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劉少奇的同學,彭德懷的學長,反日反蔣又反共,一生蹉跎

2023-07-13     這才是戰爭

原標題:他是劉少奇的同學,彭德懷的學長,反日反蔣又反共,一生蹉跎

本文還是介紹韓軍中國民黨軍出身的人,名叫趙介玉,這個人,中國的讀者基本沒聽說過,但資格相當之老。

趙介玉,原名趙允植,因為蔣介石姓名的原因(故意要壓蔣介石一頭),改名介玉,這是因為他認為「玉」比「石」出色。

趙介玉

1894年9月9日,趙介玉出生於漢城淳化下壩溪體浮洞,是父親趙泰永、母親高靈朴氏的獨生子。他的父親趙泰永是忠清北道的大地主,趙介玉參加朝鮮獨立運動後,父母賣掉田地以資助他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獨立活動資金,家境就此一落千丈。

趙介玉讀書時成績相當好,後來赴日留學,1916年,從日本頭號私立大學——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系畢業。他在留學日本期間深受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影響,故畢業來到中國謀求進一步學習。1916年,湖南督軍譚延闓籌辦湖南陸軍講武堂,學生定額200名,主要選自湘軍初級軍官和青年學生,趙介玉和劉少奇都順利通過選拔考試,在1917年5月入學成為同學。1917年9月,北洋政府派傅良佐督湘,南北戰爭爆發,10月,湖南陸軍講武堂被迫解散。1920年5月,湖南督軍張敬堯重辦湖南陸軍講武堂,但6月張敬堯出逃,北洋軍退出湖南,該堂自行解散。1922年2月,趙恆惕又重辦講武堂,11月11日正式開學,彭德懷、黃公略為這期學生。所以,劉少奇和趙介玉是彭德懷標準的前輩學長。

1917年10月,第一期湖南講武堂解散後,劉少奇回了炭子沖,而趙介玉進了湘軍第1師參加了護法戰爭。

青年劉少奇

1920年,趙介玉離開湖南北上,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8期炮兵科,1922年畢業後,加入直系軍閥吳佩孚部,一直到晉升上尉。在吳佩孚部期間,趙介玉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取得聯繫。臨時政府為培養獨立軍,組織了以金九為會長的「勞兵會」,並開始和在中國各地服役的朝鮮籍軍官進行朝鮮青年的訓練斡旋。隨後經歷不詳。

1929年,趙介玉出現在馮玉祥麾下的西北軍中,任作戰參謀,後隨馮玉祥參加了中原大戰。正因為在馮玉祥麾下這段經歷,讓他對馮玉祥很是忠心。1933年,馮玉祥組建察哈爾抗日同盟軍,趙介玉聞訊立即前往投奔,編在吉鴻昌的第2軍,參加了收復多倫之役。

可是,馮玉祥很快再次失敗,還好,1934年,國民黨幫朝鮮人在中央陸軍大學洛陽分校搞了韓人班,金九又不懂軍事,他就派人跑去東北請池青天、李范奭、吳光鮮這幫朝鮮獨立軍宿將,並請他們推薦教員。趙介玉當時和金九組織的「勞兵會」有聯繫,也投了過去,當了教官,軍銜還是在馮玉祥手下那會的中校。

1935年4月9日,韓人班畢業,這下趙介玉就尷尬了。在朝鮮人中他算老資格的抗日活動家,可問題是他是西北軍,偏於一隅,實際上跟在中國的朝鮮同胞之間並不熟悉,他不屬於任何一派,既不是池青天、李范奭等人的獨立軍,又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那邊沒有太多瓜葛,和金元鳳一幫人更不熟。臨時政府那邊的人,他覺得只會動嘴皮子,特別是經歷收復多倫之戰後,讓趙介玉堅定認為必須用武力對抗日本人;可是他和池青天一夥也談不來,理念不怎麼一樣。

同樣由於是西北軍,特別是反蔣的立場,他在中國軍隊中沒地方可去,也差不多這個時候,他改名「介玉」。

承平寧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創始人周治國

於是,趙介玉開始各個投奔原西北軍各路大佬,可各種結果,反正他很失望。最後趙介玉心一橫,拉了幾十個人十來條槍跑到熱河干起游擊隊來,就沿著長城跟日本人兜圈子打游擊。而他的活動範圍,差不多就是後來的八路軍承平寧抗日游擊根據地的範圍。還別說,就這麼一支小隊伍,還被他堅持了好一段時間。1940年,趙介玉的游擊隊在承德被日軍包圍,全軍覆滅,趙介玉隻身逃脫。逃出來後,趙介玉到處找人試圖再搞到槍枝拉起人馬,可他改個名字都要壓蔣委員長一頭,原西北軍大佬看見他頭大的很,一個個避而不見。

