混動專用變速箱內的電子差速鎖,另一把在後橋電機模塊內,而這第三把我們可以理解為「虛擬」鎖,剛剛也說到豹5時沒有傳動軸的,所以中鎖其實是靠電控來實現,通過電控強行將前後電機轉速保持完全同步,官方稱為能量中鎖。

再來說說底盤架構部分,傳統硬派越野方案基本都是雙叉臂獨立前懸,後懸掛會選擇形成更大的整體橋布局,這也是為了能讓車輛有更好的循跡性。但豹5採用的是前後懸都是雙叉臂結構,也就是說四個車輪都是可以獨立跳動的。不過豹5的頂配是帶雲輦-P的,雲輦-P擁有多個液壓儲能罐,並且四根減震的油液是通路的,配備四輪聯動模塊。簡單說就是當一個車輪被抬高的時候,那一側的懸掛就有壓力,四輪聯動模塊會讓油液往對角的懸掛走,對角的懸掛也就會因為液壓變長,很巧妙的讓四輪儘量貼地。因此豹5也擁有140mm的可變行程和高達450RTI的循跡指數,這樣的數據結果其實和傳統硬派越野不分上下的。

最後簡單說一下動力部分,豹5搭載了由1.5T發動機和前後雙電機組成的四驅系統。前電機的峰值功率為200kW,後電機的峰值功率為285kW,發動機最大凈功率為135kW,整套動力系統的總功率為505kW,總扭矩760牛·米,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4.8秒。另外,在越野通過性上,豹5的接近角35°,離去角32°,縱向通過角20°,最小離地間隙達到220mm,而頂配雲輦-P版本可達到310mm。

介紹完以上配置其實不難看出,豹5雖然基本「電控」化,但越野能力與傳統硬派越野車型相比,在理論上基本不分上下,而且相比起傳統越野車型,豹5大大提高了公路性能,即使不去越野,開它城市中通勤舒適性也有保障。

「配置分析」

豹5共推出3個配置版本,探索版28.98萬元,領航版30.98萬元,雲輦旗艦版35.28萬元。

在動力配置、安全配置等方面,三個版本並沒有區別,而且全系標配FiPilot L2級駕駛輔助系統。領航版比探索版貴出2萬元主要多在前差速鎖、座椅材質、兩個揚聲器、12.3英寸副駕娛樂屏、HUD、車載冰箱和後備廂電吸門。越野配置上,探索版少了一把前鎖,如果你是越野迷,探索版直接不用考慮,綜合來說,肯定是領航版更具性價比。

雲輦旗艦版相比領航版貴了4.3萬元,主要差別在雲輦-P液壓車身控制系統。這也很好選擇,如果你是重度越野迷,買它就是為了感受越野,那就上雲輦旗艦版,如果買它以城市路段為主,周末假期偶爾去嚯一下,那領航版完全足夠。

「競品分析」

在豹5的競品的選擇上,我其實糾結了很久。首先,坦克400 Hi4-T算是在定位上與豹5最相似的產品了,兩者相比,豹5的越野配置更「電控化」,而坦克400會更偏向傳統意義上的「硬派越野」,比如多片離合器結構的中央差速鎖、非獨立的後懸架等,不過坦克400的只能在最頂配的車型上再進行選裝才能獲得三把鎖。如果只是輕度越野,絕大部分時間還是城市使用,那麼我認為豹5入門版車型的性價比更高,城市內舒適度更好。

坦克500 Hi4-T定位於中大型SUV,相比起坦克400它的定位更偏向豪華舒適,至於為什麼會讓我選擇跟豹5對比,那完全是因為價格。這兩款車型做對比,個人認為要看你手裡的買車預算了,如果你是重度越野愛好者,預算十分充足,且也需要城市中使用,那還不如上豹5的雲輦旗艦版。

和牧馬人相比,完全是想拿出一台大家認可的硬派越野車拼一拼了,而牧馬人的越野配置完全符合「硬派越野」了。我糾結的點在於:豹5的電動四驅理論上是非常不錯,但真正玩兒越野的朋友們會選擇電動四驅去深度越野嘛?可靠性真的到位嗎?這點不敢肯定,需要市場驗證。另外,真正玩越野的朋友拿到車一般都會去做一定程度的改裝,而豹5雲輦旗艦版的改裝空間並不太大。不過,或許現在越野迷能接受電控化的越野配置了呢?就像喜歡跑賽道的朋友們已經慢慢接受了「電控化」的跑車。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里討論。

「總結」

豹5的售價還是挺讓人驚喜的,單說產品配置的理論層面上,應付中高度的越野沒有問題。相比起傳統硬派越野,它在公路性能方面的舒適程度會更出色。相比起城市SUV,豹5的越野能力又讓它們望塵莫及。這需要你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台車了,對我來說,我可能會選擇豹5領航版,城市舒適度不差,越野能力是錦上添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fe89909c03d24732765f22cb9f335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