趙介玉那個怒啊,一氣之下索性宣布退出國民黨,退出國民革命軍。可他一個雜牌軍中的小人物,誰把你那個聲明當回事啊。一怒之下趙介玉跑去了上海,做起生意來了。815光復後,趙介玉攜帶家人回了南韓,投了呂運亨,當上朝鮮建國準備委員會城北地區治安隊長,依然是個小角色。可趙介玉跟左翼的理念是不和的,不然在中國那會一心想抗日的他會投八路去,畢竟他是劉少奇同學,在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干過,有這個淵源,而且在熱河帶游擊隊抗日的時候,肯定會和八路軍打過交道。

趙炳玉

這個時候趙介玉的貴人出現了,李承晚很欣賞他,向美國人推薦他出任京畿道警察署署長。可是,這等於是背叛了呂運亨啊,於是趙介玉遭到了污名化,主要是兩點:一是當時美軍政廳的警務局局長叫趙炳玉,於是造謠趙介玉和趙炳玉是親戚(順便說一句,兩個人是同年出生的),讓他當京畿道警察署署長涉嫌家族化政治;二是造謠趙介玉自稱在中國軍隊是中將,還和孫中山關係特別好,說他假造經歷、自抬身份(可趙介玉並沒有說過)。1945年11月17日,才當了11天警察署長的趙介玉被迫辭職。

趙介玉跟李承晚之間其實沒什麼淵源,估計是在上海做生意的時候認識了申性模。12月,美國人要組建軍事英語學校,美國人的顧問——原日軍大佐李應俊負責推薦原日軍,偽滿洲國軍中校元容德負責推薦偽滿洲國軍,李承晚一看這是好機會啊,李承晚在光復軍內沒什麼勢力,跟他關係好的大佬就一個李范奭。當時南韓人都知道,所謂軍事英語學校,實際上是建軍。當時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和光復軍想以政府和軍隊的身份回國,但美國人不同意,說你們只能以個人身份回國,你那個政府、軍隊我不認的,回來後要在我們的主導下重新組建政府和軍隊。臨時政府不同意就和美國人僵持在那,採取了不合作態度。在南韓的光復軍國內司令部司令吳光鮮本來應該成為推薦人,可因為臨時政府和光復軍的態度,他就不好參與了。

所以這是李承晚安插、發展自己勢力的大好機會。於是,李承晚向美國人推薦了趙介玉,美國人一看這哥們1933年就是國民黨軍中校了,資歷和李應俊相當,比元容德還老,那當然OKOK啦。

李承晚

看起來趙介玉成了中國軍的選拔官,這將是韓軍開山鼻祖的人物,可是實際卻不是這麼回事。一來光復軍大部分軍官還在中國沒有回國;二來少數回來的那些又必須堅持不合作的立場;三來趙介玉沒有人脈,沒人可選拔。最終申性模塞給趙介玉兩個人,一個是李成佳(這個大家就熟悉了,第一次戰役、第二次戰役和志願軍交戰的韓軍第8師團師團長),李成佳是韓軍中唯一一個汪偽軍,日本投降前幾天才進的光復軍,他沒什麼心理負擔,他管什麼現在的宗旨是不和美國人合作,他才不管呢;另一個是俞海浚,他一開始是池青天的專職副官,後來靠攏了李范奭,是李范奭的親信。可李范奭的人就是李承晚的人,他聽了申性模(申性模是暗的推薦人,趙介玉是明的選拔官)的勸說,也加入了軍事英語學校。所以軍事英語學校出身的總共就兩個光復軍。

你說就兩個蝦兵蟹將,趙介玉還當哪門子開山鼻祖啊?

1947年下半年,趙介玉也加入了韓軍,具體職務不詳。等李承晚大統領上台後,他倒也沒忘了趙介玉,雖然趙介玉不是他嫡系,也沒能幫上什麼忙,畢竟也出了力。1949年,李承晚任命他為護國軍(介於正規軍和預備役之間的韓國部隊)參謀長。

1950年韓戰爆發,趙介玉以陸軍預備役中領的身份編入現役,7月15日在京畿道金浦與朝鮮人民軍交戰時陣亡。

我在前面一篇文章中講過,歷史人物,選什麼路,碰到什麼樣的大佬,進什麼圈子,有沒有人拉你一把是非常重要的。從資歷上講,趙介玉和金弘一、李范奭相當,可他到中國後的母校湖南陸軍講武堂沒有出過能在國民黨方面比較厲害的人物,反而是中共方面的人知名度更高。之後他又投了馮玉祥的西北軍,這樣一來他的路就非常窄了。特別這哥們又公然反蔣,連改個名字都要故意去壓蔣委員長一頭,除了投奔中共,他在中國是混不了的。可他又反共,投不了中共,像他這樣反日、反共又反蔣的人也是比較少的。

因為他在中國的經歷是在湘軍、直系和西北軍中,從來沒進過中央軍,所以他在朝鮮人中也缺乏人脈,不屬於朝鮮人的任何一個圈子。所以最後歷史給了趙介玉機遇時,他沒有辦法抓住機遇。

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e1b6daacf7202785e005ef96011c98a.html